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以下资料,为您匹配到 1195 部族谱
清空全部
分类
族谱
地区
全部
姓氏
袁氏族谱

始祖:袁福五,袁福六,袁伯任,袁伯儒,袁伯依

散居地:湖北省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族谱页数:43

编修人:袁启棠,袁名彰,袁名焰

浏览量:0

袁氏宗谱 [16卷,首2卷]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湖北省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卧雪堂藏板, 民国36[1947]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 (元末) 袁普化. 自江西袁州分宜县瓦屑埧筷子巷迁湖,居黄州麻城县紫云寨. 生四子 : 袁英 ; 袁胜(迁黄安) ; 袁宗(迁黄安高桥) ; 袁满(迁袁家畈). 注 : 英公有八子, 名为福一至福八. 英公下始迁祖(3世) : (明) 袁福五,讳贞,号万山 ; 袁福六,讳材,号百川. 自紫云寨迁居麻邑矿山西石板冲. 注 : 此谱为福六公后裔续修谱. 福六下派祖(5世) : 袁钟瑛,字仲英. 生二子 : 袁必端 ; 袁必海. 必端公下房祖(10世) : 袁伯任 ; 袁伯儒 ; 袁伯依. 皆为成大公之子. 必海公下分派祖(8世) : 袁廷释,字良弼(下二子: 袁渭 ; 袁润) ; 袁廷汉,字良用(下三子: 袁保 ; 袁溥 ; 袁万). 皆为本升公之子. 渭公下三子(10世) : 袁伯仲(下有五子: 袁赐 ; 袁则 ; 袁赈 ; 袁𧹖 ; 袁贷) 袁伯佑(止) ; 袁伯仕(止). 润公下三子(10世) : 袁伯位(下有七子) ; 袁伯伋(下有六子) ; 袁伯仪(下有二子). 保公下一子(10世) : 袁伯俸,字连之. 生六子 : 袁性 ; 袁情 ; 袁悦 ; 袁恤 ; 袁怀 ; 袁慎. 溥公下二子(10世) : 袁伯佐(下一子: 袁怡) ; 袁伯杰(下一子: 袁恒). 万公下一子(10世) : 袁伯仁. 下一子: 袁惇. 袁家湾支祖(4世) : 袁荣甫. 福三公之后. 下有二子: 袁思义 ; 袁思明. 思义公下房祖(7世) : 袁銮(下三子: 袁本文 ; 袁本信 ; 袁本学) ; 袁钟(下三子: 袁本伦 ; 袁本立 ; 袁本支). 皆为显公之子. 老辈名(6世起) : 必本廷单伯 单仕国单之 昌长有文光 启名. *单=单名辈. 四分合派(23世起) : 继绪鸿功起(兆从) 传家用迪光(从襄) 中兴明有(从大)道 立品贵端方 厚德绵先泽 休风美炽昌 贒良朝左圣 敦化重伦常.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固,袁全,袁伯卿,袁伯海,袁文选,袁文奎,袁文举

散居地: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族谱页数:61

编修人:袁云安,袁业卿,袁作汉

浏览量:0

袁氏宗谱 [26卷,首4卷]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卧雪堂藏板, 1991年六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源流 : 轩辕陈国公. 后裔辕侨,去车为袁. 远祖 : (汉) 袁固. 鼻祖 : (宋) 袁全,行廿六郎. 袁璞,字信凯之子. 自江洲迁兴国. 一世祖 : 袁景顺,派名兴贵. 下有二子 : 袁如山,字寿甫 ; 袁如愚. 迁黄派祖(3世) : (明初) 袁伯卿,字礼甫 ; 袁伯海,字信甫. 皆如愚公之子. 由兴邑迁黄冈. 伯卿下房祖(11世) : 袁文选,字爽辅 ; 袁文奎,字君辅 ; 袁文举,字昆山. 伯海公下二子 : 袁子道 ; 袁子德. 为二分祖.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固,袁全,袁伯卿,袁伯海,袁文选,袁文奎,袁文举

散居地: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族谱页数:65

编修人:袁云安,袁业卿,袁作汉

浏览量:0

袁氏宗谱 [26卷,首4卷]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卧雪堂藏板, 1991年六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源流 : 轩辕陈国公. 后裔辕侨,去车为袁. 远祖 : (汉) 袁固. 鼻祖 : (宋) 袁全,行廿六郎. 袁璞,字信凯之子. 自江洲迁兴国. 一世祖 : 袁景顺,派名兴贵. 下有二子 : 袁如山,字寿甫 ; 袁如愚. 迁黄派祖(3世) : (明初) 袁伯卿,字礼甫 ; 袁伯海,字信甫. 皆如愚公之子. 由兴邑迁黄冈. 伯卿下房祖(11世) : 袁文选,字爽辅 ; 袁文奎,字君辅 ; 袁文举,字昆山. 伯海公下二子 : 袁子道 ; 袁子德. 为二分祖.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辕固,袁少七,袁胜一,袁华国,袁华坦,袁华贵,袁华彩,袁得,袁文,袁亨,袁琳,袁昱,袁升,袁晟,袁章魁,袁章胜,袁澄,袁渭,袁彩运,袁彩青,袁彩结,袁彩真

散居地:湖北省新洲县等地.

族谱页数:75

编修人:袁谦益,袁乃洪

浏览量:0

袁氏宗谱[17卷,首2卷]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湖北省新洲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卧雪堂, 民国34[1945]年续修. 19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汉) 辕固. 固子盎,去车为袁. 始祖(1世): (宋) 袁少七. 自桐桥坂(畈)徙居冈邑旧洲即今新洲. 为辕固公52世孙. 少七公下派祖(2世): (宋元之际) 袁胜一 ; 袁华国 ; 袁华坦 ; 袁华贵 ; 袁华彩. 胜一公派下房祖(5世): (元) 袁得 ; 袁文 ; 袁亨 ; 袁琳 ; 袁昱(徙居淋头畈六房湾) ; 袁升 ; 袁晟. 华国公派下房祖(5世): (元) 袁章魁 ; 袁章胜. 华坦公派下房祖(7世): (明) 袁澄 ; 袁渭. 华贵公派下房祖(7世): (明) 袁彩运 ; 袁彩青. 华彩公派下房祖(7世): (明) 袁彩结 ; 袁彩真. 辈份字(8世起): 尚邦文希一 应士同可起 运会逢时道 欣崇得万年 祈添忠厚泽 理治自封廷 由义开新法 从先引世贤 达观成美化 家计定光前.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北省新洲县等地.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来远,袁友华,袁友政

散居地: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县

族谱页数:78

编修人:袁起鹏主修 ; 袁明荷总理

浏览量:100

瑞金黄田袁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五修. 22册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修袁起鹏,字选青 ; 总理袁明荷,字赏池. 注 : 此谱似有缺卷及残页. 始祖(1世) : (元) 袁来远,字洵源. 由吉安泰和锺埠徙居瑞金西门. 官村房祖(6世) : 袁友华,字添彩,原名天彩 ; 袁友政,字添治,原名天治 ; 袁友兰 ; 袁友纹,字添成,原名天成. 黄田房祖(6世) : 袁友经,字添绶,原名天绶. 东房祖(8世) : 袁子忠,原名大七,字龙塘. 西房祖(8世) : 袁子乔,原名大八,字龙江. 派行(2世起)似为 : 官俊珊(琳) 德友嵩(习)子(大) 汝春思茂...等. 散居地 : 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瑞金黄田族谱.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福五,袁福六,袁伯任,袁伯儒,袁伯依

散居地:湖北省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族谱页数:82

编修人:袁启棠,袁名彰,袁名焰

浏览量:0

袁氏宗谱 [16卷,首2卷]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湖北省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卧雪堂藏板, 民国36[1947]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 (元末) 袁普化. 自江西袁州分宜县瓦屑埧筷子巷迁湖,居黄州麻城县紫云寨. 生四子 : 袁英 ; 袁胜(迁黄安) ; 袁宗(迁黄安高桥) ; 袁满(迁袁家畈). 注 : 英公有八子, 名为福一至福八. 英公下始迁祖(3世) : (明) 袁福五,讳贞,号万山 ; 袁福六,讳材,号百川. 自紫云寨迁居麻邑矿山西石板冲. 注 : 此谱为福六公后裔续修谱. 福六下派祖(5世) : 袁钟瑛,字仲英. 生二子 : 袁必端 ; 袁必海. 必端公下房祖(10世) : 袁伯任 ; 袁伯儒 ; 袁伯依. 皆为成大公之子. 必海公下分派祖(8世) : 袁廷释,字良弼(下二子: 袁渭 ; 袁润) ; 袁廷汉,字良用(下三子: 袁保 ; 袁溥 ; 袁万). 皆为本升公之子. 渭公下三子(10世) : 袁伯仲(下有五子: 袁赐 ; 袁则 ; 袁赈 ; 袁𧹖 ; 袁贷) 袁伯佑(止) ; 袁伯仕(止). 润公下三子(10世) : 袁伯位(下有七子) ; 袁伯伋(下有六子) ; 袁伯仪(下有二子). 保公下一子(10世) : 袁伯俸,字连之. 生六子 : 袁性 ; 袁情 ; 袁悦 ; 袁恤 ; 袁怀 ; 袁慎. 溥公下二子(10世) : 袁伯佐(下一子: 袁怡) ; 袁伯杰(下一子: 袁恒). 万公下一子(10世) : 袁伯仁. 下一子: 袁惇. 袁家湾支祖(4世) : 袁荣甫. 福三公之后. 下有二子: 袁思义 ; 袁思明. 思义公下房祖(7世) : 袁銮(下三子: 袁本文 ; 袁本信 ; 袁本学) ; 袁钟(下三子: 袁本伦 ; 袁本立 ; 袁本支). 皆为显公之子. 老辈名(6世起) : 必本廷单伯 单仕国单之 昌长有文光 启名. *单=单名辈. 四分合派(23世起) : 继绪鸿功起(兆从) 传家用迪光(从襄) 中兴明有(从大)道 立品贵端方 厚德绵先泽 休风美炽昌 贒良朝左圣 敦化重伦常.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来远,袁友华,袁友政,袁友兰,袁友纹,袁友经,袁子忠,袁子乔

散居地: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族谱页数:86

编修人:袁起鹏,袁明荷

浏览量:0

瑞金黄田袁氏族谱 [不分卷]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五修. 22册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修袁起鹏,字选青 ; 总理袁明荷,字赏池. 注 : 此谱似有缺卷及残页. 始祖(1世) : (元) 袁来远,字洵源. 由吉安泰和钟埠徙居瑞金西门. 官村房祖(6世) : 袁友华,字添彩,原名天彩 ; 袁友政,字添治,原名天治 ; 袁友兰 ; 袁友纹,字添成,原名天成. 黄田房祖(6世) : 袁友经,字添绶,原名天绶. 东房祖(8世) : 袁子忠,原名大七,字龙塘. 西房祖(8世) : 袁子乔,原名大八,字龙江. 2世起派行似为 : 官俊珊(琳) 德友嵩(习)子(大) 汝春思茂...等. 散居地 : 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瑞金黄田族谱.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安,袁满珊,袁景鲜,袁景泉,袁景荣,袁范清,袁光

散居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

族谱页数:86

编修人:袁居正总辑 ; 袁三望增校 ; 袁洪济...[等]督办 ; 袁崇礼...[等]校阅

浏览量:100

白砂袁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出版地不详], 清嘉庆7[1802](昆山祠藏版). 13册 : 世系表. 注 : 部分版心题及卷端题卷数不符. 远祖 : (汉) 袁安,字邵公,号全逸. 为汝南汝阳人. 明帝永和中为楚大守,官河南尹. 一世祖 : (清) 袁满珊,七十郎公. 原籍闽省白砂人. 下有三子,分三房. 房祖(2世) : 袁景鲜(下二子: 袁志亮 ; 袁志崇) ; 袁景泉(下三子: 袁志聪 ; 袁志礼 ; 袁宗富) ; 袁景荣(下三子: 袁宗礼 ; 袁傅祯 ; 袁宗龄). 志礼公下两子(4世) : 袁范清 ; 袁光. 宗富公下两子(4世) : (清) 袁忠 ; 袁恕(后裔移四川大足县). 志亮公下支祖(5世) : 袁理宗. 豪聪公之子. 下二子: 袁大富(移居武平) ; 袁大华. 志崇公下支祖(5世) : (清) 袁仲仁(下二子: 袁璋 ; 袁琛) ; 袁仲华(下二子: 袁昆 ; 袁仑) ; 袁仲宝(下一子: 袁镇). 仕琳公下支祖(5世) : 袁仲金(无考) ; 袁仲宝(下一子:袁镇). 志聪公下支祖(5世) : 袁邱陵. 理丛公之子. 下一子 : 袁继. 范清公下支祖(5世) : 袁仲益(无考) ; 袁仲居(下一子: 袁庆华). 光公下支祖(5世) : 袁仲宽(下一子: 袁文龙) ; 袁仲泰(下一子: 袁文禄) ; 袁仲琳(下三子: 袁文明 ; 袁文亮 ; 袁文宪) : 袁廷羡(下四子: 袁文卿 ; 袁文宸 ; 袁文振 ; 袁文灏). 忠公下支祖(5世) : (明) 袁仲玉,号鸿清 ; 袁仲瑚 ; 袁仲珑 ; 袁仲球. 恕公下支祖(5世) : 袁仲珊(下二子: 袁庆凤 ; 袁庆鹏) ; 袁仲珀(下一子: 袁庆祥). 仲玉下六子 : 袁庆隆 ; 袁庆程 ; 袁庆祚 ; 袁庆祐 ; 袁庆裕 ; 袁庆祉. 仲瑚下二子 : 袁庆选 ; 袁庆富. 仲珑下四子 : 袁庆荣 ; 袁庆翥 ; 袁庆茂 ; 袁庆志. 仲球下五子 : 袁庆𤨠 ; 袁庆瑺 ; 袁庆儒 ; 袁庆明 ; 袁庆寿. 宗龄公下支祖(5世) : 袁庄,字曲溪. 满富公之子. 下有四子: 袁上星 ; 袁猷星 ; 袁兆星 ; 袁尧星. 散居地 : 福建省上杭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上杭白砂袁氏族谱.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来远,袁友华,袁友政

散居地: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县

族谱页数:88

编修人:袁起鹏主修 ; 袁明荷总理

浏览量:100

瑞金黄田袁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五修. 22册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修袁起鹏,字选青 ; 总理袁明荷,字赏池. 注 : 此谱似有缺卷及残页. 始祖(1世) : (元) 袁来远,字洵源. 由吉安泰和锺埠徙居瑞金西门. 官村房祖(6世) : 袁友华,字添彩,原名天彩 ; 袁友政,字添治,原名天治 ; 袁友兰 ; 袁友纹,字添成,原名天成. 黄田房祖(6世) : 袁友经,字添绶,原名天绶. 东房祖(8世) : 袁子忠,原名大七,字龙塘. 西房祖(8世) : 袁子乔,原名大八,字龙江. 派行(2世起)似为 : 官俊珊(琳) 德友嵩(习)子(大) 汝春思茂...等. 散居地 : 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瑞金黄田族谱.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来远,袁友华,袁友政

散居地: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县

族谱页数:88

编修人:袁起鹏主修 ; 袁明荷总理

浏览量:100

瑞金黄田袁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五修. 22册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修袁起鹏,字选青 ; 总理袁明荷,字赏池. 注 : 此谱似有缺卷及残页. 始祖(1世) : (元) 袁来远,字洵源. 由吉安泰和锺埠徙居瑞金西门. 官村房祖(6世) : 袁友华,字添彩,原名天彩 ; 袁友政,字添治,原名天治 ; 袁友兰 ; 袁友纹,字添成,原名天成. 黄田房祖(6世) : 袁友经,字添绶,原名天绶. 东房祖(8世) : 袁子忠,原名大七,字龙塘. 西房祖(8世) : 袁子乔,原名大八,字龙江. 派行(2世起)似为 : 官俊珊(琳) 德友嵩(习)子(大) 汝春思茂...等. 散居地 : 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瑞金黄田族谱.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固,袁全,袁伯卿,袁伯海,袁文选,袁文奎,袁文举

散居地: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族谱页数:89

编修人:袁云安,袁业卿,袁作汉

浏览量:0

袁氏宗谱 [26卷,首4卷]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卧雪堂藏板, 1991年六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源流 : 轩辕陈国公. 后裔辕侨,去车为袁. 远祖 : (汉) 袁固. 鼻祖 : (宋) 袁全,行廿六郎. 袁璞,字信凯之子. 自江洲迁兴国. 一世祖 : 袁景顺,派名兴贵. 下有二子 : 袁如山,字寿甫 ; 袁如愚. 迁黄派祖(3世) : (明初) 袁伯卿,字礼甫 ; 袁伯海,字信甫. 皆如愚公之子. 由兴邑迁黄冈. 伯卿下房祖(11世) : 袁文选,字爽辅 ; 袁文奎,字君辅 ; 袁文举,字昆山. 伯海公下二子 : 袁子道 ; 袁子德. 为二分祖.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天纲,袁广五郎,袁必清,袁公亮,袁伯庸,袁光五郎,袁洋晚,袁道然,袁金孙,袁能孙,袁志潮,袁志惠,袁德新,袁伯荣,袁伯奇,袁伯春,袁伯玉,袁伯举,袁伯秀,袁伯才,袁德孙,袁继孙,袁克成,袁克政,袁克致,袁克敏,袁志忠,袁志谅,袁志彬,袁志眸,袁志器,袁克朝,袁克章,袁克斌,袁克宝,袁洪孙,袁宗岳,袁志通,袁志达,袁志定,袁志敏,袁添庆

散居地:湖南省新化县等地.

族谱页数:90

编修人:袁湘澜,袁习礼

浏览量:0

袁氏七修谱弁 [12卷,首1卷]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湖南省新化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2[1943]刊. 合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汚渍破损, 及缺卷10. 江西远祖 : (唐) 袁天纲,字晦亭. 原籍四川成都,后迁江右吉州府泰和县. 为江西发源之祖. 南迁入楚祖 : (唐末) 袁广五郎,字道求. 避黄巢乱,徙湖南潭州茶陵东山,即今东山袁家. 道山祖 : (宋) 袁必清,字时峰. 广五郎公孙. 由茶陵迁湘乡之长乐乡,居十七都营田道山,即今湘乡之袁家坝. 土桥祖 : 袁公亮,讳照. 必清公第三子. 由道山分居宁乡土桥. 案山宗祖 : (宋) 袁伯庸,字拔德. 亮公之子. 神宗时由土桥迁本邑状元乡,居金城里案山麒顾坪. 新化始迁祖(1世) : (宋) 袁光五郎,字衍相. 伯庸公第五子. 因案山人稠地狭,于靖康年间徙宝庆新化县南,居古高平永宁乡上二都侯田石鼻头(今长沙巿新化县). 下分十七户. 注 : 清康熙以前旧谱俱尊天纲公为第一世祖. 至乾隆合修谱,头以光五郎公始迁新化,改尊为第一世祖. 洋晚户基祖(14世) : 袁洋晚. 由侯田移居采莲啣凤塘. 道然户基祖(12世) : 袁道然. 为梦松公长子. 世居侯田. 与梦良公裔通称道然户. 金孙户基祖(13世) : 袁金孙 ; 袁能孙. 以名纪户顶本都三甲里递. 金孙无嗣,其弟能孙裔承户. 世居小江之桐木山,今徙罗洪梅花山等处. 志潮户基祖(13世) : 袁志潮,行晚二郎 ; 袁志惠,字政裕. 以名纪户里递列永宁上二都十甲. 志潮无嗣,以其弟志惠之裔承户. 丙户基祖(14世) : 袁德新. 为7世祖松秀公裔. 由金滩徙口前屋前枃霸大坵. 重要支祖(12世) : 袁伯荣,字世华,行尚四郎(徙居茶山) ; 袁伯奇,字士清,行尚七郎 ; 袁伯春,字应时,行尚晚郎 ; 袁伯玉,字世宝,行尚十一郎 ; 袁伯举,字世贤,行尚十二郎 ; 袁伯秀,字世进,号朋继,行尚十四郎 ; 袁伯才,字世可,行尚十三郎...等. 伯荣公下四子 : 袁德孙,字清叔,行重一郎 ; 袁继孙,行仲一郎 ; 袁添孙,字和叔,行重十九郎 ; 袁仲孙,字叔明,行重三十郎. 成户基祖(13世) : 袁德孙 ; 袁继孙. 其裔与伯奇公裔通称为成户. 朋成户基祖(15世) : 袁克成,行成八郎 ; 袁克政,行成十六郎 ; 袁克致,行成五十四郎. 皆为添孙公之孙. 三房共称桃林朋成户. 气成户基祖(15世) : 袁克敏,行成二十二郎. 为添孙公之孙. 其裔由桃林迁居岭背,又迁乌石. 称乌石气成户. 伯春公下四子 : 袁汉淑,讳元孙,行元一郎(由高坪迁居山背,下五子 : 袁志忠 ; 袁志谅 ; 袁志厚 ; 袁志彬 ; 袁志眸) ; 袁仁叔,行元二郎 ; 袁礼叔,字朋孙,又字元桂,行元三郎 ; 袁庆叔,字元宝,行元四郎. 显户基祖(14世) : 袁志忠,行至十一郎 ; 袁志谅,行二十五郎 ; 袁志彬,行三十二郎 ; 袁志眸,行三十四郎. 与仁, 礼, 庆三公裔以显纪户里递列大阳七都一甲. 克铭户基祖(15世) : 袁克铭,行成三十二郎. 志厚公长子. 下分四房 : 袁必纯 ; 袁必善 ; 袁必浩 ; 袁必濬. 志器户基祖(14世) : 袁志器,字子良,行至三十五郎. 为伯玉公孙. 伯秀公下二子 : 袁招孙,字进叔,行重十六郎(下三子 : 袁志受 ; 袁志春 ; 袁志初) ; 袁隆孙,行重二十一郎. 朋继户基祖(15世) : 袁克朝,行成六十郎 ; 袁克章,行成六十二郎. 皆为志初公之子. 以伯秀公号朋继纪户. 克斌户基祖(15世) : 袁克斌,行成四十八郎 ; 袁克宝,行成五十一郎. 皆为隆孙公之孙. 克斌无嗣,以其弟克宝裔承户. 与招孙公长子志受公裔,通称克斌户. 洪孙户基祖(13世) : 袁洪孙,行京一郎. 伯才公第三子. 世居小江. 岳户基祖(18世) : 袁宗岳. 为佑卿公长子. 与其弟袁宗荣, 伯父袁茂卿, 袁寿卿公裔, 及袁克庆公裔, 皆为伯才公第五子昌孙公裔. 通称为岳户. 忠良户基祖(14世) : 袁忠良,行福五郎. 为伯有公孙. 下分三房 : 袁文质 ; 袁文菖 ; 袁文贞. 志通户基祖(14世) : 袁志通 ; 袁志达 ; 袁志定 ; 袁志敏. 皆伯松公孙. 志通公以名纪户里递列永宁上二都,后至第9世失传. 其弟达, 定, 敏三公裔承户. 添庆户基祖(6世) : 袁添庆. 光三郎公6世孙. 世居前寨及金字山等处. 注 : 始祖光五郎公迁侯田后, 其兄光三郎公次子发顺继来立业前寨, 即今添庆户, 合为十八户. 注 : 卷三中里居及迁徙详记各户孙裔分居地, 以及外徙湖北, 陕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广西等地. 旧班派(16-75世) : 必仲允有任 仁义礼智信 文章华国珍 家士愈名盛 敦伦辉祖泽 积德致和祥 代启英才裔 诗书锡福长 高平肇先绪 新化庆繁祉 雍穆笃宗亲 忠孝肃纲纪. 新班派(36-75世) : 叙伦辉祖泽 积善致和祥 培英育贤裔 来兹锡福长 高平绍先绪 新化庆繁祉 雍穆笃本支 孝弟肃纲纪. 散居地 : 湖南省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来远,袁友华,袁友政,袁友兰,袁友纹,袁友经,袁子忠,袁子乔

散居地: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族谱页数:94

编修人:袁起鹏,袁明荷

浏览量:0

瑞金黄田袁氏族谱 [不分卷]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五修. 22册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修袁起鹏,字选青 ; 总理袁明荷,字赏池. 注 : 此谱似有缺卷及残页. 始祖(1世) : (元) 袁来远,字洵源. 由吉安泰和钟埠徙居瑞金西门. 官村房祖(6世) : 袁友华,字添彩,原名天彩 ; 袁友政,字添治,原名天治 ; 袁友兰 ; 袁友纹,字添成,原名天成. 黄田房祖(6世) : 袁友经,字添绶,原名天绶. 东房祖(8世) : 袁子忠,原名大七,字龙塘. 西房祖(8世) : 袁子乔,原名大八,字龙江. 2世起派行似为 : 官俊珊(琳) 德友嵩(习)子(大) 汝春思茂...等. 散居地 : 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瑞金黄田族谱.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天纲,袁广五郎,袁必清,袁公亮,袁伯庸,袁光五郎,袁洋晚,袁道然,袁金孙,袁能孙,袁志潮,袁志惠,袁德新,袁伯荣,袁伯奇,袁伯春,袁伯玉,袁伯举,袁伯秀,袁伯才,袁德孙,袁继孙,袁克成,袁克政,袁克致,袁克敏,袁志忠,袁志谅,袁志彬,袁志眸,袁志器,袁克朝,袁克章,袁克斌,袁克宝,袁洪孙,袁宗岳,袁志通,袁志达,袁志定,袁志敏,袁添庆

散居地:湖南省新化县等地.

族谱页数:94

编修人:袁湘澜,袁习礼

浏览量:0

袁氏七修谱弁 [12卷,首1卷]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湖南省新化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2[1943]刊. 合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汚渍破损, 及缺卷10. 江西远祖 : (唐) 袁天纲,字晦亭. 原籍四川成都,后迁江右吉州府泰和县. 为江西发源之祖. 南迁入楚祖 : (唐末) 袁广五郎,字道求. 避黄巢乱,徙湖南潭州茶陵东山,即今东山袁家. 道山祖 : (宋) 袁必清,字时峰. 广五郎公孙. 由茶陵迁湘乡之长乐乡,居十七都营田道山,即今湘乡之袁家坝. 土桥祖 : 袁公亮,讳照. 必清公第三子. 由道山分居宁乡土桥. 案山宗祖 : (宋) 袁伯庸,字拔德. 亮公之子. 神宗时由土桥迁本邑状元乡,居金城里案山麒顾坪. 新化始迁祖(1世) : (宋) 袁光五郎,字衍相. 伯庸公第五子. 因案山人稠地狭,于靖康年间徙宝庆新化县南,居古高平永宁乡上二都侯田石鼻头(今长沙巿新化县). 下分十七户. 注 : 清康熙以前旧谱俱尊天纲公为第一世祖. 至乾隆合修谱,头以光五郎公始迁新化,改尊为第一世祖. 洋晚户基祖(14世) : 袁洋晚. 由侯田移居采莲啣凤塘. 道然户基祖(12世) : 袁道然. 为梦松公长子. 世居侯田. 与梦良公裔通称道然户. 金孙户基祖(13世) : 袁金孙 ; 袁能孙. 以名纪户顶本都三甲里递. 金孙无嗣,其弟能孙裔承户. 世居小江之桐木山,今徙罗洪梅花山等处. 志潮户基祖(13世) : 袁志潮,行晚二郎 ; 袁志惠,字政裕. 以名纪户里递列永宁上二都十甲. 志潮无嗣,以其弟志惠之裔承户. 丙户基祖(14世) : 袁德新. 为7世祖松秀公裔. 由金滩徙口前屋前枃霸大坵. 重要支祖(12世) : 袁伯荣,字世华,行尚四郎(徙居茶山) ; 袁伯奇,字士清,行尚七郎 ; 袁伯春,字应时,行尚晚郎 ; 袁伯玉,字世宝,行尚十一郎 ; 袁伯举,字世贤,行尚十二郎 ; 袁伯秀,字世进,号朋继,行尚十四郎 ; 袁伯才,字世可,行尚十三郎...等. 伯荣公下四子 : 袁德孙,字清叔,行重一郎 ; 袁继孙,行仲一郎 ; 袁添孙,字和叔,行重十九郎 ; 袁仲孙,字叔明,行重三十郎. 成户基祖(13世) : 袁德孙 ; 袁继孙. 其裔与伯奇公裔通称为成户. 朋成户基祖(15世) : 袁克成,行成八郎 ; 袁克政,行成十六郎 ; 袁克致,行成五十四郎. 皆为添孙公之孙. 三房共称桃林朋成户. 气成户基祖(15世) : 袁克敏,行成二十二郎. 为添孙公之孙. 其裔由桃林迁居岭背,又迁乌石. 称乌石气成户. 伯春公下四子 : 袁汉淑,讳元孙,行元一郎(由高坪迁居山背,下五子 : 袁志忠 ; 袁志谅 ; 袁志厚 ; 袁志彬 ; 袁志眸) ; 袁仁叔,行元二郎 ; 袁礼叔,字朋孙,又字元桂,行元三郎 ; 袁庆叔,字元宝,行元四郎. 显户基祖(14世) : 袁志忠,行至十一郎 ; 袁志谅,行二十五郎 ; 袁志彬,行三十二郎 ; 袁志眸,行三十四郎. 与仁, 礼, 庆三公裔以显纪户里递列大阳七都一甲. 克铭户基祖(15世) : 袁克铭,行成三十二郎. 志厚公长子. 下分四房 : 袁必纯 ; 袁必善 ; 袁必浩 ; 袁必濬. 志器户基祖(14世) : 袁志器,字子良,行至三十五郎. 为伯玉公孙. 伯秀公下二子 : 袁招孙,字进叔,行重十六郎(下三子 : 袁志受 ; 袁志春 ; 袁志初) ; 袁隆孙,行重二十一郎. 朋继户基祖(15世) : 袁克朝,行成六十郎 ; 袁克章,行成六十二郎. 皆为志初公之子. 以伯秀公号朋继纪户. 克斌户基祖(15世) : 袁克斌,行成四十八郎 ; 袁克宝,行成五十一郎. 皆为隆孙公之孙. 克斌无嗣,以其弟克宝裔承户. 与招孙公长子志受公裔,通称克斌户. 洪孙户基祖(13世) : 袁洪孙,行京一郎. 伯才公第三子. 世居小江. 岳户基祖(18世) : 袁宗岳. 为佑卿公长子. 与其弟袁宗荣, 伯父袁茂卿, 袁寿卿公裔, 及袁克庆公裔, 皆为伯才公第五子昌孙公裔. 通称为岳户. 忠良户基祖(14世) : 袁忠良,行福五郎. 为伯有公孙. 下分三房 : 袁文质 ; 袁文菖 ; 袁文贞. 志通户基祖(14世) : 袁志通 ; 袁志达 ; 袁志定 ; 袁志敏. 皆伯松公孙. 志通公以名纪户里递列永宁上二都,后至第9世失传. 其弟达, 定, 敏三公裔承户. 添庆户基祖(6世) : 袁添庆. 光三郎公6世孙. 世居前寨及金字山等处. 注 : 始祖光五郎公迁侯田后, 其兄光三郎公次子发顺继来立业前寨, 即今添庆户, 合为十八户. 注 : 卷三中里居及迁徙详记各户孙裔分居地, 以及外徙湖北, 陕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广西等地. 旧班派(16-75世) : 必仲允有任 仁义礼智信 文章华国珍 家士愈名盛 敦伦辉祖泽 积德致和祥 代启英才裔 诗书锡福长 高平肇先绪 新化庆繁祉 雍穆笃宗亲 忠孝肃纲纪. 新班派(36-75世) : 叙伦辉祖泽 积善致和祥 培英育贤裔 来兹锡福长 高平绍先绪 新化庆繁祉 雍穆笃本支 孝弟肃纲纪. 散居地 : 湖南省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天纲,袁广五郎,袁必清,袁公亮,袁伯庸,袁光五郎,袁洋晚,袁道然,袁金孙,袁能孙,袁志潮,袁志惠,袁德新,袁伯荣,袁伯奇,袁伯春,袁伯玉,袁伯举,袁伯秀,袁伯才,袁德孙,袁继孙,袁克成,袁克政,袁克致,袁克敏,袁志忠,袁志谅,袁志彬,袁志眸,袁志器,袁克朝,袁克章,袁克斌,袁克宝,袁洪孙,袁宗岳,袁志通,袁志达,袁志定,袁志敏,袁添庆

散居地:湖南省新化县等地.

族谱页数:100

编修人:袁湘澜,袁习礼

浏览量:0

袁氏七修谱弁 [12卷,首1卷]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湖南省新化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2[1943]刊. 合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汚渍破损, 及缺卷10. 江西远祖 : (唐) 袁天纲,字晦亭. 原籍四川成都,后迁江右吉州府泰和县. 为江西发源之祖. 南迁入楚祖 : (唐末) 袁广五郎,字道求. 避黄巢乱,徙湖南潭州茶陵东山,即今东山袁家. 道山祖 : (宋) 袁必清,字时峰. 广五郎公孙. 由茶陵迁湘乡之长乐乡,居十七都营田道山,即今湘乡之袁家坝. 土桥祖 : 袁公亮,讳照. 必清公第三子. 由道山分居宁乡土桥. 案山宗祖 : (宋) 袁伯庸,字拔德. 亮公之子. 神宗时由土桥迁本邑状元乡,居金城里案山麒顾坪. 新化始迁祖(1世) : (宋) 袁光五郎,字衍相. 伯庸公第五子. 因案山人稠地狭,于靖康年间徙宝庆新化县南,居古高平永宁乡上二都侯田石鼻头(今长沙巿新化县). 下分十七户. 注 : 清康熙以前旧谱俱尊天纲公为第一世祖. 至乾隆合修谱,头以光五郎公始迁新化,改尊为第一世祖. 洋晚户基祖(14世) : 袁洋晚. 由侯田移居采莲啣凤塘. 道然户基祖(12世) : 袁道然. 为梦松公长子. 世居侯田. 与梦良公裔通称道然户. 金孙户基祖(13世) : 袁金孙 ; 袁能孙. 以名纪户顶本都三甲里递. 金孙无嗣,其弟能孙裔承户. 世居小江之桐木山,今徙罗洪梅花山等处. 志潮户基祖(13世) : 袁志潮,行晚二郎 ; 袁志惠,字政裕. 以名纪户里递列永宁上二都十甲. 志潮无嗣,以其弟志惠之裔承户. 丙户基祖(14世) : 袁德新. 为7世祖松秀公裔. 由金滩徙口前屋前枃霸大坵. 重要支祖(12世) : 袁伯荣,字世华,行尚四郎(徙居茶山) ; 袁伯奇,字士清,行尚七郎 ; 袁伯春,字应时,行尚晚郎 ; 袁伯玉,字世宝,行尚十一郎 ; 袁伯举,字世贤,行尚十二郎 ; 袁伯秀,字世进,号朋继,行尚十四郎 ; 袁伯才,字世可,行尚十三郎...等. 伯荣公下四子 : 袁德孙,字清叔,行重一郎 ; 袁继孙,行仲一郎 ; 袁添孙,字和叔,行重十九郎 ; 袁仲孙,字叔明,行重三十郎. 成户基祖(13世) : 袁德孙 ; 袁继孙. 其裔与伯奇公裔通称为成户. 朋成户基祖(15世) : 袁克成,行成八郎 ; 袁克政,行成十六郎 ; 袁克致,行成五十四郎. 皆为添孙公之孙. 三房共称桃林朋成户. 气成户基祖(15世) : 袁克敏,行成二十二郎. 为添孙公之孙. 其裔由桃林迁居岭背,又迁乌石. 称乌石气成户. 伯春公下四子 : 袁汉淑,讳元孙,行元一郎(由高坪迁居山背,下五子 : 袁志忠 ; 袁志谅 ; 袁志厚 ; 袁志彬 ; 袁志眸) ; 袁仁叔,行元二郎 ; 袁礼叔,字朋孙,又字元桂,行元三郎 ; 袁庆叔,字元宝,行元四郎. 显户基祖(14世) : 袁志忠,行至十一郎 ; 袁志谅,行二十五郎 ; 袁志彬,行三十二郎 ; 袁志眸,行三十四郎. 与仁, 礼, 庆三公裔以显纪户里递列大阳七都一甲. 克铭户基祖(15世) : 袁克铭,行成三十二郎. 志厚公长子. 下分四房 : 袁必纯 ; 袁必善 ; 袁必浩 ; 袁必濬. 志器户基祖(14世) : 袁志器,字子良,行至三十五郎. 为伯玉公孙. 伯秀公下二子 : 袁招孙,字进叔,行重十六郎(下三子 : 袁志受 ; 袁志春 ; 袁志初) ; 袁隆孙,行重二十一郎. 朋继户基祖(15世) : 袁克朝,行成六十郎 ; 袁克章,行成六十二郎. 皆为志初公之子. 以伯秀公号朋继纪户. 克斌户基祖(15世) : 袁克斌,行成四十八郎 ; 袁克宝,行成五十一郎. 皆为隆孙公之孙. 克斌无嗣,以其弟克宝裔承户. 与招孙公长子志受公裔,通称克斌户. 洪孙户基祖(13世) : 袁洪孙,行京一郎. 伯才公第三子. 世居小江. 岳户基祖(18世) : 袁宗岳. 为佑卿公长子. 与其弟袁宗荣, 伯父袁茂卿, 袁寿卿公裔, 及袁克庆公裔, 皆为伯才公第五子昌孙公裔. 通称为岳户. 忠良户基祖(14世) : 袁忠良,行福五郎. 为伯有公孙. 下分三房 : 袁文质 ; 袁文菖 ; 袁文贞. 志通户基祖(14世) : 袁志通 ; 袁志达 ; 袁志定 ; 袁志敏. 皆伯松公孙. 志通公以名纪户里递列永宁上二都,后至第9世失传. 其弟达, 定, 敏三公裔承户. 添庆户基祖(6世) : 袁添庆. 光三郎公6世孙. 世居前寨及金字山等处. 注 : 始祖光五郎公迁侯田后, 其兄光三郎公次子发顺继来立业前寨, 即今添庆户, 合为十八户. 注 : 卷三中里居及迁徙详记各户孙裔分居地, 以及外徙湖北, 陕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广西等地. 旧班派(16-75世) : 必仲允有任 仁义礼智信 文章华国珍 家士愈名盛 敦伦辉祖泽 积德致和祥 代启英才裔 诗书锡福长 高平肇先绪 新化庆繁祉 雍穆笃宗亲 忠孝肃纲纪. 新班派(36-75世) : 叙伦辉祖泽 积善致和祥 培英育贤裔 来兹锡福长 高平绍先绪 新化庆繁祉 雍穆笃本支 孝弟肃纲纪. 散居地 : 湖南省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学渊,袁碧,袁宗祜,袁永泰,袁永仪,袁克能,袁克庸,袁永盛,袁永城,袁永清,袁永甫,袁惠,袁善,袁暹

散居地:湖南省资兴县等地.

族谱页数:110

编修人:袁志杰,袁翰墀,袁毛发,袁启南,袁文蔚

浏览量:0

袁氏续修族谱 [9卷]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湖南省资兴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梓, 民国2[1913]镌. 9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一世) : (后唐) 袁学渊,字溥泉,号显韩. 敏公长子. 为同光进士. 清泰间由江南和州乌江县刺守郴阳,宦籍资兴. 下生十三子. 高陂宗祖 : (宋) 袁碧,字玉友. 学渊公第七子. 始祖(15世) : 袁宗祜,字受生. 宗祜公下五子 : 袁德富,字润身(居老屋) ; 袁德贵,字爵荣(居杉木塘) ; 袁德玉,字珍吉(居大竹园) ; 袁德贞(往偏桥卫) ; 袁德俊,字秀杰(居涌冲塘). 为五派之始. 富公派下房祖(20世) : 袁永泰,字南泉,谥恭简 ; 袁永仪,号夏山,谥孝简. 皆为弥隆公之子. 贵公派下房祖(18世) : 袁克能,字周范 ; 袁克庸,字汝常. 皆为景德公之子. 玉公派下房祖(20世) : 袁永盛 ; 袁永城. 皆为弥泰公之子. 贞公派下房祖(20世) : 袁永清,字商伯 ; 袁永甫. 皆为弥昌公之子. 俊公派下房祖(17世) : 袁惠 ; 袁善 ; 袁暹. 皆为俊公之子. 旧排行 : 厚贵文和忠 从惟子才宗 德景克弥永 兴绍继祖翁 世守自立志 居国在三公. 新排行 : 孔孟道平章 诗书礼义长 谟烈承先训 宏猷发嘉祥 泰运逢科会 兰桂玉生香 毅勇昭前绩 经纬万代扬 贤良能嗣续 选举耀明堂. 散居地 : 湖南省资兴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袁氏族谱.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固,袁全,袁伯卿,袁伯海,袁文选,袁文奎,袁文举

散居地: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族谱页数:117

编修人:袁云安,袁业卿,袁作汉

浏览量:0

袁氏宗谱 [26卷,首4卷]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卧雪堂藏板, 1991年六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源流 : 轩辕陈国公. 后裔辕侨,去车为袁. 远祖 : (汉) 袁固. 鼻祖 : (宋) 袁全,行廿六郎. 袁璞,字信凯之子. 自江洲迁兴国. 一世祖 : 袁景顺,派名兴贵. 下有二子 : 袁如山,字寿甫 ; 袁如愚. 迁黄派祖(3世) : (明初) 袁伯卿,字礼甫 ; 袁伯海,字信甫. 皆如愚公之子. 由兴邑迁黄冈. 伯卿下房祖(11世) : 袁文选,字爽辅 ; 袁文奎,字君辅 ; 袁文举,字昆山. 伯海公下二子 : 袁子道 ; 袁子德. 为二分祖.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来远,袁友华,袁友政,袁友兰,袁友纹,袁友经,袁子忠,袁子乔

散居地: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族谱页数:134

编修人:袁起鹏,袁明荷

浏览量:0

瑞金黄田袁氏族谱 [不分卷]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五修. 22册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修袁起鹏,字选青 ; 总理袁明荷,字赏池. 注 : 此谱似有缺卷及残页. 始祖(1世) : (元) 袁来远,字洵源. 由吉安泰和钟埠徙居瑞金西门. 官村房祖(6世) : 袁友华,字添彩,原名天彩 ; 袁友政,字添治,原名天治 ; 袁友兰 ; 袁友纹,字添成,原名天成. 黄田房祖(6世) : 袁友经,字添绶,原名天绶. 东房祖(8世) : 袁子忠,原名大七,字龙塘. 西房祖(8世) : 袁子乔,原名大八,字龙江. 2世起派行似为 : 官俊珊(琳) 德友嵩(习)子(大) 汝春思茂...等. 散居地 : 江西省瑞金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瑞金黄田族谱.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万一,袁必贵,袁必显,袁必盈,余景芳,袁景茂,袁景星

散居地: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族谱页数:230

编修人:袁之孝

浏览量:0

袁氏民籍宗谱 [10卷,首2卷]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仁风堂订, 民国31[1942](于瑞珊刊).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一. 源流 : 庄伯袁之子,以父字为氏. 始祖 : 袁万一. 由豫章丰城徙齐安之黄梅. 派祖 : 袁必贵 ; 袁必显 ; 袁必盈. 房祖 : 余景芳 ; 袁景茂 ; 袁景星,字尧峰. 宗派(18世起) : 培镕满树煐 基巨润松焕 坤锦浩枝灼 均铨淑槐灿. 散居地 : 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袁氏宗谱.
查看详情
袁氏族谱

始祖:袁生,袁类,袁政

散居地:四川省\n中国, 江苏省\n中国,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

族谱页数:368

编修人:袁尚海着

浏览量:100

中华袁氏通用世系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四川省\n中国, 江苏省\n中国,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
原书: 云南昆明 :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0年. 1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开姓祖(1世): (周) 辕涛涂,字仲, 谥宣, 亦称辕宣仲. 以字立姓曰袁. 为满公之后. 陈郡阳夏支祖(16世): (汉) 辕(袁)生. 阳夏为今河南省太康县. 汝南支祖(16世): 爰(袁)类. 彭城支祖(16世): 袁政. 注: 袁氏各省分布人数最多的三个省分为: 四川, 河南, 江苏. 注: 此书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四川省, 江苏省, 及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查看详情
袁姓氏族族谱概况
更多袁姓知识>>

姓氏排名:第41位。

人口数约:700

袁姓,是中华民族的大族之一,其人口在全国姓氏中排名第36位,人口约有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54%。
袁氏寻根
袁枚《祭妹文》中写了哪些事?
袁枚《祭妹文》中写了哪些事?
祭文,或祭祀文,是指祭祀天地山川神灵或祭奠死者时所诵读的文章,用以向祭祀对象倾诉、祈祷、祝愿,由主祭者有韵律地诵读,以求沟通人神。袁枚的《祭妹文》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一样,都是祭文中的千古名篇,是生者与死者的隔空对话,字字泣泪、感人肺腑。清明将至,追思缅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袁枚《祭妹文》中写了哪些事?袁枚的妹妹袁机,字素文,是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家里姐妹中相貌最出众的,跟袁枚关系最好。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妹妹的早逝,是袁枚心中最遗憾的事。那么,《祭妹文》中写了哪些事呢?一、袁素文死因《祭妹文》开始就说了妹妹的死因,“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pǐ离,致孤危托落。”是因为婚姻不幸,所托非人,抑郁而死。袁枚认为是自己连累了妹妹,《祭妹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jù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
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袁公千古!
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袁公千古!
0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是白居易见到当时百姓劳作辛苦,勤劳刈麦时有感而发。古代农民与天光抢粮,交完赋税,剩下的粮食难保自家果腹。、时间一晃来到了现代,袁院士的杂交水稻品种问世前,普通水稻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差很多,产量有限。而粮食问题随着人口增长也不断有着新的变化,可说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美、日科学家的研究均以失败告终。他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自袁隆平1971年进入湖南省农科院后,不到两年时间,带领团队相继研究出高产杂交稻和高产超级杂交稻。在世界粮食问题上,可谓是迈出了一大步。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仍然继续带领团队研究,亩产不断创造新高,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粮食问题,02袁隆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但他的一生,却涉足北京、天津、江西九江、江西赣州、湖北汉口、湖南、重庆等各地。从为...
袁宏道是哪个朝代的人?他在文学上有哪些主张?
袁宏道是哪个朝代的人?他在文学上有哪些主张?
袁宏道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和理念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他是明代反对复古文学运动的主要人物,在文学上反写文章模仿秦汉,写诗词模仿唐代的做法,他认为写文章要跟自己的时代相连接不能只是一味地效仿前人留下的方法。图片来源于网络他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简单地说就是要表现出作家的个性和真情,而不要总拘束于一个套路上去效仿前人的做法。袁宏道提出的性灵说跟李贽的“童心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认为出自于自己真情和个性的作家写出来的诗句才是真正的诗句,那些随自己率真的个性而做事情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从而来强调不是出自自己真情的诗句还是不要下笔了。袁宏道是反对复古文学运动的主要“将领”,他与他的两个兄弟袁宗道和袁中道都非常有名,他们创立的文学流派“公安派”或“公安体”对后世影响之大。明代自弘治以来,都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观点,对当时文学风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大家纷纷模仿前人...
袁智弘
参考文献《新唐书》74卷·宰相世系表《资治通鉴》205卷·唐纪二十一
袁本濂
参见台湾县参考文献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更多分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