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马索·康帕内拉
早年康帕内拉在斯蒂洛的居所康帕内拉出生于西班牙统治下的卡拉布里亚区的斯蒂洛。父亲是一位贫苦的鞋匠。他自幼聪慧,十三岁时就能写诗。1581年,康帕内拉家搬到了斯蒂尼亚诺。他父亲本是想让康帕内拉学习法律,他却跟随一位多明我会僧侣学习逻辑。康帕内拉十五岁时在这位僧侣的影响下进入了修道院,改名托马索,以纪念托马斯·阿奎那。他在修道院中用心钻研,研读了大阿尔伯特、阿奎那和经院哲学家注释的亚里士多德著作。1585年,康帕内拉接替一位生病的僧侣参加了圣方济各派僧侣挑起的一场教义辩论。他采用波纳蒂特·特勒肖(BernadinoTelesio)的观点,反驳了其他僧侣恪守的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正统诠释,取得了胜利。这次辩论后,康帕内拉来到了尼卡斯特罗的修道院,大量阅读了柏拉图、老普林尼、斯多各派和德谟克利特派的著作,并专心钻研了特勒肖的著作。1588年8月,康帕内拉来到科森扎,渴望见到特勒肖会面,但特勒肖处在病...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伽利略变换
平移伽利略变换示意图伽利略变换建基于人们加减物体速度的直觉。在其核心,伽利略变换假设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这项假设在洛伦兹变换中被舍弃,因此就算在相对论性速度下,洛伦兹变换也是成立的;而伽利略变换则是洛伦兹变换的低速近似值。以下为伽利略变换的数学表达式,其中(x,y,z,t)和(x′,y′,z′,t′)分别为同一个事件在两个坐标系S和S"中的坐标。两个坐标系以相对均速运行(速度为v),运行方向为x和x′,原点在时间为t=t"=0时重合。最后一条方程式意味着时间是不受观测者的相对运动影响的。利用线性代数的术语来说,这种变换是个错切,是矩阵对向量进行变换的一个过程。当参考系只沿着x轴移动时,伽利略变换只作用于两个分量:虽然在伽利略变换中没有必要用到矩阵表达法,但是用了矩阵就可以和狭义相对论中的变换法进行比较。三种伽利略变换沿着一个加速中观测者的世界线所看到的时空。纵轴为时间,横轴为距离,虚线为观...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六本木
历史现在的六本木町域大半在过去为武家地,江户时代的“六本木町”是门前町,位置大约是现在的六本木交差点附近。明治以来,“六本木町”包含了寺院与大久保加贺守的下屋敷地区。充沛的涌泉与地下水使得此地的金鱼养殖兴盛。六本木周边曾设有日军的军事设施。龙土町(现六本木七丁目)是1936年(昭和11年)二二六事件中的歩兵第三连队驻屯地,相邻的赤坂区桧町(现赤坂九丁目)是歩兵第一连队驻屯地。六本木在明治时代昭和初期属麻布区,战后从麻布区改属港区、住居表示实施前的六本木五丁目、六本木六丁目、六本木七丁目一部分属“麻布六本木町”。六本木在行政区划、警察署、邮便局等都属于麻布的管辖范围。1967年7月1日,六本木町、龙土町、三河台町、今井町、材木町、鸟居坂町、东鸟居坂町、永坂町半部、部分饭仓片町、北日洼町等麻布地区北部实施住居表示(日语:住居表示),町名定为六本木(六本木一丁目至六本木七丁目)。六本木一带原本设...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
线路数据营运里程:40.3公里站数:29轨距:1435mm动力电源:1500V直流(架空电线方式)复线区间:全线电气化区间:全线地面区间:上海南站—石龙路东北,中潭路西—宝山路西,铁力路西—江杨北路地下区间:友谊路西—铁力路西高架区间:石龙路东北—中潭路西,宝山路西—江湾镇—友谊路西线路识别色黄色3号线列车车身以红、白、黑色为主色调,两边各有一条黄色的饰带。车站一览换乘站现时换乘站上海南站站:换乘1号线。长通道换乘。龙漕路站:换乘12号线。宜山路站:换乘4号线、9号线。4号线为同站台换乘,9号线为长通道换乘。虹桥路站:换乘4号线、10号线。4号线为同站台换乘,10号线为长通道换乘。延安西路站:换乘4号线。同月台换乘。中山公园站:换乘2号线。2号线为长通道换乘,4号线为同站台换乘。金沙江路站:换乘4号线。4号线为同站台换乘,13号线为长通道换乘。曹杨路站:换乘4号线。4号线为同站台换乘,11...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莺莺传
本事剧情在于张生与美女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莺莺碍于礼教,先拒绝了张生的求爱,而红娘在二人之间扮演最关键的角色,最后两人成功相恋了,相约西厢,巫山云雨,后来张生应考,却把莺莺遗弃,莺莺只能自怨自艾,张生的负心令人憎恶。莺莺传是唐人传奇中最著名的一篇,故事广泛流传,北宋以降,士大夫“无不举此以为美谈,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元代王实甫据此改编成杂剧《西厢记》。禁书王实甫根据《会真记》所写的《西厢记》曾被明清朝廷列为禁书。小说《红楼梦》中有贾宝玉与林黛玉在大观园偷看禁书《会真》,即是《西厢记》。故事主角的原型考证宋代苏轼认为张生是元稹的好友张籍。王铚在《〈传奇〉辩证》考证张生为元稹本人,并认为莺莺为元稹姨母郑氏与永年县尉崔鹏之女崔氏,即元稹的表妹。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莺莺传》者,……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近人陈寅恪从元稹诗集一首《曹十九舞绿钿》,假定“曹十九”是“曹九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希律·安提帕斯
生平依据新约的记载:大希律王死后,罗马皇帝允许照他的遗嘱分封了他的三个儿子。其中长子亚基老(Archelaus)藩王(ethnarch)统治以土买、犹太和撒马利亚。他行暴政,罗马皇帝允许犹太人的请求,革亚基老之职位,由一位罗马人的巡抚直接统治犹太和撒玛利亚,因此犹太国变成罗马的一个皇领行省(imperialprocuratorialprovince,公元6年)。也因此耶稣受审判时,由犹太第五任巡抚本丢·彼拉多审判。大希律的另一儿子希律·腓力(HerodPhilipII)封为郡王(tetrarch),治巴勒斯坦的北部以及东北部,包括以土利亚(Ituraea)、特拉可尼(Trachonitis)、戈兰(Gaulanitis)、浩兰(Auranitis)以及巴珊(Batanea)等地。另一儿子,就是希律·安提帕斯郡王,他淫乱无德,他被分封加利利省,兼治比利亚。他以不法之手段取了其异母兄腓力之妻希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乌列尔
犹太教与基督教名称与起源最初出现在希伯来圣经里的天使是没有名字的,但在巴比伦之囚以后,来自巴比伦的犹太人开始记录下天使的名字。在巴比伦之囚以前的犹太教天使学中记录了七大天使长,但只有两位被提及了正式的名字:米迦勒和加百列。这两位天使长的名字出现在最早的圣经正典之中,这包括于公元1世纪举行的雅麦尼亚会议(英语:CouncilofJamnia)之前的在犹太教传统内被一致认可的圣经经卷,以及被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共同承认的圣经正典经卷。拉斐尔则只在次经《多俾亚传》中占重要地位。《多俾亚传》最初被犹太教和基督教接纳为正典,但在古典时代晚期被犹太教从正典中删除,因此也遭到16世纪新教改革者的否决。不过《多俾亚传》仍然被天主教会、东正教会以及东方正统教会接纳为正式经卷。但还有一位天使长通常也被加入到上述提及的三位当中,以此形成四大天使长,以对应四大方位,这第四位就是乌列尔。教宗额我略一世提及在基督教诺斯底...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安得烈
生平根据基督教传说,安得烈生于位于加利利海边城镇(《约翰福音》1:44)。由于他是犹太人,安得烈这个希腊化的名字肯定不是他的原名,但其希伯来文或亚兰文名字并未流传。他曾是施洗约翰的门徒,也是耶稣第一个门徒(《约翰福音》1:37-40)。他住在迦百农(《马可福音》1:29)。在福音书曾有数个重要场合他被指认为和耶稣较亲密的门徒。(《马可福音》13:3;《约翰福音》6:8,12:22);《使徒行传》只提过他一次。他和他哥哥彼得都是渔夫,因此传统说耶稣召他们作门徒许诺使他们得人如得鱼。于是他和哥哥彼得撇下所有跟随耶稣,许多人只知道彼得,不知道他的兄弟安得烈,更不知道彼得之所以成为彼得,安得烈占很重大的因素,而教会历史也可能会改写。(《约翰福音》1:35-41)。安得烈是个喜欢领人认识主耶稣的人。圣经中三次提到他,都是提到他怎样把人带到主耶稣面前。圣安德烈宗徒的福传榜样是每个基督徒所值得效仿的。一...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学术
英语词源英语的学术一词“academic”,来自“academy”,意思是“学院的”。而“academy”则来自拉丁文“academia”,这个词其实来自于地名“Akademeia”。这个地方位于古代雅典的外围。那里的学校因柏拉图而闻名。延伸开来,Academia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在这个意义上通常译为学术。学术的发展和传播跨越了好几个时代。在17世纪,英国及法国的宗教学者常用学院(或学园)来表示高等教育机构。英语称呼为academy而法语称呼为academe及academie。学者与学府学者,指在大学或高等学府中以研究为职业的人员,常常也是教师。学者通常都拥有高等学位。在美国,学者跟教授几乎是同义词。在英国,根据不同的学术级别分为院士、讲师、高级讲师、助理教授及教授。学者一词在英文中可对应于academic或scholar,这两者在英文中的意义稍有不同。后者也指在大学大量出...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卤城之战
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的一次战役,有关这次战役,史料上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记载。在《汉晋春秋》、《华阳国志》、《裴注三国志》、《资治通鉴》中都记载诸葛亮大破司马懿;但在《晋书》中则记载司马懿重创诸葛亮。《汉晋春秋》、《华阳国志》、《裴注三国志》、《资治通鉴》的说法公元231年2月,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围攻魏国的祁山大营。而在此时,魏国的大将军曹真病逝,司马懿从荆州空降接任雍凉都督,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认为蜀道崎岖,粮草运输艰难,于是采用了固守不战的策略,想拖到诸葛亮粮草用尽主动退兵。但是诸葛亮这次北伐采用了木牛运输粮草,又在上邽击败了郭淮,夺取了陇西地区的小麦,因此有了与司马懿长期对峙的资本。诸葛亮派人日夜挑衅,司马懿依然坚守不出,这使得魏国雍凉地区的将领们对司马懿产生轻视之心,贾诩、魏平嘲笑司马懿“公(司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出自《汉晋春秋》),其余诸将也纷纷请战。为了稳定军...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