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历史
1985–1986年:NeXT的成立
随着1984年底麦金塔销量的下滑,以及麦金塔开发团队部分成员及沃兹尼亚克的离去 ,乔布斯被公司员工甚至董事会认定为公司发展的障碍。董事会要求斯卡利调动乔布斯,乔布斯曾试图与斯卡利角力,却最终被公司大部分员工抛弃。斯卡利任命乔布斯为“全球架构师”,乔布斯出国出差后,即打算成立新公司。在苹果挖走部分重要成员的乔布斯,辞去苹果电脑的董事长职务,卖掉绝大部分的股份,另起炉灶成立了以生产工作站为主业的NeXT公司。公司通过商标设计师保罗·兰德( 英语: Paul Rand )设计商标,最后采用了“NeXT”此一名称 。
乔布斯挖走的部分员工,主要是负责设计Big Mac项目,一个设计工作站的项目。这个项目在乔布斯失去开发主管职务后,被继任者让-路易·加西取消。此外,原本负责校园推广的丹·卢恩也加入其中。
1987–1993年:NeXT Computer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蒂姆·柏内兹-李使用的NeXT工作站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网页服务器,并于运行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
由于业务与苹果公司一样,苹果公司曾入禀法院NeXT。最后NeXT在1986年中期改变经营策略,改为发展电脑软件、硬件,不再仅限于低级的工作站。NeXT电脑公司的主要产品是NeXT电脑及基于Unix的NeXTSTEP操作系统。1985年年底,乔布斯曾对公司员工称产品应该定在18个月内推出。一年后,产品推出时间遥遥无期,面对现金周转不灵的问题,他开始寻找风投。最后,他得到亿万富豪罗斯·佩罗的关注,罗斯·佩罗为公司注资之余还协助其推广产品。
当史蒂夫·乔布斯被询问到是否因为此电脑的推出延迟数月而不高兴时,他回答道:“延迟?这部电脑可是超前时代五年!”
NeXT的第一个工厂于1987年于加州落成。1988年10月,NeXT电脑发布,并于次年正式销售,其正式名称是NeXT Computer,但一般称为“the cube”。公司原计划每月销售10000台,最终却只收获400台/月的实际销量。
1989年NeXT与经销商BusinessLand达成协议,由后者在全美国销售NeXT电脑。这改变了NeXT原本的销售模式--仅直接将电脑销售给学生与教育机构。同年日本佳能也投放一亿美元资金于NeXT,占股为16.67%。
1990年乔布斯与NeXT推出两款个人电脑──NeXTcube以及NeXTstation。两者皆加入了2.88MB的磁盘驱动器,以方便用户把磁盘驱动器插上电脑。然而当时2.88MB的磁盘驱动器在当时还未普及,而技术上使用成本也不很划算。后来两款电脑又加装了光盘驱动器。两款电脑在1992年售出了20,000台,相比起同业对手还不算多,但也因此使销售金额达一亿四千万美元,刺激股东之一的佳能再向NeXT注资三千万美元作营运资金 。
1994–1996年:NeXT Software
另一方面,NeXT由于硬件销售不畅,于1992年起开始授权其它硬件生产商使用NeXTSTEP系统,并在1993年终止亏损严重的硬件业务,转为专注于与Sun的OPENSTEP的软件市场开发上。
1996年苹果电脑公司的经营管理陷入困局,市场份额由鼎盛时的16%跌到4%。业务的衰退、市场份额的丢失,使得各界开始期盼有能者管理苹果公司。由于Copland的开发计划陷入僵局,阿梅里奥急需与外间公司合作以开发一套替代系统,让-路易·加西的BeOS和乔布斯的NeXTSTEP成了选择对象。经过乔布斯的公关手段,苹果最终决定以收购NeXT的方法获取了他们公司OPENSTEP操作系统及开发人员,并最终导致其公司老板乔布斯回归至苹果并于1997年取代阿梅里奥。 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Mac OS X就是奠基于OPENSTEP的基础上 ,WebObjects则集成到Mac OS X Server和Xcode中。
注释
^ NeXT公司最初称为Next,后由保罗·兰德设计LOGO后成为目前名称。
参考文献
书籍
Deutschman, Alan. The Second Coming of Steve Jobs. Broadway. 2001. ISBN 0-7679-0433-8.
Linzmayer, Owen W. Apple Confidential 2.0. No Starch Press. 2004. ISBN 1-59327-010-0.
Malone, Michael. Infinite Loop. Currency. 1999. ISBN 0-385-48684-7.
Stross, Randall E. Steve Jobs & the NeXT Big Thing. Scribner. 1993. ISBN 0-689-12135-0.
Young, Jeffrey S.; Simon, William L. iCon: Steve Jobs. John Wiley & Sons. 2005. ISBN 0-471-7208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