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镇冰—北洋水师背后的传奇人物
近日,甲午海战130周年公祭在马尾举办,而一些村民也自发在大鹿岛祭奠在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烈。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北洋水师最为知名的是“邓世昌”,光绪帝亲自为他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其次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而实际上,其中的各舰管带(船长)刘步蟾,林泰曾、叶祖珪、方伯谦、林永升、邱宝仁、黄建勋、林履中、杨用霖和萨镇冰等。其中英烈众多,与舰同沉。(除了方伯谦贪生怕死逃跑后被清庭处决)。而其中的萨镇冰,则是一位不太出名,然而其经历可谓是传奇,作为北洋水师的火种,一直传承了下了,而且还活着见证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复仇雪恨。2015年,一部电视剧《铁甲舰上的男人们》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讲述了北洋水师的生前身后事。萨镇冰,出生与1859年,亡于1952年,字鼎铭,祖上是山西代县,出生于福建福州,是色目人萨氏家族(蒙古族)的后裔。他光辉的一生经历了晚清、北洋军阀、民国以及新中国,作...
新闻动态 | 2024-09-26 -
宁海、金华家谱研究精英共聚宁波,共谋家谱文化发展新篇章
9月25日上午,秋意渐浓,秋雨绵绵,一场关于家谱文化的盛会在宁波三生(中国)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悄然拉开序幕。此次盛会迎来了两支重量级的家谱文化研究团队——宁海县家谱文化研究团队与金华北山书院的研究学者们,他们分别在周照才、李炳君会长与徐宇仙院长的率领下,怀揣着对家谱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崇高敬意,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作为此次活动的东道主,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研究会会长黄金宝,执行会长周全行,以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鑫等领导亲自出面接见,体现了双方对于此次交流合作的重视与期待。会议伊始,执行会长周全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首先感谢了宁海与金华两地家谱研究人员的到来,并高度评价了他们在家谱文化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周全行会长强调,家谱不仅是记录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家谱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
新闻动态 | 2024-09-26 -
00后的同学没事不要乱翻族谱,后果很严重!
族谱网自运营9年来,下载族谱的客户群体大多都是中老年朋友,对于00后群体,他们不是很在意族谱,而最近的一份调查,则展示了有趣的一面。很多00后网友翻开自己家的族谱,结果发现了很多令人震惊的事情!下面来节选一二,阿族点评!杨小二:我姓杨,祖上是山西人,好多年前,我们村就想完善族谱,就去了山西大杨树村,找见老一辈人(我太爷爷)的族谱了,上面写着有两兄弟因为偷盗粮食被驱逐了,一看名字就是我们的祖上。点评:这一查尴尬了。江西老表:祖上是广州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市级领导,后来逃避战乱来了江西上饶农村躲着,我估计肯定是犯了什么大罪才来了。点评:有这种可能。肝不动:我家族谱上写有个老祖宗当朝骂皇帝,然后他那一支脉全没啦。点评:这个不好说什么。打铁佬:我们祖上出个鲁班大师...结果一大家族人基本上都是水泥工,搬砖佬....但我不信命,我读大学时候很努力,现在我是一名有证的搬砖佬。点评: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人,距...
新闻动态 | 2024-09-25 -
为什么中国没有名门望族
在欧洲国家,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血统论,几百年,上千年的世家。而在中国,却没有这种论调,这个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我国没有名门望族吗?中国并不是没有名门望族,而且在上千年的时间里,这些名门望族把持着朝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地位显赫,就是古代的“阶层固化”,例如汉代的“举孝廉”选拔官员制度,就是上层名门望族的游戏,普通老百姓想要被“举孝廉”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曹魏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就是对世家的冲击,魏国的九品中正制得罪了世家的利益,最终被世家大族司马家篡位。可见当时的世家大族其地位,几乎可以左右朝政。而到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名门望族慢慢的衰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朝晚期以后,世家大族就消失了。一、历史上的名门望族陇西李氏:陇西李氏在秦汉时期就有兴起的苗头,在唐朝,李渊建立大唐帝国,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盛极一时。琅琊王姓:自东汉末年到唐代,是“天下第一望族”。弘农杨氏...
新闻动态 | 2024-09-24 -
唐朝一块免死金牌,庇佑华夏14亿儿女
2020年3月,武汉疫情正严重的时候,全国瞩目于此,而杭州临安公安分局发现钱镠墓被盗。2021年5月12日,杭州公安部门发布新闻发布会,此案告破,已经追回大量的珍贵文物,如秘色瓷,金玉腰带等。这号称是近代比较轰动的盗墓案,而这个钱镠是何许人也?是我国著名院士钱学森的33世祖。著名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就是钱镠写给夫人的信,还有著名的钱氏家训。在杭州的钱塘江边,竖立着“钱王射潮”的雕像。钱镠,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立者。在位41年,因为热衷于兴修水利,钱塘江海塘,西湖,太湖,鉴湖,都留下了他治理的脚步,而他也被老百姓尊之为“海龙王”。钱镠在唐朝末年,抵御黄巢进攻临安,平定叛乱,被唐昭宗封为越王,赐丹书铁券。后被后梁封为吴越王。丹书铁券,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免死金牌”。形状像一块大铁瓦,上面雕刻几百个小字,上面鎏金。在三侠五义包青天电视剧里,就有过对丹书铁券的描述。即便是开封...
新闻动态 | 2024-09-23 -
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高层互访:共谋发展新篇章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1日,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迎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交流访问。这一天,研究会会长周全行,携手副会长刘鑫以及组织联络处的钱鑫明,一行3人从风景秀丽的温州虹桥镇出发,驱车前往台州温岭市,对本研究会的副会长周鹤铭进行了深入的拜访与交流。此行不仅加深了研究会内部成员之间的联系,更为推动家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上午时分,随着车辆缓缓驶入温岭市,一行人受到了周鹤铭副会长的热情接待。在温馨而庄重的氛围中,双方首先就台州各姓氏分会的工作计划展开了细致的商讨。周鹤铭副会长详细介绍了当前台州地区家谱文化研究的现状,以及各姓氏分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家谱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其研究与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分会应积极响应研究会号召,加强资料收集、整理与编纂工作,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网络化等,让家谱文化更加贴近民...
新闻动态 | 2024-09-23 -
今日“秋分”秋分的传统习俗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宋·杨公远《癸未中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9月22日,是秋分时节,秋分和春分一样,昼夜平分,之后暑气退却,慢慢进入深秋。一、物候现象雷始收声:一年里,春夏打雷比较多,而秋分之后,就很少回出现打雷的现象了。蛰虫坯户:温度逐渐降低,虫子逐渐在洞穴里,用土把洞口封闭,抵御冷空气。水始涸:秋高气爽,水蒸发的速度变快,江河湖里面的水减少,小一点的沼泽,水池慢慢干枯。二、农忙秋收:稻谷,玉米,各中豆子类开始收割,秋收冬藏,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而丰收的季节,是让人开心的。秋种:小麦开始播种。秋耕:农民会翻耕田地,撒草木灰等,增加土壤的肥力。三、传统习俗秋祭月:在商朝,周朝祭祀盛行的年代,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规定。现在祭月节主要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然而祭月在某些地方还存在这样的风俗。竖鸡蛋:小孩子的游戏,鸡蛋煮熟以后,把它竖着放,若是能够立起来...
新闻动态 | 2024-09-20 -
为什么现代人不怕断子绝孙?
在古代,骂人“断子绝孙”是非常恶毒的咒骂。然而在现在,很多人对这句话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这个里面出现了什么问题?先来看一组数据,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是1346.9万对,2023年是768万对。2013年出生人口1776.3万,到2023年902万。从相关的数据可以看的,我国的结婚人数和生育人数,这些年以来,一直是在逐渐下降。90后,00后的结婚,生育意愿都非常低。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下面来分析一二。1,生育观念的变化在农耕时代,追求多子多福,人们以多生儿子为荣,在我国1982年计划生育刚刚实行的时候,遭遇了非常大的压力,很多家庭为了生二胎,三胎,不惜上演“超生游击队”。然而短短的30年过去了,计划生育已经作废,二胎,三胎逐渐开放,然而现在无论是十八线的乡村,还是一二线北上广深,人们都不愿意生孩子了。可见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在以前,传统的观念里,人必须有儿子养老送终,所以...
新闻动态 | 2024-09-20 -
东阳市画水镇华阳村的孝子祠
在浙江省金华东阳市的画水镇华阳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孝子祠,它静静地坐落在八华山之阳的这片土地上,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孝道精神。这座祠堂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传奇故事的见证,是东阳孝文化的象征。华阳村,因地处八华山之阳而得名,这里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在西晋年间,东阳出了一位大孝子许孜,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后人。许孜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师事会稽太守孔冲。当听说老师客死他乡时,他不辞辛劳,奔赴江西,将老师的灵柩运回会稽安葬,并依照古礼守制三年。父母去世后,他悲痛欲绝,身形消瘦,婉言谢绝了他人的帮助,亲自为父母营造墓地,守墓奉亡长达二十年之久。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地,连鸟兽都不愿在其屋梁上争斗,相交而栖,不相搏噬。元康年间(291-299),郡守举荐许孜为孝廉,但他婉拒了这一荣誉,选择以平民的身份终其一生,享年八十余岁。因其卓越的孝行,他的居住地也被命名为孝顺里。北宋政和二年(1112...
新闻动态 | 2024-09-19 -
修家谱,造祠堂是为了捞钱吗?
关于修家谱与造祠堂的误解修谱师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见闻,一些周姓人在家族决定修家谱,祠堂的时候,不愿意出钱,认为是捞钱。还有的族长,比较狭隘,说:不愿意出钱的,不准入族谱!牌位不准进祠堂!不可否认,一个家族里,每个族人的家庭情况是不一样的,有钱的,比较穷困的,也有本身就是不在乎家谱,祠堂,不想出钱,素质有高的,也有比较差的。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怎么解决呢?1,明确目的是什么修家谱并不是少数人为了捞钱,这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活动。国家历朝历代有史书,中国的二十四史详细记载了每个朝代的史实,而族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人物和事迹的书。通过修家谱,后代子孙能够了解自己的家族起源、发展历程和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每个家族的后代,都拥有凝聚力和认同感。在修家谱的时候,需要耗费海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核实各种资料,每家每户的去咨询,而且有时候去的时候没人,还需要跑第二趟,有的家族成员外出务...
新闻动态 |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