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联合国官方语言中有汉语吗?
1回答·1631关注
联合国会员国有不同的观点且通常使用不同的语言。联合国共有六种正式语文,分别是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六种语文的精确口译和笔译,包括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对联合国工作至关重要,因为这样才能确保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问题得到清晰、简洁的沟通。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共有6种: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什么名字?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
1回答·1942关注
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 [3] ),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东方红一号,发射时间是1970年4月24日。
古人用什么当闹钟?
1回答·1596关注
对古人来说,早起的闹钟就是鸡鸣。
    漏壶,也叫漏刻,是古代利用滴水、沙多少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漏壶早在夏商时期便已出现,以壶盛水,在壶身刻有刻度,利用水均衡滴漏的原理,观察漏壶上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徐光启的诞辰是几月几日?
1回答·1176关注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月24日出生
国家天文台建成时间是什么时候?
1回答·1508关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成立于2001年4月,系由中国科学院天文领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包括总部及4个直属单位,总部设在北京,直属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成立于2001年4月,系由中国科学院天文领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
尚小云有哪些代表作?
1回答·1854关注
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原名尚德泉,字绮霞,出生于河北省南宫县,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著名京剧演员、编剧。尚小云师从孙怡云、陆金桂、张芷荃等。[5]他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合称“京剧四大名旦”。
    尚小云的代表剧目有:《楚汉争》、《墨黛》、《长坂坡》、《汉明妃》、《梁红玉》、《朱砂痣》、《昭君出塞》、《乾坤福寿镜》、《五花洞》、《娟娟》、《詹淑娟》、《别窑》、《兰蕙奇冤》、《绿衣女侠》、《千里驹》、《五龙祚》、《红绡》、《祭塔》、《卓文君》、《黎素娘》、《取金陵》、《秦良玉》、《龙女牧羊》、《宇宙锋》、《林四娘》、《谢小娥》、《金山寺》、《摩登伽女》。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1回答·1750关注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著名主张。1842年《海国图志》问世,作者魏源在该书《原叙》中指出著书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一一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淄博的古称是什么?
1回答·5805关注
淄博古称为淄州。淄博地区孕育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
    淄博古称淄州,隋开皇年间置淄州;淄博名号基本与民国初期因淄川、博山两地煤矿开发而得名。
卢沟桥的位置在哪里?建成时间是什么时候?
1回答·1260关注
卢沟桥(Lugou Bridge),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金大定二十九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1961年卢沟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卢沟桥正式退役;1991年卢沟桥实现封闭管理。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是几月几日?
1回答·1115关注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是每年的4月25日,每年的这一天,既是广大儿童的节日,也是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者的节日。 通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市民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也使每个儿童家长了解并深深体会到“计划免疫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
    计划免疫宣传日就是“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每年的这一天,既是广大儿童的节日,也是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者的节日。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月25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其近期目标是实现国家“七五”计划提出的1990年争取“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
我国航天器是什么时候登上火星的?
1回答·1455关注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到火星。
    中国航天报2021-05-1508:45据新华社消息,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2023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什么?
1回答·1898关注
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其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中国航天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1回答·1564关注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将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
    4月24日
蚁后的寿命是多久?
1回答·2577关注
蚂蚁蚁后寿命可长达20年。但一只离群的蚂蚁只能活几天。白蚁蚁后寿命也很长,一般能活15—30年,有的甚至能活六七十年。
    发育完全的雌性生殖蚁,具有膜翅目昆虫的胸部构造及2对翅;其2对翅在婚飞后脱去。有时将蚁后泛称雌蚁。一般的蚂蚁都是雌性的,但它们不负责生育,只有蚁后生育。一个蚁巢中也培养一批雄蚁和雌蚁,它们不工作,只是进食生长,都有翅膀,到成熟后一起飞出蚁巢交配,交配后雄蚁很快死亡,雌蚁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作巢,吃掉自己的翅膀,成为蚁后,产卵发展一个新的蚁巢。蚁后是上一代的蚁后生的蚁后在没长大之前和其他的工蚁是一样的蚁后吃的和其他工蚁不一样所以长得就不一样啦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一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年,甚至50多年.
上海的徐汇区取名是否跟徐光启有关系?
1回答·1661关注
徐汇区,别名徐汇,隶属上海市,徐汇区位于市区西南部,北纬31°12′,东经120°26′。东以陕西南路、日晖港与黄浦区毗连,东南隔黄浦江与浦东地区相望,南以淀浦河、西以虹梅路与上海县为邻,北以长乐路、淮海西路与静安、长宁两区接壤。截至2021年,区内下辖12个街道1个镇、306个居委会,占地面积54.93平方公里。
    有关系。徐家汇源于明末著名爱国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生于此,死后也葬于此。徐光启的后裔们在此繁衍,初名徐家库,因肇家浜和李枞泾二水汇合,故取名徐家汇,徐汇区就是由徐家汇而来
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哪一个?
1回答·3364关注
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占地面积7.24公顷,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目前共分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和古籍馆,馆藏书籍达到3119万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在世界国家图书馆中位居第三位。
    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87年新馆落成,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图书馆分为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古籍馆,总馆南区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馆藏文献3768.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1000TB,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图书馆共设有阅览室25个、阅览座位5000余个,在编员工1529人,设有33个机构部门。
火星与地球的距离
1回答·2254关注
火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是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是4亿公里,因此人类想要最快、最节省燃料地登陆火星,就必须计算好什么时候能在最近点着陆,选择好着陆时间点是整个活动的首要目标。
    地球到火星的距离是0.55~4亿千米。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1988年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曾经达到约5880万公里,而在2018年两者之间的距离将达到5760万公里。但在2003年的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约5576万公里,是6万年来最近的一次。在从公元1600年到2400年这800年间,火星与地球的近距离只能排在第三位。根据推算,到2366年9月2日,两者之间的距离将为约5571万公里。而到2287年8月28日,将更为接近,距离为约5569万公里。
明思宗是庙号还是谥号?
1回答·3079关注
明思宗是庙号,明毅宗、明思宗均是崇祯皇帝的庙号。区别是多用明思宗称呼崇祯皇帝。 庙号是开国皇帝对得姓始祖或者始封之君的追封。谥号是对去世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
    庙号通常是开国皇帝对血源始祖、得姓始祖或者始封之君的追封。谥号是对去世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所以明思宗是庙号。
朱由检是明朝第几位皇帝?
1回答·2081关注
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字德约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在位17年,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张华是哪个朝代的人?
1回答·1405关注
张华是魏晋时期的人物,其是西晋的文学家、政治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 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又雅爱书籍,精于目录学,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还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今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