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过后的寒食节有哪些由来传说?你听说过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吗?
说起清明节,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扫墓与寒食。扫墓是为了祭拜先人,寒食则是在这一天只吃冷食,不吃热食,就是要禁烟火,不做饭。严格来说,寒食节跟清明节并不是同一个节日,也不在同一天,但因为只差了没几天,两个节日又都有“祭拜先人”的意思在,慢慢就混为一谈。关于寒食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就是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这个介子推到底是什么人?“割股奉君”跟寒食节又有什么关系呢?割股奉君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称他为介子。所以他的姓氏是介,名子推。春秋时,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只能逃离晋国。流亡期间,重耳历经坎坷。原来跟他一起出奔的臣子陆续离开,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他。其中一个正是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救重耳,就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所以“割股奉君”中...
新闻动态 | 2018-03-08 -
清明扫墓送什么花?献花前为什么要数一数?
清明是扫墓的时节,人们在前往陵园墓地祭拜先人时,往往都会手捧鲜花,缅怀先人。清明节祭拜时为什么要送花呢?送什么花?送什么颜色的花?送几朵?都是有讲究的。清明节扫墓献花,主要是为了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中国古人多以折柳和插桃花在墓前。当代受西方影响,多用菊花和素色的鲜花。清明节用的鲜花多扎制成花束形式。花的色彩要素淡,以白色为主,黄色为辅,点缀以紫色,如白色的百合花、白色的马蹄莲、白色或黄色的玫瑰都可以,白、黄交错,摆放在亲人墓前,寄托思念之情。当然,如果祭拜的对象生前有特别喜欢的花,也可以用来在扫墓时敬献。如果是古稀年长者仙逝,可适当增加红色,粉色鲜花的比例,这些温暖的颜色更能体现后辈绵绵的思念之情。祭拜的对象不同,选择鲜花的种类也有所不同。选择鲜花时,切莫看到别人买什么花就跟着买什么花。一旦选错种类和数量就会闹笑话。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象征▲黄、白菊花最普遍也是最适合扫墓使用的品种。菊花盛开...
新闻动态 | 2018-03-08 -
福原爱是姓“福原”还是姓“福”,日本有哪些姓氏是来自中国?
最近,福原爱婚内出轨引发热搜。福原爱是姓“福原”还是姓“福”呢?其实她不姓“福”而姓“福原”。福原这个姓氏是日本姓氏。日本很多姓氏都是由一至三个汉字所组成(类似于泉、佐藤、宇佐美等),少数也有四至五个汉字的(如长宗我部、勘解由小路等)。古代日本人没有姓,只有名。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统治阶级中间首先出现了氏和姓。氏是日本古代国家中的一种政治组织。每个氏都有自己的名称,叫做“氏名”。氏名是根据该氏族在朝廷中担任的职务或该氏族居住、管辖的地方命名的。例如,在朝廷中主管祭把的部门叫忌部,管理忌部的氏族便称为忌部氏,而出云氏、近江氏则是统治出云、近江地方的氏族。日本古代的“姓”是赐与氏的称号,以表示该氏的社会政治地位。姓有几十种,它类似爵位,是世袭的。各姓之间等级分明。日本虽然有十四万个姓氏,但有些姓氏却是来自中国,比如大家熟知的东野圭吾的“东野”、新垣结衣的“新垣”还有木
新闻动态 | 2018-03-05 -
祭拜的“祭”竟然也是姓?后人想要发财竟把姓氏改了
前两天的文章中,阿族给大家讲了中国人最不喜欢使用的20个姓氏,像丧姓、死姓、尸姓、鬼姓……小谱读起来就瘆得慌。中华姓氏博大精深,奇特有趣的姓氏可远不止这些。像宰父(这也太心狠手辣了)、骂姓(没错,骂也是姓氏)和之前我们讲过的第五。说到第五,阿族昨天跟我说他正在追一本名叫《新书》的小说。小说的男主就是东汉名臣第五伦。王莽、刘秀、阴丽华等人都有登场。今天更新的一章里,出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人名,叫祭遵。没错,姓祭,清明祭祖的祭。那么祭姓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因为祖先做过祭司才以职业为姓呢?祭姓源流▲图:祭字的演变祭作为姓氏时不念jì,而是念zhài。祭姓的来源很简单,就是源自中国最古老的姓氏——姬姓。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姬发把弟弟姬鲜分封到管国(今河南郑州管城),姬鲜就被后人称为管叔。姬发去世后,周成王年幼,由叔叔周公旦辅政。周公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不服,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和东夷发动叛乱。周公旦...
新闻动态 | 2018-03-05 -
孩子跟妈妈姓违法吗?为什么很多人接受不了?
牛年到,春天到,很多朋友家里都添了小宝宝。不少二胎爸妈都在商量这样一件事——孩子是不是可以跟妈妈姓?一般来说,如果是头胎,除非特殊情况,孩子都会跟爸爸姓。可如果是二胎,特别头胎是男孩的情况下,二胎跟谁姓就变得复杂起来。大部分人会说,孩子当然是跟爸爸姓啊,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就算要用妈妈的姓,那也是放在名字的第二个字。实际上,婚姻法的原文是“孩子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条法律最初写的是“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字会让人生出男女不平等的感觉,所以新版就把“也”去掉了,表明孩子跟谁姓在法理上是平等的。跟妈妈姓并不罕见尽管如此,根深蒂固的父姓观念还是会引来人们的揣测,这孩子为啥要跟妈妈姓?实际上,孩子跟妈妈姓并不罕见。第一种就是爸爸是入赘的上门女婿。赘婿不但孩子要跟妈妈姓,连自己都可能会被要求改跟岳家姓。第二种是父母离异,孩子归妈妈,改为跟妈妈姓。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
新闻动态 | 2018-03-04 -
清明节有奖主题征文:网上祭拜,爱与思念没有距离
2018年,民政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的行动方案》,要求加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殡葬管理服务的结合,创新殡葬服务管理新模式。网上祭拜随之兴起。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迁”到网络上,方便现代人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祭奠缅怀已故亲人。族谱网响应国家号召,重装推出全新网上祭扫平台——祭拜网(www.jibai.com),让大家实现足不出门也能祭奠行孝。
新闻动态 | 2018-03-03 -
中国人最不愿用的20个姓氏,有你的姓氏吗?(下)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内涵。和文字一样,每一个姓氏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含义,随着汉字的简化,很多姓氏的含义发生变化,变得不吉利和不受欢迎。今天阿族继续给大家讲中国人最不愿用的姓氏中的后十个。01丧姓丧姓和尸姓一样不被人待见。和尸姓一样,丧姓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丧”的初始意义跟“死人、丧事”并没有直接关系,“丧”源于“桑”。“喪”的甲骨文有“桑木”之形,据说跟远古时期的桑木崇拜有密切联系。那么“桑”又是怎么跟“丧”联系起来的?这可能跟当时的丧葬风俗有关。传说古代虞祭时的神位是用桑木制作的。虞祭也就是丧礼。丧礼就是安葬先人,召魂而归,神位安于祠堂,使家族“安宁”这样一个过程。这应该是古代从“桑”到“丧”的发展过程。▲甲骨文“丧”因此,“桑”、“丧”往往跟“安”、“宁”、“吉”等象征美好的字义联系起来。跟桑树并称的叫“梓”,梓即梓树,梓木质地较硬较密,古人多用它来制造棺木,比如天子诸侯的棺...
新闻动态 | 2018-03-03 -
族谱网关于2021年清明期间开展网上祭拜的倡议书
为倡导绿色文明的祭奠形式,深化殡葬移风易俗,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绿色、环保、安全祭祀的良好风尚
新闻动态 | 2018-03-03 -
【阿族说姓氏】藏族人的名字是怎么起的?为什么没有姓只有名?
阿族曾经闹过一个笑话。在见到一位藏族朋友时很有礼貌地问他:“您贵姓?”对方却很尴尬地回答不上来。事后阿族才知道,尽管藏族人一般都是四个字的名字,却跟汉族“姓+名”不同,他们是没有姓氏的。这是由藏族不同的风俗文化原因造成的。藏族人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简称藏区,古称吐蕃。几千年来,整个藏区社会都保留着众多母系氏族社会的印迹。譬如人的名字,就没有严格的姓名之分。比如吐蕃聂赤赞普的后代穆赤赞普、丁赤赞普、索赤赞普、美赤赞普、达赤赞普、塞赤赞普,他们都取母亲名字的一个字作自己名字的一部分。母亲的名字叫"朗·穆穆",儿子的名字便叫"穆赤";母亲名叫"索·汤汤",儿子名便叫"索赤";母亲名叫"达拉嘎姆",儿子名便称"达赤"。譬如松赞干布,松赞是名字,干布是尊号,意思是“深沉莫测”。而他的身份则是吐蕃第32代赞普。赞普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雄健的男子”,用来指代君长、国君。公元641年3月2日,大唐文成公主前...
新闻动态 | 2018-03-02 -
中国人最不愿用的20个姓氏,有你的姓氏吗?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内涵。和文字一样,每一个姓氏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含义,随着汉字的简化,很多姓氏的含义发生变化,变得不吉利和不受欢迎。今天阿族继续给大家讲讲中国人最不愿用的一些姓氏。01操姓在《千家姓》里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姓氏——“操”。我们现代人对“操”的理解很狭隘。大多数人听到这个姓就会不由自主地想歪。其实在古代,“操”是拿着的意思,和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引申义完全不同。操氏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源于官位,出自殷朝君主盘庚给大夫所封官职,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其二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后代,属于以职业技能名称为氏。据鄱阳《操氏宗谱》记载,操姓始祖为"天成公",其原型为梁闵帝萧渊明。萧渊明的后人为了避祸来到江西鄱阳并且改姓操,谎称是曹操后人(当时曹操还是正面形象)。这支操氏被称为操氏正宗,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操师乞就是其后代表人物。鄱阳操氏来源于此。因此,操姓并不是曹操后裔。02肥姓以现在...
新闻动态 | 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