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族说帝王】晋武帝司马炎有20多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最蠢的司马衷?
公元307年1月8日,晋惠帝司马衷在洛阳宫中突然暴毙,相传是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结束了无奈又悲剧的一生,时年48岁。司马衷出生于公元259年(曹魏甘露四年),9岁时被立为皇太子,13岁时娶了贾南风(贾充长女嫁给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31岁的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司马衷当上皇帝后对贾南风十分信任,任由她迫害皇太后杨芷(出身弘农杨氏,太尉杨骏之女)、在朝中排除异己、倒行逆施,加之朝政腐败、西北氐人叛乱,统一天下仅仅10年的西晋便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司马衷即位第二年,贾南风杀死汝南王、太宰司马亮,皇太后杨芷,引发宗室和朝臣不满,八王之乱自此拉开帷幕。而在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中,司马衷没有半点作为,任由贾南风、各地亲王、胡族武装祸乱天下,彻彻底底成了傀儡摆设。八王之乱结束后的第二年,早已被人无视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就被一杯鸩酒毒杀。十年后,西晋灭亡,中原北方陷入更加
新闻动态 | 2018-01-08 -
【阿族说帝王】晋武帝司马炎有20多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最蠢的司马衷?
公元307年1月8日,晋惠帝司马衷在洛阳宫中突然暴毙,相传是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结束了无奈又悲剧的一生,时年48岁。司马衷出生于公元259年(曹魏甘露四年),9岁时被立为皇太子,13岁时娶了贾南风(贾充长女嫁给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31岁的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司马衷当上皇帝后对贾南风十分信任,任由她迫害皇太后杨芷(出身弘农杨氏,太尉杨骏之女)、在朝中排除异己、倒行逆施,加之朝政腐败、西北氐人叛乱,统一天下仅仅10年的西晋便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司马衷即位第二年,贾南风杀死汝南王、太宰司马亮,皇太后杨芷,引发宗室和朝臣不满,八王之乱自此拉开帷幕。而在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中,司马衷没有半点作为,任由贾南风、各地亲王、胡族武装祸乱天下,彻彻底底成了傀儡摆设。八王之乱结束后的第二年,早已被人无视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就被一杯鸩酒毒杀。十年后,西晋灭亡,中原北方陷入更加
新闻动态 | 2018-01-08 -
中国最大的家族墓地,占地近3000亩坟包不计其数,每天游客过万!
孔林,本称至圣林,位于山东曲阜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孔子死后,其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最大的家族墓地,占地近3000亩坟包不计其数,每天游客过万!孔林是孔子及其后世子孙的家族墓地,现存3000余亩,墓葬10万余座,树木4万余株,新旧碑刻5000余座,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鲁相韩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到南北朝高齐时,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
新闻动态 | 2018-01-08 -
中国最大的家族墓地,占地近3000亩坟包不计其数,每天游客过万!
孔林,本称至圣林,位于山东曲阜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孔子死后,其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最大的家族墓地,占地近3000亩坟包不计其数,每天游客过万!孔林是孔子及其后世子孙的家族墓地,现存3000余亩,墓葬10万余座,树木4万余株,新旧碑刻5000余座,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鲁相韩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到南北朝高齐时,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
新闻动态 | 2018-01-08 -
【传奇】“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一生蹉跎谁人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桃花庵歌》明·唐寅公元1524年1月7日(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一代才子唐寅(唐伯虎)病逝,年54岁。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电影和电视剧,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唐寅,字伯虎,生于1470年(明成化六年),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人)。先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受封“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大多居住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唐寅也出生在这一带,有一妹一弟,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家中并没有八个“如花似玉”的表妹。少年天才,一朝成名1485年(成化二十一年),年仅16岁唐寅参加苏州府...
新闻动态 | 2018-01-07 -
中国历史上最牛七大家族,第三个家族曾出过两位韩国总统
中国历史上诞生过很多名门望族,有的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些大家族不仅具备极高的政治敏感度,对家风、家训和子孙后代的培养也很重视,故而能够代代相传,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比如下面这七大家族:孔门世家孔子,春秋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已成为影响人类进程的历史人物,中国十大文化名人之一,“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世界上都拥有极高的声誉。在孔子身后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孔子家族绵延不断,子孙已传至八十多代,形成谱系有序,辈分分明,有史可据的规模庞大的家族。孔氏家族这样清晰地记载了2488年的家族谱系。不仅国内其他家族望尘莫及,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首屈一指的。到今天,孔子后人已近400万,其中中国大陆约300万,其余则分布在港台、日本、韩国、北美及欧洲等地。孔氏一家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繁衍最久、记录最完整的一大家族。华阴杨氏华阴杨氏,也称弘农杨氏,号称中国第一大传奇家族,延续上千年之久,历史名人非常之
新闻动态 | 2018-01-06 -
【中华名臣谱】大明第一谋士之死,谁是罪魁祸首?
1374年1月6日,明朝《大明律》首次颁行天下。说到大明律,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刘伯温,大明律的主要编写者。刘伯温,名基,字伯温,1311年出生在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福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刘伯温年轻时中过元朝的进士,但并没有得到重用。为官期间,刘伯温目睹了元朝官场的黑暗,非但不能一展才华,还处处遭受排挤,愤而辞官归隐。此后他隐居青田,专心著述,写下了反映其政治主张的传世之作《郁离子》。受邀出山,辅弼天下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两次向隐居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初次相见,刘伯温向其提出“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不已,从此将其视为心腹和军师。出山后,刘伯温对朱元璋忠心耿耿,积极出...
新闻动态 | 2018-01-06 -
【小谱说堂号】出生诗书世家的冒险家徐霞客,他的家族传承到底是怎样的?
2020年12月26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冰川哥”的“西藏冒险王”王相兵在西藏探险时掉进冰川遇难。从2010年开始,十年时间,他走遍了云南、广西、西藏,登上过70多座冰川,拍摄过近三百座冰山。这是一个热爱冒险,也想把冰川奇景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英雄。五百多年前,也有一个“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的伟大探险家,他就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出生大族,拒绝仕途公元1587年1月5日(明万历十四年),徐霞客出生于江阴(今江苏江阴)一个富人家庭,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高祖徐经是江阴巨富,曾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是好朋友,但因为“会试舞弊案”两人双双被冤入狱,最终被取消终身考试资格。徐经坑了好友唐伯虎一辈子,一怒之下立下“徐家子弟自行决定要不要科举”的家训。到了徐霞客父亲徐有勉一辈,将先祖的家训执行的淋漓尽致,不仅拒绝入仕,还特别喜欢游山玩水
新闻动态 | 2018-01-05 -
【小谱说堂号】宗族祠堂与祠堂文化 (上)
宗族祠堂是汉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既是旧时宗族制度的产物,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也是汉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的延伸。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祠堂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时代在发展,宗族观念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价值。修缮祠堂不仅是对中国历史遗迹的补救,也是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祠堂简介祠堂起源于氏族社会逐步解体之后,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自成系统的血缘亲属集团与地缘组织统一而成的宗族组织,在居室外独立建造的祭祖、尊贤、求神的场所。汉代正式出现祠堂的名称。宗族通过祠堂尊祖...
新闻动态 | 2018-01-05 -
【小谱说堂号】中国十大名人祠堂,你去过几个?
一、湖南汨罗屈原祠湖南汨罗屈原祠始建于汉,原址无考。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将它移建至玉笥山上。今存建筑有正殿、信芳亭、屈子祠碑等。正殿为砖木结构,单层单檐,青砖砌墙,黄琉璃瓦覆顶,风格古朴秀雅,全殿三进,中、后两进间置一过亭,前后左右各设一天井,布局谨严宏敞。祠内有百年桂树多株,每逢中秋节,黄、白花盛开,馨香四溢,令人陶醉。二、淮安韩侯祀祠淮安韩侯祀祠位于江苏淮安市镇淮楼东约200多米处,是纪念汉初军事家韩信的祠。韩侯祠是淮安城著名的名胜古迹。韩侯祀祠始建年代不详,但唐代已有诗文记述韩侯祠,韩侯祠建有大殿、中殿、前殿,以及其他一些附设建筑。祠庙坐北朝南,东西宽约23米,南北长约130米。前为大门,门上挂“汉韩侯祠”匾额,中殿是穿堂,道中立一石刻碑记,后殿前檐有走廊,殿内设神台,帷幕佛龛,韩信坐像置于龛中,两山墙内嵌韩信事迹和明、清名人题词石刻。主殿后有一座3间两层楼房,楼前有株大银...
新闻动态 | 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