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门赘婿孩子不用改姓?作为“赘婿之都”的杭州萧山火了!
最近杭州萧山又火了。不是因为又创造了什么经济奇迹,而是因为《赘婿》。人们赫然发现,早在十几年前,萧山就是中国赫赫有名的“赘婿之都”。所谓赘婿,就是上门入赘的女婿。不仅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社会上也饱受歧视,俗称“吃软饭的”、“倒插门的”。只要能养活自己,大多数男性是不会去当赘婿的。因为:入赘=失去家庭主导权=丢掉男性尊严入赘=失去姓氏继承权=家族香火断绝可在二十年前,去萧山当上门女婿却是非常时髦的事。萧山为什么能成为赘婿之都?两个原因:第一,有钱。第二,适龄青年女多男少。在中国,按照传统习惯,女方一般会找条件比自家好一些的男性出嫁。而男性为了获得婚后的家庭支配权,大多也会娶门当户对或是略逊于自家的女子为妻。萧山的民营企业家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了,而那一代人正好被推行计划生育,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如果是女儿,自然更加宝贝,舍不得让她们嫁给条件不如的“穷小子”。这就出现了中国第一代...
新闻动态 | 2018-03-19 -
春分有哪些传统习俗?又该如何调理养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即《节气歌》中的第二个春。春分一般都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这一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直到夏至。春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进入明媚的春天。春分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流传下来的习俗也很多。春分习俗知多少1春祭春分,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首先祭拜开基祖和远祖坟墓,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在南方客家地区,春祭扫墓一般在春分之前就开始了,最迟到清明结束。2送春牛春分要送春牛图。春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俗称“说春”。3粘雀子嘴春分这天农村每家每户都要吃汤元,还要做几十个不...
新闻动态 | 2018-03-19 -
三大绝世珍宝是真是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帝陵之谜
八千年前话农耕,五千年前雕玉龙。东胡匈奴辈辈勇,乌桓鲜卑代代雄。辽王卜天金龊箭,天骄射月大弯弓。山河犹是旧山河,空留陌上英雄冢。这首诗讲的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契丹族建立了强大的辽国,开国皇帝正是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机。天赞五年(公元926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耶律阿保机在攻灭渤海国班师途中病逝,终年55岁。耗时最短的帝陵耶律阿保机的陵墓是皇后述律平主持修建的,从他去世当月开始修,次年八月修完,历时不过一年。与中原帝王陵墓从皇帝登基就开始修,到死都不一定能修完,规模宏大、耗费人力物力无数相比,这位大辽开国皇帝因为死得突然,陵墓修建得也略显仓促。几乎是中国历史上修建时间最短的帝陵。之所以仓促,是因为耶律阿保机死后,辽国就发生内乱。当时的太子是留守渤海国的长子耶律倍,述律平却想让次子耶律德光当皇帝,连小儿子耶律李胡都想浑水摸鱼觊觎帝位。最后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持下抢先登基。述律平也为此...
新闻动态 | 2018-03-17 -
编修族谱是宗族亲情还是借机敛财:年轻人为什么不愿修族谱了?
昨天有人问我,小谱啊,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要不要给你介绍男朋友啊?我说我是做姓氏文化的,公司还能帮人修族谱。朋友大惊,说这年头了还有人修族谱?当被问及如果有机会,会不会参与到修谱工作中来时,朋友们纷纷摇头。而且在他们看来,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想要联系什么办法不行,亲戚们建个群就能天天聊天,哪还用得着这么古老又麻烦的办法?根本就没必要嘛。事后小谱做了调查,总结了年轻人不愿意修谱的一些原因:01没时间修谱这是大多数年轻人给出的理由。现在生活压力那么大,特别是在城市,一不留神就交不出房租了,要趁年轻多赚钱,即便有时间也要去锻炼身体、享受生活,根本没时间参与到修谱当中去。02修谱没有用在潜意识里,年轻人们大都认为修族谱没什么用,想要查一个人,找一个人,去派出所查户籍资料就行,何必多此一举?03修谱是长辈的事也有人觉得,修谱是很古老的事,更适合老人长辈们在退休后去发挥余热,就不要来占用年轻人宝贵的时间...
新闻动态 | 2018-03-16 -
古人常说的“诛九族”具体是哪九族,“六亲不认”又是哪六亲?
清明节快到了,最困扰小谱的不是能不能回老家扫墓,而是扫墓时遇到那么多平时不怎么见面的亲戚该怎么叫。姑夫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舅舅叫什么?尤其是在大家族中,身为晚辈,如何正确称呼亲戚,确实是一门需要提前准备的功课。不然见面喊错,既尴尬又失礼。今天,小谱就整理了一份亲戚间的称呼大全,希望能帮到大家。上九代和下九代想要搞清楚亲戚间的称呼,首先要知道辈分。中国人很讲究辈分,而辈分是所有亲戚关系的基础。辈分中最重要的就是上九代和下九代。上九代称谓:生下自己的人:父母父亲的父亲:祖父祖父的父亲:曾祖曾祖的父亲:高祖高祖的父亲:天祖天祖的父亲:烈祖烈祖的父亲:太祖太祖的父亲:远祖远祖的父亲: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上九代因人在母体中受孕怀胎,最先成型的就是鼻子,所以最早祖先就叫鼻祖。我们也把很多行业、门派的祖师爷称为“开山鼻祖”。下九代称谓:父母的儿子:子子的儿子:孙孙的儿子:曾孙曾孙...
新闻动态 | 2018-03-16 -
二月二龙抬头,你知道二月二的习俗和由来吗?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二月二成为民间节日始于伏羲。伏羲“重农桑,务耕田”,会在每年二月二这天亲自下田耕种。周代定礼制后沿袭了这一传统,在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从国君到大臣都会亲耕一亩三分地。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我国最古老的农历节日之一。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这是因为虫蛇、蚯蚓等动物被惊蛰的雷声惊醒后纷纷苏醒,结束冬眠,开始出来活动。夜观天象苍龙抬头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即“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向七个星宿为一组,并根据它们的形状划分为“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以此观测天象。东边的七个星宿组成一条“苍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从东方露头,在子夜时分,代表“龙爪”的星宿也出现在天际,形状就像“龙抬头”。而这段时间又恰逢生机勃勃的春天,就有了“春龙节”的说法。民间认为龙是祥瑞,操控风雨...
新闻动态 | 2018-03-12 -
《鹿鼎记》中的一桩大案揭秘金庸姓氏的由来和姓氏故事,你知道金庸姓什么吗?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提起金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六十多年来,金庸小说被无数次搬上荧幕,一遍遍地被翻拍。大多数人知道金庸与梁羽生、古龙、温瑞安并称武侠小说四大宗师,少数人知道他曾是报社主编,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也曾与网文作者一样被人催更,以为金庸就是他的名字。甚至有人把《隋唐英雄传》里那座金墉城当成他的老家。金庸本不姓金,而姓查(zha,第一声),名良镛。金庸是他的笔名。今天是他的诞辰。江南名门,书香世家在金庸的封山之作《鹿鼎记》开篇就是一桩大案——“明史案”,其中提到了一个叫查继佐的人。这个査继佐既是江南名士,也是抗清义士。他与金庸同属海宁查氏,曾率部在赭山(今海宁西南)击败清军,又参加过保卫钱塘江之战,跟随黄宗羲渡海驻守谭山。南明灭亡后,他把“查”姓写为“楂”(古代会给犯人改姓,在本来姓氏旁边加木字旁,意为枷锁,查继佐是以此来自比为罪人)姓,归乡讲学,编撰明史。康熙二年...
新闻动态 | 2018-03-10 -
传统清明节遇上网上祭拜的新风尚,会发生什么?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节日。自去年起,各地政府都在提倡网络祭拜,鼓励鲜花祭祀,网络祭拜,居家追思等文明祭祀方式。如今,越来越多殡葬服务机构成为了文明祭扫的实行者、绿色文明祭拜的先行者。族谱网-VR全景网络祭拜项目为陵园、公墓精心打造线上平台,实现功能的线上管理!值此网上祭拜政策大力推行之际,若您正苦寻此类解决方案,诚挚欢迎前来咨询洽谈合作!
新闻动态 | 2018-03-10 -
清明节如何祭拜?网上祭拜已成新趋势!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距离2021年清明节还有不到一个月。去年今时,全国多地相继发文暂停清明现场祭扫,转而推出“代祭代扫”和“网上祭拜”等多种方式满足市民丧葬和祭扫需求。今年,全国大多数省份民众工作生活都已正常运转。尽管总体情况良好,但风险防控意识、防控措施还是不能放松。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今年清明会跟去年一样完全不能去现场祭扫吗?当下,已有多地陆续对今年清明祭扫活动做出明确指示,参考当下情况和去年的经验,不扎堆、不聚集,不凑热闹,网上预约、控制流量、安全出行,仍是今年清明节祭扫活动的主流。管控,并不意味着不过清明节,更不等于反对清明祭扫。只不过是要在强调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用一种更加绿色文明的形式去进行,由线下的现场祭扫转为线上的网上祭拜。▲各地相继出台今年清明祭扫安排清明节旨在发自内心的缅怀逝去的亲人、先人。不管是现场祭扫,还是网上祭拜,都只是一种祭扫形式,关键是要能够起到纪念...
新闻动态 | 2018-03-09 -
25幅清明节常用对联,你还知道哪些清明节习俗和对联
清明节扫墓历史悠久。人们在祭扫先人的同时,还会书写对联。清明节的对联往往很有讲究,既要应景,又要能够寄托哀思之情。古往今来留下了众多描写清明节的好对联,其中有三副堪称绝妙:壹胸中留太古春,慈悲恻隐,奈何不慭遗,天苍苍,野茫茫,魂魄归来,回首当年卵翼恩,予小子茕茕在疚;眼底剩昆明劫,石烂棋枯,可能算仙去,草离离,雨丝丝,清明到了,只有一副沧海泪,吾长者冥冥鉴兹。这是作者在清明节时怀念父亲而写的对联。上联说的是作者对自己不能报答父爱的一种愧疚。下联则是作者在清明节时缅怀父亲生出的难过之情。贰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欲醉眠,楝花风,尔且慢到。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还佳。这个长对联是嘉定花神庙的对联。虽然是描写春天百花的场景,却截取了清明节时期的景色,让人觉得十分生动。叁冢上烧钱,灰逐微风成粉蝶;池边洗砚,墨随流水化乌龙。明代才子王...
新闻动态 |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