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祠堂祖庙是一个家族来祭祀祖先先贤的活动场所,祠堂的名称最早是出现在汉代,通俗泛意上理解也会称为支祠、家祠、祖祠、宗祠等。在不少时候祠堂也用作办理家族子孙婚、寿、喜、丧等事务的场所,通常在宗族中有需要商议家族大事的时候也常会在祠堂举行。可以说,宗族的祠堂承载记录着一个家族辉煌和传统历史,同时这也是汉名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与标志,也是中国华夏文明的一种衍生。 作为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伦理中,家族观念可以说是相当重视,如果细分祠堂也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南宋杰出理学家朱熹作《家礼》,始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在古代时做过皇帝和封过侯的姓氏才能称为家庙,其他的通常称为宗祠。从现代留存下来的祠堂来看,全国各地的祠堂建筑都各有风格特点,也留存不少古代建筑,具有不少参考价值。

祭祖如何正确树立人生价值
4回答·565关注
    1,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 2,先祖为使后代更好地生活,做了毕生的努力。 3,吃水不忘挖井人。对先人怀有崇高的敬意和思念,是人类的本能,人之常情。 4,不可忘祖,不可忘记过去,才能够激励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我们在短暂的一生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清明节祭祖
1回答·808关注
清明节与阴历三月三有何冲突!其中又有什么故事或者传说!
    清明节与阴历三月三没有冲突!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三月三是按照农历(
祭祖时把自己和亲人与墓碑合影了,会怎么样
2回答·388关注
    你好,现在年轻人太脑抽了吧,太搞笑了吧。上坟都要拍照给大家看看。小心你祖宗晚上找你谈谈。
祭祖如何获利、
1回答·422关注
除去祭祖装备不算、是祭祖两个500次、还是祭祖一个一千次、来的突飞和宝石多呢?
    祭祖一百次可以有150突飞左右,加成祭祖成就的100突飞,就有250突飞左右,不考虑红装,建议每次祭祖来了200次即可,可以领成就奖励260突飞加500黄,另外加200次祭祖出的300多个突飞,这应该算是最优惠的了
清明节路边祭祖有哪些
2回答·447关注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顺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国人或者说在华人眼里,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 2、 清明节扫墓有民族之分吗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因此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也有些民族会在其他日子里进行类似活动。 3、 清明节可以在家拜祖先吗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 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纸钱祭祀。郑博士提醒朋友们这一条很重要。
祭祖团圆发言稿怎么写?
2回答·492关注
    范例: 今天是XXX节,来自各地的XX氏族人,怀着自豪与崇敬的心情,云集于XX祖墓遗址,共同参加祭祖活动,显示了我们XX家族尊祖敬宗的深情与诚心。我们祭祖的目的是传承正能量,继承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为XX家族的复兴,凝聚力量!为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为XX氏后裔的我,能主持今天的祭祖仪式,感到无尚的荣光!托先祖荫福,请允许我向参加本次祭祖大会的各位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现在我宣布:XX宗族祭祖大会现在开始! 1、清理先祖墓遗址(栽柏树、清扫等) 2、奏乐、鸣炮。 3、拂尘上香,向先祖敬香祭拜。 4、全体肃立,向我先祖三鞠躬(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5、宣读祭祖祭文 6、向族人汇报续修家谱情况 7、族人代表讲话 (1)、村干部讲话 (2)、子长县后裔代表讲话(内容:寻根问祖)
中国传统的祭祖聚族的节日有哪些?
4回答·2024关注
06江苏公务员的考题。。不定项 备选项有 A 春节 B 清明 C 中秋 D 重阳
    楼上错了,重阳不祭祖,是兄弟插茱萸登高。 中秋也不是祭祖日,而是和家团员赏月品月饼。 前两个都是。 另外,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送寒衣日也是祭祖日。
清明祭祖的文化意义?
4回答·689关注
概括性强点。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因此有专家、人大代表呼吁将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
祭祖的花篮怎样写对联
1回答·407关注
    革命烈士清明祭词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时,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今天我们众多学子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追忆先烈们的音容笑貌,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告慰先烈们的在天之灵。抗日硝烟激荡民族之魂,烽火卢沟桥唤醒东方睡狮。狼烟滚滚,炮火横飞,枪林弹雨,先烈们驰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拯救了四万万炎黄子孙--这是何等的伟大。青山有幸埋忠骨,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敢于同敌人肉搏,又是怎样的信仰让他们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我分明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为了我们共同的民族,为了我们伟大的事业。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他们当与青山同在,他们当与大地永存。他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数的烈士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安定的生活,换来了我们每个人来之不易的机遇。烈士之恩岂能用滴水来形容,就像是小草永远也报答不了太阳的光辉。是的,他们从没要求我们的回报
为什么要祭祖
3回答·841关注
为什么要祭祖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还有的地方还叩拜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之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