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水袋成欧洲过冬神器,古人是如何过冬的?
天气入秋后就转凉了,欧洲民众今年的取暖设备大多数都产自中国,而国人常用的热水袋也紧随着电热毯的脚步,成为了欧洲“过冬神奇”。要说现在冬天,我们有暖气空调度过这寒冷的冬天,那么在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古代,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图源自网络其实早在远古时期开始,古人就已经学会利用兽皮制作的衣服以及生火取暖了,他们通过这种手段勉强能够度过寒冬,但是总是会有非常寒冷的时候,这兽皮制作的衣服就不能够了。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审美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加上麻以及丝絮等植物纺织技术的诞生,人们已经可以制作一些相对轻薄并且好看的衣服。到了冬天的时候,就会在衣服的局部缝制上好看的动物皮毛,再在衣服里面填充上柳絮、芦絮这些东西,这些絮状物的保暖效果肯定没有棉絮好,但是这已经算是当时比较好的保暖材料了。到了宋朝之后,这棉花的出现,也使得衣服更加保暖,当然了这一般人不一定能随心所欲地购买棉衣棉服...
新闻动态 | 2022-09-28 -
孔子诞辰2573周年纪念日,9月28日各地祭孔大典中的孔庙
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3周年的纪念日,在全国各地孔庙都有和祭孔相关的活动。孔子,名孔,本名孔丘,为春秋时期子姓,孔氏的鲁国陬邑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及儒家学派创始人,在后世孔子被尊为孔圣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至圣、至圣先师,在当时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号“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很深的影响,在晚年修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而在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将孔子以及和门生们的言行语录给记了下来并修订编成了《论语》。在如今国内各地孔庙举行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是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传统民俗及儒家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庙也称为孔子庙、夫子庙、文庙,在国内有诸多孔庙,主要是为了纪念孔子的祠庙建筑,此外在不少孔庙也是古代历代儒客学子学习儒家经典之地,而祭祀孔子相关的活动较为...
新闻动态 | 2022-09-27 -
女子建植物工厂让菠菜一年长22茬,古代菠菜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近日,一对夫妻研发出全自动育苗箱和自然光型植物工厂,工厂中种植的有生菜、菠菜等,能够实现部分蔬菜一年生长22茬。菠菜并不是我国的本土蔬菜,跟着小谱来看看它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吧。
新闻动态 | 2022-09-27 -
水位大降引万人抓鱼场面壮观,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鱼的?
近日,在安徽六安,由于城西湖水位下降,近半个月的时间当地人就在这里抓鱼了,而就在这几天,人突然多了起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场面可谓壮观,这里的鱼非常多,大多是鲫鱼、鲤鱼和黑鱼等,就算不会抓的一天徒手都能抓几十斤,哪怕坐在水里不动,都有鱼围着你转。要说这捕鱼抓鱼的历史可是非常久远的,那么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鱼的?今天就由族谱网下边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关于古人抓鱼捕鱼,养鱼的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这在河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贾湖遗址中,遗存的鲤咽齿多数具有养殖特征,就可以证明这;而3200年前的,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写着“贞其雨,在圃渔”和“在圃渔,十一月”,由此可见最早在这个时候古人就已经开始捕鱼了。那么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鱼?古人吃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在《诗经》中就讲到“饮御诸友,炰鳖脍鲤”,其主要讲的就是周宣王时代的事情,当时的周人军队大胜,宴请功臣友人,在宴会上有炰鳖和脍...
新闻动态 | 2022-09-27 -
近百只山羊接连跳崖坠亡,古代山羊的起源是什么?
近日,某地挂壁公路上一群山羊接连跳崖坠亡。据附近知情人称,突然出现的汽车导致头羊受惊引起羊群跟随头羊跳崖。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山羊的?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动态 | 2022-09-26 -
大爷随手种猕猴桃树结5000个果子,历史上有猕猴桃的记载吗?
近日,某地一大爷在6年前随手种下了一棵猕猴桃树,3年前开始开花了,2年前结了几百个果子,万万没想到的是,今年竟然结出了将近5000个猕猴桃,真是大丰收,原来这棵猕猴桃只是随手种下,并未想着它能够开花结果的。要说这猕猴桃,也是现在很多人喜爱的水果之一,现在也比较常见,它圆润且有柔毛,外表虽然不起眼,但是还是很美味的,那么古代有猕猴桃吗?历史上有猕猴桃的记载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猕猴桃了,不过那个时候并非叫做猕猴桃,而是被称之为“苌楚”。这在《诗经》中就有着比较详细的描写:“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另外在《尔雅·释草》中也有苌楚,到了东晋时期,著名的博物学家郭璞将它定名为羊桃,而湖北和川东的一些地方现在也是将猕猴桃称之为羊桃。到了唐代,在《本草拾遗》...
新闻动态 | 2022-09-26 -
“护肝打卡群”一天吃27片营养素,古人是如何养生的?
近日,一女子回家之后发现许多亲友进入了一个名为“护肝计划打卡群”的微信群,群里的人每天都会晒出自己吃的营养素片的照片,甚至有些剂量已经超过了正常的服用量。现在护理身体很大程度上都依赖药物,在医药学并不如现在发达的古代,古人是怎样养护身体的?小谱为你解答。
新闻动态 | 2022-09-23 -
今日秋分,你知道秋分的由来和习俗吗?
2022年9月23日是秋分节气,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于每年的公历9月22日-24日交节。在这一天,太阳会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的昼夜等长,而秋分也就意味着秋天过去一半了,那么今日秋分,你知道秋分的由来和习俗吗?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跟你讲一讲。图源自网络秋分的由来在每年的9月22日-24日的时候,太阳会达到黄经180度时直射地球的赤道,这一天24小时昼夜被均分,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的现象。而秋分的“分”,其实是有“平分”的意思的,除了表示昼夜平分外,另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平分了秋天,到了秋分就表明秋天已经过去一半了,但很多地方也是从这天开始,才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由此可见,这秋分与春分一样,此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还有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讲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而秋分这一天刚好在...
新闻动态 | 2022-09-23 -
老人去世留一柜子钱家人数到手软,古代是怎样数钱的?
近日,一位79岁的老奶奶去世,家人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其柜子里有大量的一角两角的零钱,一家十几人清点一下午最后数清一共52290.7元,这是这位老人一辈子勤俭节约省来的钱。现在数钱可以借助点钞机,古代是怎样数钱的?跟着小谱来看看。在了解古代怎样数钱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古代钱的形式有哪几种。古代的钱主要分为铜钱等的钱币、金子银子、银票等。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钱币来了解不同的数钱方式。图源网络首先以银票来讲,银票一般是不需要怎么数的,因为银票的面值大且数额一目了然,因此只需要简单的加减就可以了。古代民间通用的基本是铜钱,由朝廷统一铸造,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硬币,铜钱有孔,便于用绳子串起来,基本是一百枚或者一千枚一串,一千枚一串的也秤一贯。金子银子都是以克重来算的,所以会用小称来计量。古代钱币的数钱方式是比较简单的,重要的是换算。古代钱币的换算也是经常变动的,这主要跟市场发展有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古...
新闻动态 | 2022-09-22 -
男子被儿子写的象形文字气得咆哮,古代文字演变顺序是怎样的?
近日,一位先生在检查自己6岁儿子写的字,被气得语无伦次,大声咆哮。可以在那个视频当中看到,一个作业本上面第一页的空格都是“飞”字,第一行还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越到后面,这“飞”字就变形了,有的是横卧式,有的像是蚊子或者鸟;到了第二页,是“雨”字,第一行的“雨”也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后面的“雨”字逐渐从四点变成了多点。对此网友调侃,是萌娃自创的“象形文字”。说到这汉字,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而汉字也是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那么古代文字演变顺序是怎样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根据历史的记载,最早出现的文字,应该是在公元前1300多年前的商朝出现的甲骨文,这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其内容大多数为"卜辞",也有少部分是"记事辞",而甲骨文大部分是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大概只占了20%。之后是金文,这金文主要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在先秦时期,将铜称为金...
新闻动态 | 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