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璂
生平乾隆十七年(1752年)四月二十五日寅时生,嫡出,母为继皇后乌喇纳喇氏。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过程中,母亲突然失宠,形同被废。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丑时病逝,当时只有二十五岁。永璂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永璂在生时无封爵,死后也只被追封为贝勒。子女第一子,过继子多罗贝勒绵偲,乾隆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午时生,父母为永瑆及其侧福晋李佳氏(富庆之女),是第四子,四月奉旨过继为嗣。道光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寅时逝世,终年七十四岁。嫡福晋钮祜禄氏布政使福昂之女。有三子:第一子固山贝子奕缙(嫡福晋图博特氏都司伊克进之女),第二子奕絟,第三子奉恩镇国公奕缮(嫡福晋栋鄂氏三等男爵龄安女;继福晋高佳氏笔帖式良惠女)贝勒永璂世系图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齐丁公
子女嫡长子:姜姓,季子,中国西周齐国国君齐丁公伋的嫡子,姜太公的孙子。把君位让给兄弟叔乙。以崔地为采邑,遂为崔氏。有一子为崔穆伯,穆伯之子为崔沃,崔沃之子为崔野,崔野八世孙崔夭之子为崔杼,崔杼为齐正卿。子:齐乙公姜叔乙,季子之弟。参考文献^《说文解字》卷一玉部“玎”字条载,“齐太公子伋谥曰玎公。”^《尚书·顾命》:“越翼日乙丑,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司马迁.齐太公世家.史记.西汉.:“子丁公吕伋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339页。^陈直:《史记新证》,中华书局2006年,第82页。^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339页。^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1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东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李定国
生平经历前期生平大西时期李定国,字鸿远(或作宁宇、霖宇、一纯、大绶),1621年(天启元年)六月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延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年仅十岁的李定国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张献忠看到李定国相貌不凡,收做养子。张献忠有四个养子,老大是孙可望,然后就是李定国,老三老四是刘文秀和艾能奇。从此,李定国追随张献忠。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十七岁的李定国即率部下二万人,跟随张献忠攻打河南和湖北。公元1641年(崇祯十四年)二月,他又乔装成明军差官,同二十匹轻骑连夜飞奔到襄阳城下,后攻占襄阳,明督师大学士杨嗣昌所储军资十余万,皆为农民军所得。襄阳大捷是张献忠起义军开始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查看详细关系图参与建立大西政权的人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张献忠正式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李定国以战功卓著被封为安西将军,监管十六座军营。这时李定国才二十四岁,而他身高八尺,相貌英...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北宋官制
中央官制宰执宋代握有最高行政权的是宰执。宰执即是平章政事〈宰相〉和参知政事〈执政〉〈参知政事是宋太祖为牵制宰相赵普所设,初始地位尚低,而后太祖一升再升,用来制衡宰相〉的合称三省六部制参三省六部三司制三司是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即盐铁部、度支部、户部三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号称“计相”。其长官称三司使,以两省五品以上及知制诰、杂学士、学士充。副手称三司副使,以员外郎以上历三路转运及六路发运使充。宋神宗的元丰官制改革将三司职权归户部和工部。南宋增设总领所,负责供应数路或一路各军钱粮,并参预军政。其长官称“总领某路财赋军马钱粮”,简称总领。地方官制上下阶级分为路、道、府、州、县路路一级的官制复杂交错,有许多冗官。主要有路转运司〈主管财政和监察,有转运使、副使、判官等〉、提点刑狱司〈主掌刑狱,长官为提点刑狱公事〉、提举常平司〈负责仓储,长官为提举常平公事〉、提举学事司〈负责教育〉、经略安抚司〈长官...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图特摩斯三世
家庭图特摩斯三世的跪雕,现藏开罗博物馆图特摩斯三世与家人图特摩斯三世雕,现藏卢克索博物馆图特摩斯三世是图特摩斯二世与侧妃伊西斯之子,他也有几名妃嫔:涅弗鲁利(英语:Neferure):哈特谢普苏特之女,不过没有任何文物显示他们有婚约;萨提雅(英语:Satiah):一位叫伊普(英语:Ipu(nurse))的奶妈的女儿;美丽特拉-哈特谢普苏特(英语:Merytre-Hatshepsut):女大祭司胡伊(英语:Hui(priestess))之女儿;梅尔提、蒙威、蒙赫特(英语:Menhet,MenwiandMerti)(Merti,MenwiandMenhet):三名外国籍妃嫔;尼布森尼(英语:Nebsemi):图特摩斯三世身份不明的妃嫔,发现他的一个雕像,她或许有很高的地位,有待考察;尼布图(英语:Nebtu):在KV34墓里的一根柱子上被提起他也拥有许多孩子:阿蒙奈哈特,王子,母不详,可能是涅...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弗朗茨二世
家庭弗朗茨一共结婚四次,十三名子女皆由第一和第二位妻子所出。当中只有七名活到成年。第一位妻子:符腾堡公国的伊丽莎白郡主〔1767-1790〕。产下一女后逝世。终年23岁。露多维卡(1790年2月18日-1791年6月24日)。周岁夭折。第二位妻子:姑表妹两西西里王国的玛丽亚·特丽莎公主(1772-1807)。育有十二名子女。享年35岁。玛丽·路易莎(1791年12月7日-1847年12月17日)。1814年-1847年间担任帕尔马女公爵。享年56岁。她一共结过三次婚:1810年4月1日嫁给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1821年8月8日或9月7日下嫁奥地利的亚当·阿达尔贝·冯·奈贝格伯爵(1775年4月8日-1829年2月22日);1834年2月17日下嫁法国的邦贝勒伯爵查理·何内(1785年11月6日-1856年5月30日)斐迪南一世(1793年4月19...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黄浦江
概况黄浦江全长约114千米,河宽300-70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它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上游接纳太湖流出的诸河,是太湖向东海泄水的主要通道,现时78%的太湖入海径流通过黄浦江排入东海,主要有淀山湖、太浦河、红旗塘、上海塘等四大主要水系。主要支流包括吴淞江、蕰藻浜、川杨河、淀浦河、大治河、斜塘、园泄泾、大泖港。浦东、浦南地区临海,以川杨河、大治河、金汇糖、紫竹塘等河道引黄浦江水灌溉当地土地。黄浦江市区段水深10米左右,最深处17米左右,曾是上海航运业的核心水道,有著名的十六铺码头。如今其航运地位逐渐被深水海港取代,不过巨潮港(奉贤西北部)至吴淞口段航道深度仍维持8.2米以上,松浦大桥以下常年通行3000吨级海轮,5000吨级海轮可直达闵行,2万吨级海轮可抵吴泾,5万吨级海轮可通过徐浦大桥。历史黄浦江在松江以上...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诸葛均
生平诸葛均因父亲诸葛珪早逝,因而与兄诸葛亮同依叔父诸葛玄。诸葛玄获袁术署为豫章太守时,也带了诸葛均兄弟至豫章上任。后来汉廷选任朱皓以代诸葛玄之职,诸葛玄就改去荆州投靠有旧交的荆州牧刘表,诸葛均及诸葛亮都随至荆州。后诸葛亮仕蜀汉,诸葛均亦官至长水校尉。文学创作《三国演义》中说刘备第二次来到草芦时,将诸葛均误以为是诸葛亮;后来诸葛亮出仕,他继续留守隆中,其后随兄长诸葛亮引荐才投归刘备。家庭祖先诸葛丰,汉元帝时任司隶校尉,他以执法严格、性情刚直见称。父亲诸葛珪,诸葛均父亲。东汉末年为泰山郡丞。于诸葛亮幼年已死。叔父诸葛玄,诸葛均叔父。本为豫章太守,后投靠刘表,照顾诸葛亮和诸葛均。堂兄弟诸葛诞,三国时曹魏大臣和重要将领,官至征东大将军,后在寿春发动叛乱反抗司马昭,兵败被杀。兄弟姊妹诸葛瑾,诸葛均之长兄。东吴大将军、左都护、豫州牧、宛陵侯。兄弟二人于公事上都不带亲属感情。诸葛亮,诸葛均之次兄。蜀汉丞...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江华条约
背景1875年9月,日本派出军舰云扬号航行到朝鲜西海岸测量海图,遭到朝鲜江华岛炮台守军炮击,双方发生交火,最后日本方攻陷炮台,史称“江华岛事件”(日本称“江華島事件”,韩国称“雲揚號事件”)。内容《江华条约》共计12款,是朝鲜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取得了自由勘测朝鲜海口、领事裁判权、贸易等权利。自此,朝鲜对外开放,外国商品进入朝鲜。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朝鲜为独立国及日本享有的领事裁判权等。影响《江华条约》是日本“大陆政策”实践的开始。此政策以征服中国为中心,但征服中国的第一步是征服朝鲜,签订江华条约为以后日本吞并朝鲜做了铺垫。参见济物浦条约日韩保护协约日韩合并条约马关条约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冯保
生平初期嘉靖时为司礼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当时司礼监缺一名掌印太监,按资历应由冯保升任,但明穆宗不喜欢他。首辅高拱遂推荐御用监的陈洪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等到陈洪罢职,又推荐掌管尚膳监的孟冲补缺。按照规定,孟冲是没有资格主掌司礼监的,冯保因此而痛恨高拱。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冯保受帝托孤,“阁臣与司礼监同受顾命”,与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高仪同为明神宗顾命大臣。掌权隆庆六年六月二十五日朱翊钧继位皇帝,年仅十岁,冯保进一步受到重用,取代孟冲任职司礼监掌印太监,仍主管东厂,在明神宗的登基仪式上,冯保始终站立在御座旁边,满朝文武大为震惊,并且心生不满。高拱见冯保的权力越来越大,心里无法容忍,授意内阁阁臣提出“还政于内阁”的口号,组织一批大臣上书弹劾他。冯保与高拱的关系恶劣,遂抓住高拱曾在穆宗驾崩后说“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的把柄,于是与张居正联手除掉高拱,并向孝安皇后和孝定太后告状,高拱因此被...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