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哪几个姓氏出过的状元最多,你知道吗?
在古代,获得官位的方式就是科举考试,这个方法是从隋朝开始的,并且是在全国各地进行选拔工作,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官位,那么就必须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在考试里面获得进士科第一名的,就是状元。在我国历朝历代里,一共出现过500多位状元,他们的姓氏也是相对比较集中的,那么历史上哪几个姓氏出过的状元最多,你知道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历史上出过状元的姓氏大致是比较集中的,概括下来,大概是五个姓氏。其中陈姓,是排名第五,据统计,这个家族一共产生了24名状元。在唐代的时候,一共是产生了4位;五代十国的时候,产生了1位;再就是宋到辽到元,一共是产生了8位;明代到清代,一共是11位状元。在陈氏家族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陈亮了,他是当时比较有名的思想家,他写的作品也是广为流传的。排名第四的是刘姓,在历朝历代里,一共是产生了28名状元。在唐朝到金代的时候,状元郎非常多,这期间是产生了18个状元,再就...
姓氏文化 | 2022-02-10 -
具有百年历史的福建陈氏大宗祠,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陈氏大宗祠,坐落在贡川镇南郊巫峡村头,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平方米,临溪背山,风光秀丽,是一座明代宫殿式古建筑,也是省内外陈氏子孙寻根拜祖的胜地,每年二月初十和八月初十来自全省各地裔孙代表云集于此,举行祭祀活动,呈现出一派喜庆的气氛。陈氏大宗祠介绍陈氏大宗祠始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主持营建者是陈源湛同漳平陈九叙、泉州陈用宾等众族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光绪年间(1875~1908)曾重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建筑作生产队仓库保留下来。近十余年来应各地族人的要求,经过永安后裔的努力,该祠已大体修复原貌,并重建一座雄伟壮观的歇山式门楼,门口一对石狮形象惟妙惟肖,雕艺精妙。从门楼登阶后有一个600平方米的宽阔大坪,端庄的华表后又有一个300平方米的大坪,两侧有22间供远方裔孙住宿的耳房。主祠下厅有制造精美的隔扇、石板天井。正厅上悬挂着横竖匾额,金碧辉煌的三楹神...
姓氏文化 | 2022-02-10 -
广西姓氏众多,这些姓氏的由来你知道吗?
广西姓氏众多,你知道广西主要的姓氏有哪些吗?1、广西姓氏大多来自移民广西古为百越人居住之地,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已有楚人移人桂东北。“在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所灭之后...黄氏遗民被楚国强制驱逐出河南潢川故土南迁,经辗转入桂后,长期与广西土著蛮越杂居生活,逐渐地被他们影响而融合在一起....在西汉中期...横同家族便发展成为瓯骆的上层贵族,黄同本人也当上了瓯骆左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广西人口不足20万,姓氏不到百家。大批的中原人移入广西是从秦代开始的。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指岭南),为桂林、象郡、南海,以谪遣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中原大批移民迁来岭南,这些移民主要居住在桂东北及桂北灵渠周围和漓江上游,使原来的广西土著居民向桂中和桂西迁徙。大批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对当时广西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
姓氏文化 | 2022-02-09 -
湖北省十大姓氏有你的姓氏吗?它们的由来是什么?
李姓:李姓在湖北排名第一位,河南省鹿邑县是老子故里,也是李姓发源地。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姓氏文化 | 2022-02-09 -
湖南五大姓氏世家,你知道几个?
“三湘四水”、“洞庭湖南”,关于湖南省名称和简称“湘”的由来,都离不开洞庭湖。湖南,不仅有全国闻名的岳阳楼、衡山等风景区;也有着古越楼台,君山银针,湘西鱼粉特产;人文底蕴也同样丰厚,此地有独特的湘楚文化,原始社会时曾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说过了这些,湖南的五大姓氏世家,你都了解吗?“宗祠文化之都”,又在湖南省何处呢?湖南五大姓氏世家其实姓氏文化渊源深厚的几个典型地域间,排名靠前的姓氏重复很多,基本上就是顺序小有调换。01李首先是李氏了。据公安部官网发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李氏在全国人口排名第二,《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中指出,李氏在湖南人口排名第一。之前也给大家介绍过多次,李氏主要来源有二,一是源出嬴姓,舜的刑法官——大理,名为皋陶,后人以官名为氏。二是出自李树图腾,也与大理之官有联系,逃难中因吃了李子果腹报名,将姓改为李。翻看湖南李氏族谱,在元末及明朝年间,由江...
姓氏文化 | 2022-02-09 -
古代姓氏是如何繁衍发展的?姓和氏在古代又是如何变化的?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氏族都会有一个本氏族的专用名称,而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姓氏。中国上古的姓氏有姬、姜、姒、妫、姚、好等,皆从“女”字旁,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按照现今的观念,姓、氏已经是同一个意思,但在先秦时期,姓、氏却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的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这氏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两者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古人有所谓“三代之上,姓氏有别”之说,就是由此得出的结论。首先,在对始...
姓氏文化 | 2022-01-30 -
中国古代皇帝的名号有哪些? 你知道吗?
在我们的历史资料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位皇帝有好多个称号,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年号为贞观。那你知道什么是年号,什么是谥号吗?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年号、谥号和庙号这三者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即位,践阼为主,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天道,下合人意,而重新确定年号纪年,正是奉正朔的一种表示。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历代的皇帝所用的年号共有708个,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表示受命于天的,如应天,天兴、天授等;2、表示神圣祥瑞的,如万利、河清、大圣等;3、表示改朝换代的,如太始、开元、皇初等;4、歌颂文治武功的,如大德、上明、文治等;5、希图安宁平顺的,如安定、广顺、永宁等;6、祈求江山永固的,如长久、天寿、长乐等。其中,“...
姓氏文化 | 2022-01-29 -
姓、氏、名、字、号的由来与区别,你清楚吗?
我想大部分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个古人的时候,会发现他们称谓有很多,比如说李白,字太白;苏轼,号东坡居士,等等这些,每个人物都会表示一些人物姓名是什么及字什么,那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如今的我们没有“字”了呢?所以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姓、氏、名、字、号的由来与区别。古人与现在的我们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可能只有一个姓名,没有很多讲究,但是在古代,姓、氏、名、字、号都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分的,所以当你跟古人打招呼的时候,是不能随意称呼,一定要了解清楚,否则就会犯了忌讳的。所以下面一一来介绍。图源自网络一、姓姓是我们最熟悉的,现在我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并且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
姓氏文化 | 2022-01-29 -
最难起名字的姓氏有哪些?毒和死上榜!
中华姓氏有上万之多,有的姓氏非常常见,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像王姓。有的姓氏很少人知道,只在某些小村庄有,而且快要消失,像“毒”姓。而且,这些稀有的姓氏取名都很难。最近,一名姓鸡的先生向网友求助如何给孩子起名字。网友们也是脑洞大开,争相回帖,“鸡蛋”“鸡毛”“鸡肋”“鸡德肯”这些名字看得也是让人醉了....不过,在中国上万个姓氏中,鸡姓还不是最难起名字的。在中新闻社区论坛上,有网友发布了最难起名字的姓氏排行T0P25。排在第一位的是“爨(cuan四声)邯(han二声)汕寺武穆云籍鞲(gou一声)”这个姓,很多人连这个姓氏的读法都不知道。网友在上榜理由中写道“这个姓会让看到它的人都为之颤抖。”在“死”姓的上榜理由里,网友称“这个姓已经快接近不好起名字的除了前几位因为姓氏太奇葩难起名之外,一些比较常见的姓氏也上榜了。在这个榜单上,最难起名的第25位的就是目前中国第一大姓一李。李姓的上榜理由是:“因...
姓氏文化 | 2022-01-28 -
湖南有多少个姓氏?都来自于哪里,你知道吗?
湖南姓氏有多少个?据有关文章介绍,中国曾经使用过12000个姓氏,目前仍在使用的有3050个,常用姓氏不到200个。湖南境内使用过和正在使用的姓氏有多少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要有比较权威的数据,只能由政府统计部门公布。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来就没有公布过姓氏数。湖南尚未出版《氏族志》,氏族研究比较薄弱。姓氏数是一-个变数,不同历史阶段姓氏数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相近的年份,姓氏数也会不一样。人口在流动,在自然增长或自然消亡,姓氏数也随着人口的变化而变化。大姓人口流动,一般不会影响姓氏数的变化,象李、王、张、刘、杨等姓,人口再流动,也绝不会从一个省消失。但小姓、希姓就不同了。有些小姓、希姓的人口数极少,有的就几个人,甚至一个人。一旦流出省外,或者自然死亡,这样的姓氏就没有了。有些湖南没有的姓,又会不断进入湖南。如1990年统计,全省有51个民族,其中40个民族是近现代...
姓氏文化 | 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