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隋朝的历代皇帝都有哪些?
1回答·1811关注
隋朝是我国历史中的一个历史朝代,在隋朝之前的朝代有南北朝,在隋朝之后有唐朝,而隋朝虽然朝代时间不长享国只有三十七年,但确实一个很有特点的朝代,在隋朝时期的历代皇帝主要是有“杨坚、杨广、杜柯、杨侑、杨侗”大致如下。
    其实隋朝这边比较正式的皇帝应该主要还是开国皇帝杨坚和第二位皇帝杨广
国际民防日是几月几日?
0回答·773关注
国际民防日是在每年的3月1日,我国第一次开展民防日宣传活动是在2009年,其主题是“关注民防、平安生活”,主要内容是宣传防空防灾和公共安全知识,增强民众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
雨水节气的下一个是什么节气?
1回答·810关注
雨水节气的下一个是惊蛰节气。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甲,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农历雨水之后的下一个节气是惊蛰,据说惊蛰前后会打雷哦,很多在睡觉的小动物都会苏醒过来
蔡元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0回答·638关注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是素食主义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 。祖籍浙江诸暨。
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祭文散文全文
0回答·1096关注
《祭浮梁大兄文》是白居易写的一篇古代散文,也是白居易抒发失去兄长白幼文的哀痛,颂扬了兄长品德情操的祭文,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为华州下邽人,祖籍同州韩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在唐代时期于浮梁县为官,而白居易也常称呼他为浮梁大兄,而白氏兄弟几人的父亲去世较早,而白居易是在大哥的培养和帮助下长大的,也因此白居易对大哥一直充满着深深的情意和敬重,正所谓长兄若父,在下面是白居易写的《祭浮梁大兄文》全文。
蔡元培有哪些贡献?
1回答·946关注
1912年1月19日,民国元年,蔡元培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并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大学和中学校令,他强调要把中学和大学建造成健全国民的学校。
    我记得蔡元培在以前是北京大学校长,是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贡献上大多是和教育以及学术等有关
白居易五排诗《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全文
1回答·1794关注
白居易写《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这篇古诗的时候背景是为了为其子女写过生日的庆诗表达了他的心情,古诗全文如下:
    从白居易的文字流露来看,对生男孩还是女孩已经是相当看透了
2023年是第几届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其主题是什么?
0回答·365关注
有人知道是第几届吗?求回答~
四川甘孜有哪些特产?
2回答·1684关注
四川甘孜的特色有稻城(亚丁)藏香猪、雪域俄色茶、丹巴香猪腿、乡城藏鸡、巴塘南区辣椒、九龙花椒、泸定红樱桃、得荣树椒、乡城松茸、道孚大葱。
    四川甘孜的特产有很多的,其中就有辣椒、藏香猪、芫根、茶、樱桃、藏鸡蛋等等,其中较为有名的为“康定芫根、炉霍雪域俄色茶、泸定红樱桃、乡城藏鸡乡城藏鸡蛋、巴塘南区辣椒、稻城藏香猪、得荣树椒、丹巴香猪腿、九龙花椒、霍尔古藏茶”。
京剧最基本的两种声腔是什么?
2回答·559关注
京剧最基本的两种声腔是“西皮”和“二黄”。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音律,“西皮”主要表现明快亮丽,“二黄”主要表现低沉悲婉。“西皮”是眼起板落,即敲鼓开唱,打板收音,“二黄”则是板起板落。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此外京剧还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
弘农杨氏的始祖是哪位?
1回答·1608关注
弘农杨氏,是以弘农郡(陕西省华阴县)为郡望的杨姓士族,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杨敞玄孙杨震官居东汉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为太尉,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
    弘农杨氏的祭祖始祖是汉代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弘农杨氏的历代名人有很多,其中就有西汉开国功臣杨喜、西汉丞相杨敞、西汉末东汉初隐士经学家杨宝、东汉太尉杨震、东汉末年文学家杨修、西晋太傅杨骏、西晋武帝司马炎皇后杨芷、东晋龙骧将军杨佺期,等,隋代时期的开国皇帝杨坚就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
全国爱耳日起源于什么时候?
2回答·1237关注
爱耳日一般指全国爱耳日,每年的三月三日为全国爱耳日。
    由于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耳鸣的发生,加强耳病防治,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隋朝建立到灭亡有多少年时间?
1回答·1649关注
请问隋代这个历史上的朝代在历史中存在了几年的样子啊?
    隋朝从建立到实际灭亡大致是37年时间,隋朝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时代,在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在后来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在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而进行了统一,节俗了从西晋末年以来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而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治世局面,在当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时政治稳固、文化繁荣。在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营建东都,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然后一些举措过度消耗了国力从而引起了隋末民变,在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江都兵变前后杀死了隋炀帝,而在公元619年王世充废黜杨侗逼杨侗禅位隋朝彻底灭亡,后来,唐并之崛起。
文成公主是谁的女儿?
1回答·3602关注
史书中没有记载文成公主的祖籍、出生地、名字、父母,而记载她为宗(室)女。根据相关记载,文成公主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她是李唐远支宗室贵女,其父亲是江夏郡王李道宗,而李道宗是李渊的堂侄,所以文成公主虽不是圣上之女,但也是皇室血脉。其实在和亲之前,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文成公主”的。
    文成公主是唐代时期的宗室女,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据说祖籍山东济宁市任城,但是她的父亲在史书上一直找不到非常确切的出处,多猜测为唐朝宗室将领江夏郡王的李道宗,而李道宗为陇西成纪人,是为唐太祖李虎曾孙,北周梁州刺史李璋之孙,东平王(追封)李韶之子
白居易的诗有哪些?最有名的那几首
0回答·711关注
白居易是唐代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留有后世的诗作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古诗主要有“《忆江南》、《池上》、《钱塘湖春行》、《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采莲曲》、《长相思》、《望月有感》”等这几首最为有名的古诗词,而白居易除了诗词之后还有不少其他的文学作品。 白居易的古诗题材很广,且形式多样,语句通俗易懂,在代表作中尤其如《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广为世人所熟知,也有着有“诗魔”和“诗王”的称号,他出生于公元772年2月28日的河南新郑,号香山居士,而和刘禹锡并称“刘白”。在唐代十七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在公元846年9月8日在洛阳逝世,葬于龙门香山,在后世有《白氏长庆集》流传于世。在家族世系上白居易的祖父为白湟,父亲为白季庚,同辈中还有长兄白幼文、三弟白行简,而从白居易的后代子女来看,我们从一些古代文献可以大概知道他有两女一男三个亲生子女。
国际海豹日是几月几日?
0回答·816关注
国际海豹日是由拯救海豹基金会定于每年的3月1日,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海豹这种珍稀动物。而在美国,国际海豹日是每年的3月22日。加拿大的“国际反对商业猎取海豹行动日”设定在每年的3月15日。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是几月几日?
0回答·544关注
2013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第六十八届会议决定宣布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提高人们对世界野生动植物的认识。1973年3月3日正是通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日子。该公约在确保物种生存免受国际贸易威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国爱耳日历年主题都是什么?
1回答·1109关注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15年3月3日,是第十六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主题为 “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平时您注意爱耳保护。2023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全国爱耳日的历年主题都不一样,其中节日的大方向主题都是和减少耳聋发生,提高人口健康素质有很大关系,历年的主题有2000年3月3日第一次“全国爱耳日”主题: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2001年3月3日第二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减少耳聋发生实施早期干预2002年3月3日第三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2003年3月3日第四次“全国爱耳日”主题: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2004年3月3日第五次“全国爱耳日”主题:防聋走进社区2005年3月3日第六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2006年3月3日第七次“全国爱耳日”主题: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2007年3月3日第八次“全国爱耳日”主题:珍爱听力,快乐成长2008年3月3日第九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奥运精彩—我听到2009年3月3日第十次“全国爱耳日”主题:正确使用助听器2010年3月3日第十一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人工耳蜗——重建听力的希望2011年3月3日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2012年3月3日第十三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减少噪声,保护听力”2013年3月3日第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2014年3月3日第十五次“全国爱耳日”主题:“爱耳护耳,健康听力”2015年3月3日第十六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安全用耳,保护听力”2016年3月3日第十七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关注儿童听力健康”2017年3月3日第十八次“全国爱耳日”主题:“防聋治聋,精准服务”2018年3月3日第十九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2019年3月3日第二十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2020年3月3日第二十一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保护听力,终身受益”2021年3月3日第二十二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人人享有听力健康”2022年3月3日第二十三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2023年3月3日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九九是从什么几月几日开始?到几月几日结束?
2回答·1296关注
九九是中国古代民间用来表示冬至后或夏至后八十一天日期的总称,冬至后的八十一天为“冬九九”,称夏至后的八十一天为“夏九九”。此称沿传仍很流行。并且民间一般指的是冬九九。每九天为一个九,按次称为头九,二九,三九,直至“九九”,即所谓“数九寒天”,是为气候上的冬季。
    九九是从数九的一九的时候开始的,从寒冬开始,然后到第二年的开春结束
今年惊蛰是几月几日,会打雷吗?
1回答·1471关注
农历中惊蛰是在每年的公历3月5日-3月6日这两天交节,也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今年的惊蛰是3月6日这一天,在当天农历中是二月十五的乙卯月 癸亥日。 至于惊蛰当天会不会打雷是很多地方朋友都会问到的问题,这个主要看地区而异,打雷是一种天气现象,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也不一样,但是3月初前后往往随着春天的到来冷暖气流活动频繁,打雷的情况和冬天相比概率肯定会更加高一些了。
    今年惊蛰是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