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制度创新的源泉

2014-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6
转发:0
评论:0
中国制度创新的源泉,这是跟一位朋友讨论时的话,不过我做了些补充。这位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其实正
这是跟一位朋友讨论时的话,不过我做了些补充。这位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其实正如你所说,市场才是中国趋向自由民主的必经之途径。
  中国传统上并没有真正的商业,盐、铁等还由政府专门把持,与此相对应的是没有民法,只有一些刑法,大多数民间纠纷由地方官员或村规乡俗处理,所以有人说与其说中国的计划经济是学苏联的,不如说中国本身就有官办企业的土壤。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我想不是那样容易就会过渡,再说,没有文化、道德等非正式制度的支持,依靠政府模拟出的市场经济究竟能走多远,还很难说。
  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方向绝对没有错,这里就有一个矛盾了,按照自由主义的渐进的理性演进规则,人为设计的制度并不是好的制度,但以中国目前的制度变迁路径,还是在体制内人为设计制度,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顾准曾经批评过毛关于如果不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国也能发展到资本主义的看法,我想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标题确实可以代表他那一代人的思想变迁轨迹(这方面朱学勤先生做过很多解释),那末中国到底在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到依靠政府体制内改革的余地有限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自由主义者能够做什么?
  几年来,我最大的困惑就在于陷入自由主义的僵局,自由主义以及经验主义、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确定下来后,不但没有发生什么理性的扩张,反而不知道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有什么意义。一切都遵照事物本来发展规律,不去规范的考虑问题,注重实证,这种实证又意义何在?
  盛洪有一篇文章“人为什么选择不利于自己的制度”(中国经济学1995),用一个模型说明了他自由主义的立场,可是既然人往往选择的都是并不利于自己的制度,那启蒙又有何意义?
  我没有了理性的自负,也一度失去了对理论的自信。

  谢谢你的讨论,你的问题给我很大启发,引发我思考,得出下面的一些看法,说出来,期待你的批评。
  关于市场在中国的发育,我觉得有一点似乎应该强调,那就是,中国的市场是从底层突破,自下而上发育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由政府设计的。我这种说法自认为是有经验的依据的,比如中国第一个改革突破点,广为人所称道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冒死实行承包制,李慎之先生在他最新的关于中国专制主义的文章中再三提到这一点,这是一个象征件,事实上,仔细想一下,中国市场还不是从最基层的、从个体户、从私营企业家开始的,真正的国有部门的改革有迄今为止又有多大进展呢?《Forbes》最近搞了一个富豪排行榜,除去某些依附权力或直接运用权力攫取金钱的人(比如排名第一的荣氏家族,今天的荣氏已非20世纪上半叶的荣氏了),我总觉得这些民间资本家才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所以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政府模拟出市场的说法,因为政府不过是被市场推着走,对已经形成的某些制度创新(其实从资本主义的历史看根本算不上创新,只是相对于计划经济、国家管制是一种创新而已),加以认可,予以制度化的保障(未必切实地保障了)而已。
  我要说的是: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设计出一个市场,市场绝对是自发形成的。奥地利学派和哈耶克强调自发秩序,经常提到的主要的例子就是市场、语言和法律。任何一个政府不可能设计出一种语言,甚至任何一个学者(哪怕是一个时代的所有学者)都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出所谓自己的语言,语言就是在最普通的民众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演化的。
  同样,任何一个政府不可能按自己的意志任何地设计市场,因此,全世界的市场的基本秩序都相当一致,不管是在中东,还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
  当然需要政府来对其中形成的权利关系(主要是财产权和合同关系)予以保障,但这跟政府设计市场根本就不是一码事。在一个体制内变迁,并不一定是说由这一体制设计进行变迁。相反这一体制很可能更多地是变革的阻力(当然它维持了某种稳定的和平的社会环境也是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因此,政府可能积极地设计不出合乎自己意愿的政府,但却可以消极地通过限制、扭曲市场自发演进的路径,来使市场合乎自己的意愿。这就是各地区市场不同的原因,为什么东亚是主义,而美国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政治环境。
  当然我们也许要感谢这个政府,因为某些创新它能够予以认可了,而在前30年,对此是予以严厉打击的,你可能没见过割资本主义尾巴之类的政治运动,而这从一个反面又说明了,市场似乎是人的天性所致,的确,如果一个社会是文明的,想实现繁荣,那么维系其经济活动的制度,只可能市场制度,任何其它制度都是不可设想的。这一点奥地利学派、尤其是米塞斯有深入的论证。没有必要为市场唱赞歌,这只是一个历史的事实和合乎逻辑的推论而已。当然这不意味着市场可以解决文明的一切问题,因为毕竟一个文明的制度不光只有经济活动,然而市场仍然是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博山源泉麻庄
麻庄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四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24户,1,431人。耕地2,154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植桑养蚕。工副业有石灰窑、沙场及各种维修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05元,提高到1983年的365元。该村南隅金太和六年《土地庙碑》载:“大金国淄州淄川县第六乡长流保麻家庄”。麻庄东山山神庙供桌石镌有“大明国万历十二年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源泉社麻家庄”。现村内尚有一古槐,经有关部门考查为唐槐,距今约一千三百余年。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麻庄”字样。据此,金代以前即已建村。据传,该庄早年庄北系一片涝洼之地,常年积水。相传立村后,村人利用地利多种麻。后即以此命名为“麻家庄”,至清代又简称为“麻庄”。麻庄是著名革命烈士梁东三的故乡源泉镇源泉镇位于博山区东南部,距城区25公...
· 中国的姓氏制度
在先秦时代,姓与氏有区别,姓是不变的,而氏则不断变化。春秋时晋国叔向说:胖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同是姬姓的贵族,却存许多不同的氏,羊舌氏只是叔向所在的“宗”的十一个氏族之一。姓和氏的产生和区别是由氏族制和宗法制决定的。姓与氏来源于原始时代氏族,胞族或部落的名称。那队每一个氏族都有一个用图腾物作标志的名称。图腾物既是氏族感生神灵,又是族名。当氏族经过发展,逐渐形成由若干同胞氏族构成的胞族集团,每一个新氏族都为自己想了新的名称,原先的氏族名称就成为胞族的名称了,胞族继续发展,分成若干胞族,构成部落,原先的胞族名称(即更早先的氏族名称)又转化为部落的名称。部落中的每一个氏旅既有自己的氏称,又有据以联系血缘远近的胞族称(旧氏)和部落称更早的氏)。这种不同层次的氏称,大体相当于先秦时代姓与氏的关系。如《左传》所述高辛氏部落包含两个胞族八个氏族,叫伯奋氏、仲堪氏、叔献氏、季仲氏(此四氏为一个胞族...
· 中国的姓氏制度
在先秦时代,姓与氏有区别,姓是不变的,而氏则不断变化。春秋时晋国叔向说:胖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同是姬姓的贵族,却存许多不同的氏,羊舌氏只是叔向所在的“宗”的十一个氏族之一。姓和氏的产生和区别是由氏族制和宗法制决定的。姓与氏来源于原始时代氏族,胞族或部落的名称。那队每一个氏族都有一个用图腾物作标志的名称。图腾物既是氏族感生神灵,又是族名。当氏族经过发展,逐渐形成由若干同胞氏族构成的胞族集团,每一个新氏族都为自己想了新的名称,原先的氏族名称就成为胞族的名称了,胞族继续发展,分成若干胞族,构成部落,原先的胞族名称(即更早先的氏族名称)又转化为部落的名称。部落中的每一个氏旅既有自己的氏称,又有据以联系血缘远近的胞族称(旧氏)和部落称更早的氏)。这种不同层次的氏称,大体相当于先秦时代姓与氏的关系。如《左传》所述高辛氏部落包含两个胞族八个氏族,叫伯奋氏、仲堪氏、叔献氏、季仲氏(此四氏为一个胞族...
· 中国的姓氏制度
在先秦时代,姓与氏有区别,姓是不变的,而氏则不断变化。春秋时晋国叔向说,“胖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同是姬姓的贵族,却存许多不同的氏,羊舌氏只是叔向所在的“宗”的十一个氏族之一。姓和氏的产生和区别是由氏族制和宗法制决定的。姓与氏来源于原始时代氏族,胞族或部落的名称。那队每一个氏族都有一个用图腾物作标志的名称。图腾物既是氏族感生神灵,又是族名。当氏族经过发展,逐渐形成由若干同胞氏族构成的胞族集团,每一个新氏族都为自己想了新的名称,原先的氏族名称就成为胞族的名称了,胞族继续发展,分成若干胞族,构成部落,原先的胞族名称(即更早先的氏族名称)又转化为部落的名称。部落中的每一个氏旅既有自己的氏称,又有据以联系血缘远近的胞族称(旧氏)和部落称[更早的氏)。这种不同层次的氏称,大体相当于先秦时代姓与氏的关系。如《左传》所述高辛氏部落包含两个胞族八个氏族,叫伯奋氏、仲堪氏、叔献氏、季仲氏(此四氏为一...
· 后三国时代的战:北周靠制度创新脱颖而出
后三国之建立,均非平地起高楼,都对前朝有所延续,其统治集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前朝之风的影响和侵蚀。三个新建的国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统治集团的腐败问题天下再三分,是关键成败转头空,万千百姓苦难尽。古今多少事,难付笑谈中。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相乱政,横行,终于侵蚀空了大汉四百年基业。一时间,英雄并起,魏蜀吴三分天下,是为前三国。经过二百年纷乱,时间到了六世纪初,南边的南齐,皇帝骄奢淫逸,后宫过万。大臣腐败成风,对待百姓如狼似虎。各种矛盾此起彼伏,恶性膨胀。雍州刺史萧衍,趁势而起,取而代之,建立梁朝。在北方,北魏孝文帝改革,虽然努力学习汉族的文化和制度,但却仿建门第制度,效法世家贵族式的生活,随之而起的就是和搜刮,新都洛阳成了夸富的中心,吏部成了官爵交易的市场。腐败风气盛行下,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最底层的人民,各级官吏以贪渎刻削为能,征收赋税,小斗改大斗,小尺改大尺,但还不够维持他们奢豪的生活和买官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