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清明扫墓及祭祖的意义在哪里?
1回答·863关注
  扫墓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民俗大事,在这个时候是每年祭拜先祖和逝者的大日子,而在清明时节上坟扫墓拜祭祖先,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孝道文化的一种映射,也展示华夏儿女熠熠风采。在清明节中祭拜祖先、瞻礼祈福,追忆和汲取先人思想精华,从拜祭祖先来说,以示不忘先人,也能体现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
    孝敬祖先,缅怀先人
烧伤应该如何处理?
1回答·1090关注
烧伤应该受伤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一般烫伤后,局部会有持续的高温存在,将烧伤部位在流动冷水下进行冲洗,或将烧伤部位直接浸泡在冷水中,可以快速降低烫伤部位的温度,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
    用冷水冲一下
曾国藩的家训有哪些?
1回答·1171关注
请问清代末年的著名人物曾国藩的家训相关的文献都有哪些?有谁可以提供,多谢了
    曾国藩的家训相关文献,他写过的有很多的,其中就有不少文章以及一些和他相关的简短的语句,下面这些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主要还是参考一下的,也不一定全是哦。1、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2、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3、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4、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5、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9、不可轻率评讥古人。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1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1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1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14、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15、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16、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17、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18、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19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20、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21、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22、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为什么扫墓时不能嘻笑怒骂?
1回答·1621关注
  因为墓地是逝者的安居之所,所以在扫墓的时候应该注重一些祭扫的礼仪,例如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尤其在墓区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地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这么简单。此外也不应该跑到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论足,其实这会被视之为亵渎,是很不礼貌的。
    不尊重先人
扫墓时不要在先人墓地照相有什么说法吗?
1回答·2838关注
  在祭祖过程中除了祭祀祖先,也是带着向亡灵敬拜,祈祷的意思。不要在先人墓地前照相主要还是和礼貌的关系有关,其次毕竟是陵园墓区,非必要随便拍照也不合时宜,随便在墓地拍照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都会显得很奇怪。
    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更忌讳照相时将其他坟墓拍进镜头。否则,你的运势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韦孝宽是谁?和植树节有关系吗?
1回答·2232关注
韦孝宽是北周时期的军事家一名叔裕,字孝宽,他是当时的京兆杜陵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他的父亲是北魏时期的大臣韦旭之,关于韦孝宽的历史典故有很多,其中就有关于他植树造林的故事,也就是他典故中“植树便民”的故事,据说关于他植树的故事还和现在的植树节有一定的联系,从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五十二记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而自古以来在当时的官道旁边每隔一华里就会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用作路程的标记计算道路里程使用,其实这也是现在里程碑的由来,而在韦孝宽上任之后,他发现路边的土台有很多的缺点,虽然多,但是时间久了,经过风吹日晒之后往往很容易崩塌,往往会每年花很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维护维修,这大大的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让沿途的百姓遭受劳役之苦,而在经过他的勘察之后想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在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来取代土台,这样以来不仅改善了标记的和计程的作用,还不需要每年修补增加劳动力和物理不但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还利国利民,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故事流传下来,韦孝宽也因为这件事,后世提到植树的时候往往大家都会想到他,而在现在陕西西安的市树也是槐树,是当地的文化象征。
    韦孝宽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军事家,家族世系中爹和爷都是当官的,哈
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哪一天?
1回答·1183关注
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这一天,在现在植树节当天的节日活动是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为主,同时也是国内人们都很熟悉的日子,在这一天中,人们往往还会组织做一些和植树绿化相关的活动。
    植树节是3.12
清明节扫墓上坟用什么花为好?
1回答·1863关注
在现在清明包括其他的一些祭扫日子的祭扫活动,采用献花来对逝者进行祭祀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习惯了,而不同的鲜花,不同鲜花的颜色,甚至不同鲜花的数量往往代表的寓意也不太相同,而在祭祀献花的过程中人们选择最多的往往是菊花为多,而除了菊花往往还可以有:“蓬莱松、唐菖蒲、排草、白百合、勿忘我、木棉花、康乃馨、马蹄莲、玫瑰花、天堂鸟”等,在不同的搭配也会有不同的意思,每一个种类的花,在花语寓意上是不相同的,应该选择一些和怀念、代表思念、纯洁相关花语相关的献花来进行使用。
    可以带菊花、小雏菊等
清明扫墓时间什么时候好?
1回答·1284关注
  清明节的扫墓时间,一般来较好的时间段是在早上七点到下午四点前这个时间段完成扫墓活动微好,因为这个时间段太阳光最为充足,太早太晚往往气温较低,光线昏暗容易有安全问题,尤其在天色较为昏暗的晚上走山路上山则更会有不少危险因素存在。
    扫墓最佳时间是卯时,也就是早晨五点到七点这一时间
清明节扫墓应带哪些祭品?
1回答·1634关注
  一般清明节的时候上坟祭扫墓地往往带的祭品全国各地差别并不是很大,往往会有用品和食物等,例如在以前古代有香烛、纸钱、素酒、水果、饭菜、鲜花等,在随着现代文明祭扫的观念逐渐深入,大家都开始慢慢的在改变一些在祭扫时候的用火习俗,其中素酒是扫墓过程,等于带着吃食来为先人过节,所以要向先人奠酒,酒为扫墓必备。而水果点心则主要以各地时令水果为宜,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而点心可视具体情形而定。在饭菜方面则以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为佳,很多人会在祭奠先人的同时,向孩子们讲述先人生前的事迹,让下一代勿忘祖先。
    可以带束鲜花
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
1回答·1153关注
  清明节祭扫往往使用最多的应该还是菊花为主,通常是菊花,在现在陵园中采用的菊花往往白色和黄色的都有,一般建议可以用白色素色较好,从古代民俗角度来看,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所以白色菊花应当是较为适合的,当然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做花束或花篮都可以,这样会更漂亮。而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相对而言某些角度也适合看望病人,但是上坟祭祀也常会看到黄色的菊花。
    一般来说,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菊花、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扫墓是比较合适的,而白玫瑰、栀子花或其他素色的花则象征着惋惜和怀念。还有部分人群偏爱蓬莱松、唐菖蒲、排草等朴素、坚韧的植物。另外,黄色的花也能表示哀挽,其中菊花的使用最为普遍。
清明节上坟扫墓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1回答·433关注
请问清明节这一天在上坟扫墓的流程上有什么讲究吗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先将墓园打扫干净,墓地是在山上的,要将墓地里的杂草等干净。然后是祭祀,人们将携带的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供祭在亲人墓前,上香、敬酒,然后叩头行礼祭拜,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寄托哀思。一般常见的流程是从家里出发,交通工具往往建议选用公共交通,如果距离不远也可以走路过骑车前行,然后到了墓园,要遵守陵园墓区的规定和祭拜要求,一般现在一些陵园往往还会有禁明火的规定,然后上山找到陵墓——摆放祭品——进行祭祀礼仪和供奉流程——其中祭拜过程中往往还会有阅读祭文等——一系列祭礼——整理收拾后下山。仅供参考哦,各地风俗不一样,地方政策不一样也大多会有不同
清明节怀孕妇女可以扫墓上坟吗?
1回答·881关注
怀孕妇女身怀六甲行动不方便,如果不是必要一般是不建议上山进行祭扫的,一般扫墓的陵园墓区往往在城市的郊区或山上,路途较远,行走不便,尤其遇到下雨风险系数更加多了一些,所以长途奔波去户外登山去,走郊区山野小路,对妇女和胎儿来说都是不太适宜的,所以在一般在一些民俗中长辈多数也会劝止孕妇清明拜祭的。
    不建议
牡丹是什么时候被作为国花的?
1回答·1062关注
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
    在中国牡丹花自古以来就是万花之王吧!?在唐代就有名的
清明节可以出去旅游吗?
1回答·1332关注
  清明节虽然主要的民俗内容是祭扫、祭祖,但除了祭扫之外,在清明的民间习俗中也还有着踏青的习俗,在现在清明还是小长假,选择在清明时节春暖花开的时候出游是相对较为合适的,而从民俗来看,清明节还可以进行的活动有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植树等活动,没有不能出去旅游的强烈说法。
    清明节非常适合外出旅游,但是不建议远游。
清明节扫墓拜祭顺序需要按辈分来吗?
1回答·1854关注
在清明节上坟扫墓进行祭拜往往从家庭礼节上来说也好,还是从传统民俗角度出发也好往往在祭拜顺序上一些地区或会有按辈分来祭拜的约定俗成,通常来说,拜祭也可以分先后次序,通常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以此类推。拜祭完毕后,不同地方风俗不同,祭品在先祖祝福过后,祭扫结束,众人可取食祭品。最后当然要注意防火安全,确认没问题方可离开。 ​
    清明节拜祭讲辈分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拜祭
清明节扫墓注意事项,有哪些?
1回答·1575关注
  首先应该注意在当天前后出行应该避开扫墓高峰、避免拥挤,选择恰当的出行方式   在一些时间情况下,周六周日往往可能会是扫墓高峰期,市民最好避开这两天去扫墓。由于现在开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扫墓高峰期都有交通堵塞现象发生,对此,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往往也会提醒市民前往扫墓时尽量选择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将扫墓时间拉长一些或错开重点时段,以缓解人多车多给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其实于此同时大家也应该从倡导绿色出行和祭扫的主题。
    孕妇避免扫墓,不要在墓地照相,不要穿的大红大紫
杭州这边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1回答·523关注
在杭州这边端午节往往有吃种子,看划龙舟、挂香囊、吃五黄等愤俗,哦对了还有挂艾草等,杭州端午节主要风俗有挂艾草、吃五黄、赛龙舟、挂香囊、吃粽子等风俗。每逢端午佳节,杭州人除了到市场购买艾草菖蒲以外,城里的一些老字号国药房以及部分历史文化景区相较于平时会提早开门,不少时候有向市民免费赠送香囊,祈愿平安。
    杭州端午节有挂艾草、吃五黄、赛龙舟、挂香囊、吃粽子等风俗。
清明节祭扫穿衣配饰,穿什么
1回答·1197关注
从礼节上上坟祭扫穿什么衣服会比较好啊?一般是穿比较素色庄重一些就可以了是吗?
    清明节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相对素色、显得庄重沉稳的衣服会更好,忌穿不要穿的太大红大紫的那种,从民俗角度来说,清明上坟祭祀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虽然清明民俗中也有踏青的传统,但主题还是以祭祖、祭祀逝者为主要民俗话题展开的,所以在清明节是不能穿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去上坟扫墓也不太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不过凡是也总会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服饰上不经意使用,这主要和祭祀的礼仪有一定联系
清明节可以在家拜祖先吗?
1回答·1838关注
  一般清明当天的祭拜活动往往是去墓区来进行祭扫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观念的进步,也可能是一些人远在他乡,路途遥远,不能回乡对先祖和逝者进行拜祭,那么在以前往往也会选择遥祭例如在家里拜祭祖先,通常人们会在家中客厅或阳台搭好桌子,朝向家乡的方向摆上祭祀用品来行祭礼和念祭文,而在现在时代的进步,原载他乡的人们还可以采用网上云祭祀的方式来进行祭拜。
    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