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尚任
生平孔尚任是孔子第64代孙,孔贞璠之子,为孔子世家六十户中的官庄户,顺治五年(1648年)九月十七日出生于山东曲阜。早年考取秀才,后来避乱随父在曲阜北石门山中读书。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南巡,路过曲阜,到孔庙祭孔,经人举荐,由孔尚任在天子前讲经学,受到赏识,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随工部侍郎到淮阳,疏浚黄河入海口,两年间他结识了一些明代遗民,到扬州参拜史可法衣冠冢,到金陵登燕子矶,游秦淮河,过明故宫,拜明孝陵,到栖霞山白云庵拜访道士张瑶星,了解许多晚明与南明的情况,为他的作品《桃花扇》搜集了许多素材。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底回燕京后,与顾天石合写剧本《小忽雷》上演,当时京师戏曲演出非常盛行。《桃花扇》之西园刻本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孔尚任迁任户部主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升任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同年6月,《桃花扇》脱稿,演出立即轰动。并受到...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方孝孺
生平早年生涯据《明史》记载,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双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量超过一寸厚,被乡人称呼为“小韩子”(小韩愈)。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即使身为长辈的胡翰、苏伯衡均自称不如。方孝孺亦常把阐明王道、追求天下太平为己任。一次方孝孺卧病在床,家里断粮后家人相告,方孝孺反笑道:“古人所说‘三旬九食’,贫穷是常有的事。”后其父方克勤因空印案受牵连被诛杀,方孝孺为此扶丧归葬、哀恸行路。直到服丧结束后,再跟从宋濂完成学业。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东阁大学士吴沉、杨枢的举荐,明太祖朱元璋召见了方孝孺。太祖见方孝孺举止端庄,学问渊博,称赞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此后方孝孺为仇家所牵连,被逮捕入应天府。朱元璋看到其名后,释放归乡。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再次因举荐被召见。由于方孝孺力主施行仁政,先德化而后政刑;而太祖则主张以猛治国,运用严刑峻法控制官民,所以他没有对方孝孺加以重用。...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党项
起源党项最早是对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一带,以畜牧为生的多个部落的泛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此地形成部落联盟。735年的阙特勤碑首次提到党项名称。《隋书》称其为党项羌,认为是三苗之后,将他们归属于西羌或西戎。其神话称起源于猕猴种,与吐蕃相同,可能有共同祖先。其语言西夏语,现已灭绝,但是经由其文字,西夏文,被保存下来。现代语言学家认为西夏语与嘉绒语是近亲,将其归在羌语支之下,属藏缅语族。其部落首领,以拓跋氏为姓,可能是拓跋部的分支,与同为鲜卑族群的吐谷浑有姻亲及结盟关系,因此他们的先祖也可能是来自于鲜卑。也有学者推测他们是一个蒙古化的突厥族群。历史唐初,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助吐谷浑与唐朝作战败降唐,被唐太宗赐姓李,封为西戎州都督。唐朝中期时,受到吐蕃所迫,在唐朝帮助下把静边州都督府移置庆州(今甘肃庆阳),辖下25个党项州也一道迁徙。原居地的党项族人则受吐蕃贵族役使,被称作弭药人。北移的党项则分为八部,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油滴实验
实验装置密立根的原本的油滴实验设备,大约1909-1910年。密立根设置了一个均匀电场,方法是将两块金属板以水平方式平行排列,作为两极,两极之间可产生相当大的电位差。金属板上有四个小洞,其中三个是用来将光线射入装置中,另外一个则设有一部显微镜,用以观测实验。喷入平板中的油滴可经由控制电场来改变位置。为了避免油滴因为光线照射蒸发而使误差增加,此实验使用蒸气压较低的油。其中少数的油滴在喷入平板之前,因为与喷嘴摩擦而获得电荷,成为实验对象。实验与原理油滴实验简图。在此实验中,油滴的运动方向共受四个力量影响:空气阻力(向上)重力(向下)浮力(向上)电场力(向上)首先喷入的油滴会因为电场尚未开启而下坠(以重力加速度),并很快的因为与空气的摩擦而到达终端速度(等速下墬)。接着开启电场,假如此电场强度够强(或称电场力,FE),那么将会使部分具有电荷的油滴开始上升。之后选出一个容易观察的油滴,利用电压的调...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耦合常数
基本相互作用强、弱、电磁和引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的耦合常数的大小大致如下:弱耦合与微扰论如果一个问题中的耦合常数g{displaystyleg}远小于单位一,则其称为“弱耦合”的,此时问题的解A{displaystyleA}可以按照g{displaystyleg}的幂次(又叫做阶数)展开表示为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哈萨克语
哈萨克语字母哈萨克语拉丁字母与阿拉伯字母(1924年)以下为哈萨克目前通行西里尔字母与两种拉丁字母的对照表。哈萨克语语法格哈萨克语有七个格,格的词尾只体现在名词短语(例如名词,形容词,或者名词化的动词短语)的最后一个成分。在下面的表中列出几种情况:以前元音结束,以后元音结束,以前元音/后元音+浊辅音结束,以及以前元音/后元音+清辅音结束的词。请注意,工具格的后缀并不遵循元音和谐:无论其他的元音是前或后,后缀的辅音都是前元音。代词哈萨克语有八个人称代词:代词的变位呈现如下。单数代词(除了使用复数的用法的сіз)都不规则,而复数代词规则。不规则形式用黑体标出。除了代词之外,还有几类与人称有关的词素。时/体/语气哈萨克语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时,体,和语气的组合,通过使用不同的动词形态或者一系列的助动词(许多被认为是小动词)。例如,哈萨克语的(未完成)现在时随着基本现在时形态变化是否使用以及(普遍的...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答应
明代明代的答应是低阶的女官或宦官,为于宫中各殿工作的近侍仆役。又分为大答应、小答应。明宪宗之皇贵妃万贞儿就曾为侍奉孙太后的小答应。清代在清朝是后宫妃嫔的第八个等级,即最低等的级别。又记为大答应和小答应。清朝后宫总分为八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依制,答应无定数,每位答应由两名宫女和一名太监侍候。答应虽为最低级的妃嫔,但仍是皇帝的家眷,即使是总管太监这样的高品秩宦官,也要向她们跪拜。据乾隆五十四年正月总管内务府折“遵旨查得:康熙四十六年乾清宫主位十六位,大答应十人。景阳宫大答应四十七人,小答应八十二人。毓庆宫主位三位,大答应七人,小答应二十二人。所内答应四十一人。学生三十八人。女子共一百三十二人。一年宫分分例等项,约计共需银三万七百九十八两一钱五分八厘。雍正十三年,乾清宫主位十一位,大答应二人。永安亭二处,学生一百五十二人。宁寿宫主位十七位,大答应二人。所内学生十...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巨噬细胞
生命周期当单核细胞经血管的内皮细胞层进入一已受损的组织时(这过程被称为白细胞外渗作用),它经过一连串转变以成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会因化学趋向性而被化学物质的刺激吸引至受损处,这些刺激包括受伤细胞、病原体、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组胺,以及由已于该处的巨噬细胞释出的细胞因子。在某些地方,如睾丸,巨噬细胞已被证实会透过增殖以移殖于此。与寿命较短的中性粒细胞不同,其寿命可达数个月至数年不等。功能巨噬细胞摄取病原体之步骤:a.透过吞噬作用摄取病原体,形成一吞噬体b.溶酶体融入吞噬体并形成吞解体;病原体被酶所分解c.废料被排出或同化(后者则未被绘成图象)部分:1.病原体2.吞噬体3.溶酶体4.废料5.细胞质6.细胞膜吞噬作用巨噬细胞的其中一个重要角色是移除肺中的坏疽碎片及尘埃。另外,在慢性炎症中,移除已死细胞亦为重要。在炎症的早期,大量的中性粒细胞会占据患处。当这些细胞死去时,就会被巨噬细胞...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杨肇
生平杨肇善长草书和隶书。咸宁元年(公元275年)去世。女婿潘岳诔曰:“草隶兼善,尺牍必珍。足无辍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西陵之战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十月,孙吴陆抗听闻步阐叛变降晋,于是派遣左弈、吾彦前往平叛,司马炎派遣荆州刺史杨肇救援西陵、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军出江陵、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攻往建平,以此援救步阐。十一月,杨肇抵达西陵,陆抗命令张咸固守江陵,公安督孙遵巡视南岸抵御羊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抵御徐胤,陆抗则统率三军对抗杨肇。孙吴将领朱乔、营都督俞赞向杨肇投降。陆抗说:“俞赞是我军旧吏,知道我方虚实底细的人,我常担心夷兵素不精练,如果敌人攻围,必从此处进攻。”于是当夜撤换夷兵,全用老将替换设防。次日,杨肇果然进攻夷兵的防守处,陆抗下令反击,箭石如雨下,杨肇士卒死伤惨重。十二月,杨肇因无计可施而逃遁。陆抗打算追击,但担心步阐趁机出兵进攻吴军要害,兵力不够分配,只好告诫...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拉撒路
复活事件梗概病危在约翰福音中,拉撒路生病时,两位姐姐(马大和玛利亚)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阿!祢所爱的人病了。”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约翰福音11章:1-4节)。耶稣在原地停留了两天后出发。死亡和复活耶稣到步时,拉撒路在墓里已过了四天。与马大和玛利亚见面后,耶稣到了墓前叫人把墓前的大石头移开,他先举目向天说:“父阿,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约翰福音11:40)之后便向坟墓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约翰福音11:43),于是死去了的拉撒路便从坟墓中走出来,手脚还是裹着布。险遭杀害有许多听闻此事的犹太人知道耶稣在那里就信了耶稣,而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则恐怕太多人归信耶稣会引来罗马人的镇压。祭司长该亚法则主张不应为一个人的缘故而令整个犹太民族灭亡,故认为耶稣应为犹太人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