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裕固族历史 裕固族历史简介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01
转发:0
评论:0
裕固族历史裕固族历史简介,裕固族自称“尧呼尔”。据史籍记载,宋代裕固族先民被称为黄头回纥,元称撒里畏吾

  裕固族自称“尧呼尔”。据史籍记载,宋代裕固族先民被称为黄头回纥,元称撒里畏吾,明称撒里畏兀儿,清称锡喇伟古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曾称“撒里”。1953年经本族代表协商,确定以同“尧呼尔”音相近的“裕固”(也取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族称。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裕固族人口数为14378人。畏兀儿不是。这两者在族源上是有巨大差别的。畏兀儿的族源是蒙古草原上下来的回鹘外九族的仆固、浑等部落和一部分内九族组成的部分回鹘人。的族源是产生于现在吉尔吉斯楚河流域的西库耶私部落和西咽唛部落。

  由于这两个部落较早依昄教并且首先于唐朝末年占领喀什,才使教大规模进入新疆地区。

  后来教不断通过圣战消灭新疆佛教徒,乃至畏兀儿(西州回鹘)灭亡并东迁至甘肃,这是元明两代历史里写明的。真正的畏兀儿人作为佛教徒,大规模内迁至甘肃陕西、甚至是河南河北等地。

  因为与内地人文化相仿,这些畏兀儿人在明朝时就融入汉族社会了。少数牧区的畏兀儿融入藏族蒙古族或者被叫做裕固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裕固族历史裕固族历史风情简介
中国大西北的祁连山中,聚居着一个只有1万多人口的民族“裕固族”。裕固族源于中国古代的回鹘和蒙古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裕固族过去是一个游牧民族,在祁连山的高原草场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生活十分艰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没有固定的民族称谓,直到1953年成立自治县时,才取富裕巩固之意定名为裕固族。几十年来裕固族人民获得了新生,他们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道路的愿望逐步地得到了实现。裕固族人说起他们家乡的变化,都显得很自豪。自治县县城所在地在群山之中,称为红湾寺。过去那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寺庙和几间土房,现在早己大变样,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小城镇了。几条宽阔的街道路,两旁是办公大楼、百货商店、影剧院和居民住宅楼,虽然还不能与大城市的豪华建筑相比,却也使小镇充满了生气。裕固族人现在都已定居了,但是他们在放牧季节,还是要带上帐篷,赶着牛羊,在祁连山中游牧。祁连山中的景色非常美。山不是那么的陡...
· 裕固族历史裕固族历史概况
裕固族的祖先,可追溯至古代的回纥。回纥是古代语“团结”“联合”的意思,是他们的自称。公元745年,建立了回纥汗国,汗国的疆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阴山以北,兴安岭以西和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地区。在汗国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各游牧部落以回纥部为核心,逐渐融合团聚成为统一的回纥族。从那以后,回纥已经成为一个包括草原各游牧部落的古代民族的名称了。回纥汗国的历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册封,成为唐朝的属国。公元84O年,汗国在天灾和外敌的夹击下崩溃。部众分几支向西、向南迁徙,其中一支沿弱水南下到达了河西走廊的甘州(今张掖)一带,被称为甘州回给,也就是日后裕固人的祖先。这支回纥人到895年占领甘州城,建立了独立政权。公元1208年,甘州回纥政权在西夏的进攻下崩溃,各部四散。其中一支退处敦煌以南,柴达木盆地以北,西到罗布泊、若羌一带,自称“撒里畏兀尔”“撒里”“黄”的意思,因此汉文史籍又称其为“黄头回纥”。公元...
· 裕固族历史裕固族有着怎样的起源史
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4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回纥是东部铁勒(亦称狄历、敕勒、高车)的六大部之一。后来东部铁勒在反抗东汗国的斗争中,形成了以回纥为核心的部落联盟,被称为“九姓铁勒”或简称“九姓”。8世纪中叶,回纥击败在乌德勒山(今杭爱山支系)、温昆河(今鄂尔浑河)建立回纥汗国。9世纪中叶,回纥汗国为黠戛斯所破,回纥各部四处迁徙,其中一支投奔河西走廓,与早先迁来的部分回纥汇合,在这里生息繁衍,成为当今之裕固族。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一般认为这一名称与历史上的“黄头回纥”和“撒里畏兀”有密切关系。“黄头回纥”是宋朝初期出现于塔里木盆地东南部的回纥分支。元初,在黄头回纥居住的地区,又出现“撒里畏兀”的族名。现在公认,元朝的撒里畏兀就是宋朝的黄头回纥。元朝蒙古人征服撒里畏兀后,在其地设立官府,进行统治。元朝崩溃,河西走廊又归明朝管辖。明朝十分重视边境的...
· 裕固族服饰裕固族男子服饰简介
男子一般穿高领左大襟长袍,系紫红色或蓝色腰带,戴圆筒平顶锦缎镶边的白毡帽,穿高筒皮靴。裕固族男子服饰比较简单,但也有其独特之处。裕固族男子服饰也有独特的地方。毡帽的帽檐后边卷起,形成后面高、前面低的扇面状。帽檐镶黑边,帽顶多在蓝缎上用金线织成圆形或八角形图案。裕固族男子一般身穿大领偏襟长袍,过去富裕人家多用布、绸、缎等面料缝制,穷人家则把白羊毛捻成毛线并织成白褐子来缝制;不论单棉服衣襟都用彩色布条和织金缎镶边,富裕人家也有用水獭皮镶外边的。冬天富裕人家男人多穿用绸缎或布料做面子的皮袍,穷人家只能穿没上布面的白板皮袄。男子一般都系大红腰带,腰带上带腰刀、火镰、鼻烟壶。不论单棉服衣襟都用彩色布条和织金缎镶边,富裕人家也有用水獭皮镶外边的。单、夹袍下摆左右开衩,在衣衩和下摆外镶边。裕固族男子,逢年过节或重大活动,要在长袍上面罩一件青色长袖短褂,左右开小衩。上年纪的老人,腰间要挂香牛皮缝制的烟荷包...
· 裕固族有哪些节日裕固族节日简介
正月大会是裕固人一年中最大的聚会,过会时,寺院炸子、做馍馍、宰羊,还把红枣撒在过会的人群中,表示吉利。这一天男女老幼都要穿新衣服到寺院去烧香、点灯;僧人为大家跳“护法”(佛教称拥护佛法的人为护法;护持自己所得之法,亦名护法)时,由二十多个僧人戴上假面具跳神,群众在四周跪拜。寺院还举办酥油花(即用酥油与几种不同的色彩合面捏成)灯会,展出各种各样的花卉、人物、脸谱,鸟兽,形象活泼,栩栩如生。祭“鄂博”,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日。大河地区各部落祭鄂博的时间不尽相同,长沟、亚乐等地是六月初一,水关乡西贫河等地是四月二十一日。鄂博是用五、六米长的松木椽子做成的。过去,每户裕固人要的一位家长去祭鄂博。凡给鄂博许愿用的“圈神羊”,从小就不剪毛,长相要好,要精心管理,而且必须是青山羊或白山羊(均为公羊),并在圈神羊的右肩部用红、绿布条拴上做标记,等到小羊长到六七岁祭鄂博时宰掉。此外,在大山还专门设有鄂博台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