提问
天秤是十二星座里的吗?排第几位?
1回答·1140关注
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亦指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星座几乎是所有文明中确定天空方位的手段,在航海领域应用颇广。对星座的划分完全是人为的,不同的文明对于其划分和命名都不尽相同。
    天秤座在9月23到10月23之间,排第六位。
国际幸福日是几月几日?
1回答·750关注
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决议说,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具有现实意义,在公共政策目标中对此予以承认具有重要意义。
    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
古代的房价在什么水平?
1回答·768关注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里记录了西汉的居延县两户人家的家产清单,一户家里房子值10000钱;一户家里房子值3000钱。
    唐玄宗时期相关资料记载:一座拥有房屋39间、占地2.9亩的大别墅,拍卖成交价138贯。138贯就是13.8万文,1文铜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两块钱。
世界儿歌日是几月几日?
1回答·638关注
1976年,在比利时克诺克两年一度的国际诗歌会上创立了世界儿歌日,由13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在3月21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春天到来的第一天举行庆祝活动。
    每年的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0回答·615关注
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
农村通用祭文大全,押韵感人怎么写?
1回答·1711关注
请问在农村较为通用的祭文应该怎么写,祭文要不要讲究什么格式,如果要写的押韵感人应该怎么写比较好?
    农村在举行相关祭扫活动的时候往往会用到祭文,祭文的写作上应该讲究一些祭文本身的格式和写法,如果要写的押韵不妨可以参考以下古代的一些较为有名的祭文,可以作为参考。相关统用祭文格式参考:祭文的写作开头往往习惯以“维”或"'哀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哀维”两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结尾祭文常用“伏维尚飨”一词结尾。“伏维”伏在地上,维表敬畏之意。“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意谓请死者领生者祭奠之情祭文参考:维: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己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尚飨!
古代沙尘暴叫什么?
2回答·3415关注
古书里提到过风霾、尘霾、昏霾、黄霾、赤黄霾、黑霾,都是指的沙尘暴。 其他表述,包括扬沙走石、吹沙扬尘、埃氛蔽天、昏尘蔽天、黄埃涨天等。
    我国史书有有三千多年前西北地区发生“黄沙”、“雨尘”、“雨尘土”、“黄霆”等的记录。中国古人将其称为“霾”,《诗经》:“终风且霾,传霾雨土”。《尔雅》:“风尔雨土曰霾”。它们讲的都是风后降尘的天气现象,由于古代扬沙降尘天气不时发生,因此“霾”就成了这一天气现象的专称。《朔方通志》载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乙亥午宁夏洪广堡,风霾大作,坠灰片如瓜籽,纷纷不绝,逾时而止,日将沉,作红黄色”。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甘肃“十一戊午朔,大风从西北来,折木飞沙走石,六日始息”,表明这场风形成的沙尘暴摧折树木,沙石均被吹起,持续6天方平息。
与春分相关的诗句有哪些?
1回答·1195关注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
    1、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崔融《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2、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徐铉《春分日》3、凌寒开涸冱,寝庙致精诚。——陈至《荐冰》4、日长亭馆。尚问寒深浅。——张野《清平乐和李御史春寒》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6、雪人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苏轼《癸丑春分后雪》7、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仲并《画堂春·即席》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9、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辛弃疾《浣溪沙》10、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世界诗歌日的设立目的是什么?时间是几月几日?
1回答·1107关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每年3月21日庆祝世界诗歌日,目的是为了推广诗歌这一优美的文化形式的创作、阅读和出版。1999年在巴黎举行的教科文组织第30次大会决定宣布3月21日为世界诗歌日。
    1999年在巴黎举行的教科文组织第30次大会决定宣布3月21日为世界诗歌日,目的是为了推广诗歌这一优美的文化形式的创作、阅读和出版。
以姓氏命名的文物有哪些?
1回答·1434关注
对文物的命名一般取自当代考古活动之中来自于考古学家的命名。以青铜器为例,考古学家命名的来源通常是带有铭文的器物上刻有的姓氏人名,如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点,那就是对文物的命名取自当代考古活动发掘之后来自于考古学家的命名。以青铜器为例,考古学家命名的来源通常是带有铭文的器物上刻有的姓氏人名,如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大克鼎是西周晚期一名叫克的“膳夫”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大盂鼎因作器者是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他们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
曾国藩的后代是谁?
1回答·2963关注
曾国藩的子女后代 曾国藩膝下一共有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 长女曾纪静、二女儿曾纪耀、三女儿曾纪琛、四女儿曾纪纯和小女儿曾纪芬。
    长子曾纪第,次子曾纪泽,三子曾纪鸿;长女曾纪静,次女曾纪耀,三女曾纪琛,四女曾纪纯,五女曾纪芬。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具体是什么事件?
1回答·1052关注
“杯酒释兵权”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反映。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用和平手段,不伤及君臣和气,轻而易举地就解除了大臣的权力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变,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影响深远。 不同意此观点的人则认为宋太祖专力巩固中央政权,“杯酒释兵权”含有对内严防的性质,直接造成内政腐朽。在外患强烈的背景下,削夺大将兵权也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致使宋朝与辽、西夏、金的战争连连败北,无力解决边患。军事积弱,还使两宋亡于社会制度落后于自己的游牧民族。
    杯酒释兵权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酒局。宋太祖即位后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宋太祖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有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这是为什么?”赵普说:“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宋太祖认为赵普说得好。后来,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吗?”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
宋徽宗和宋钦宗之间是什么关系?
1回答·4538关注
宋徽宗是宋钦宗的父亲,宋钦宗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 宋徽宗,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宋钦宗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
    宋徽宗是宋钦宗、宋高宗的父亲。
世界森林日是几月几日?
1回答·1197关注
“世界森林日”,又被译为“世界林业节”,英文是 “World Forest Day” 。这个纪念日是于1971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得到一致通过的。 联合国大会决议中宣布每年3月21日为国际森林日,从2013年起举办纪念活动。设立3月21日为国际森林日的目的是为提高各级为今世后代加强所有类型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养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做出了有益贡献。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
“天空”和“大地”在古代的雅称分别是什么?
1回答·4922关注
在中国古代,“雅”是南方的意思。古人以南为正位,故“雅”又有“正"的意思。进而引申为“基准”、“标准”、“官方”、“通用”、“正确”、“合乎规矩”等意思。最早应用于书面标准的,应属《诗经》,如:《诗经》中六义之一为“雅”。
    “天空”在古代的雅称是“碧落”。道教所说的东方第一天始青天,有“碧霞遍满”。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排云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指上天入地,寻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找不到。“大地”在古代的雅称是“坤灵”。出自《司空箴》:“普彼坤灵,侔天作则。分制五服,划为万国。”“坤灵”意为大地的灵秀之气,大地之神灵。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传统将事物的雅称引入进去,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的审美倾向,将文学作品的形式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春节祭祖的由来和意义是什么?
1回答·1200关注
孝道作为中国人的一项传统精神理念,慎终追远的传统深入人心,人们过节总会记得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祭祀先祖作为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在除夕夜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把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摆好香炉、供品。 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相当于是给自己的祖先拜年。
    祭祖是孝道文化的传承。
金太宗是谁的儿子?
1回答·696关注
金太宗完颜晟,女真名吴乞买,会宁府会宁县(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是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第四子,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旻)之弟,金朝第二代皇帝,在位12年。
    完颜劾里钵
介子推与寒食节的传说故事
0回答·1238关注
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古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和寒食节相关的传说故事是和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习俗有很大关系的,介子推与寒食节的传说故事讲的是在晋文公流亡期的时候,介子推作为臣子一直跟着晋文公,甚至曾经割股为他充饥,而后来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后,晋文公分封群臣,但是唯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最后带着年老的母亲隐居到了深山老林,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以不愿意为官为理由而拒绝,一直躲避在山中不愿意见晋文公,最后为了逼介子推从山中出来,就用火焚山希望他能够露面,最后结果介子推和他的母亲烧死在了一颗大柳树下面,在后来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死难的祭日不可生火,要吃冷食,于是这样的习惯随着历史变化就流传了下来,这个日子也叫做寒食节。
赵匡胤诞辰是什么时候?
1回答·1214关注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一说保州 [187]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3月21日
贝琼是哪个朝代的人?
1回答·572关注
贝琼(1312~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浙江崇德人。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
    元末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