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西
耶西的本从11世纪起,耶西的本就被描绘在宗教灯饰、抄本、壁画、木雕、石雕包括墓碑、彩色玻璃窗、地面砖和刺绣。这些作品,通常将耶西描绘成靠在一棵树上,树枝上是基督的祖先和先知们,而基督位于顶端。最早的带插图的抄本并不都是描绘耶西或基督。但不是所有插图都包括同样数目的人物。耶西的名字在希伯来圣经中提到,特别是在以赛亚书11章1-3节:基督徒将这一段看作是关于耶稣的预言,他们认为耶稣就是弥赛亚。耶西的儿子根据圣经记载,耶西共有8个儿子。长子以利押身材高大,外貌出众,但是不具备以色列国王的内心。“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其次的亚比拿达、沙玛都未被选中,只有最年幼的大卫受膏成为以色列在扫罗之后的第二位国王。撒母耳记上16章12节描述他“是大能的勇士,又是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地理学参见耶西的本参考文献^撒母耳记上16章1节^以赛亚书11章1-3节^撒母...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莱夫扎茹
早年莱夫扎茹是一位马普切酋长的儿子。他被认为在1534年生于特雷瓜科。在1546年,他被一些西班牙人殖民地开拓者俘虏。他成为了堂·佩德罗·德·巴尔迪维亚的私人仆人。堂·佩德罗·德·巴尔迪维亚是征服智利的一名西班牙征服者,并且他当时是智利的总督。莱夫扎茹通过观察,学到了西班牙军队的军事方法与技能。他也目睹了西班牙人对被俘的马普切战士实施的残暴行为。根据智利小说家伊莎贝尔·阿莲德在她的历史小说《我的灵魂伊内丝》中所述,莱夫扎茹这个男孩故意让西班牙人俘虏了他,以了解他们的秘密,并且直到他觉得他已经了解够了,他才开始着手逃走。不过,他逃了两次,分别在1550年和1552年。在1553年(满19岁那年),马普切人聚在一起决定如何回应西班牙人的入侵。这场会议最终决定开战。战争领袖考波利坎选择了莱夫扎茹为副战争领袖,这是因为他曾是西班牙骑兵中的一名侍从,因此他知道如何击败骑马的征服者们。莱夫扎茹为马普切...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经幡
经幡又叫“经旗”“嘛呢旗”,藏语为“塔俏”,是藏传佛教徒祈祷用的五派。用白布或彩纸制成长条状小旗,上写六字真言及其他经文,扎制成串,以竿揭诸屋顶或竖立于山头及‘嘛呢堆’上,以供祈祷。因经幡也是在五色组合的旗布上印上经文图符,和风马旗十分相似,都通常以经文为主,图案也常用风马的图形布局,经幡边上也往往印有风马图案并经常与风马旗混同插挂,导致人们容易将经幡与“风马旗”混淆。故也有人常把经幡叫做风马旗。经常在山口上看到的用红、黄、绿、蓝、白五色布制成的叫风马旗。风马旗上面印有身驮三宝的骏马、陀罗尼咒语、六字真言、佛教经文和各种佛像图文。风马藏语称为“隆达”,隆为风,达为马。而在一些藏族房屋顶上插着的就是五彩的经幡,象征运气、气数。经幡有立柱式和悬挂式两种,大昭寺广场上的经幡柱就是最常见的立柱式经幡。经幡和风马旗布用的五色颇有来历:白色代表天上的白云,也有说是代表人纯洁的心灵,黄色代表大地,红色代...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特别周
出赛前母亲CampaignGirl在特别周出生后五天逝世,由农耕马养大。在未出赛前在日高大洋牧场不愿意与其他马一起,经常独自游玩。但对人却不反抗,对人非常亲切的马匹。竞赛生涯2岁及3岁1997年11月29日在阪神竞马场一场新马赛出赛,结果以大热胜出。第二战是一场条件赛,但因为出马数目众多,随时未能抽中,在准备不足下只能跑第二。终于在第三战如月赏中赢得第一场分级赛。接续在弥生赏击败了有优良血统的帝皇光辉及出道两战未败的星云天空,成为了三冠大赛的主角。在三冠大赛第一关皋月赏中,被捧成大热门,但是排在大外档18档,结果只得季军。接着出战东京优骏,在直路上反应良好,马匹应鞭加速,结果以5个马位大胜。而鞍上人武丰及练马师白井寿昭则首次赢得此项比赛。经过夏天的休养后,出战神户新闻杯,以马颈之差击败帝皇光辉,接着出战菊花赏,特别周与星云天空展开激烈冲刺,结果仅得亚军,这场比赛冠军马打破了当时3000米赛...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过程首先细胞膜处于静止膜电位,大概在-50到-70mV。动作电位可分为四个相位:极化:细胞膜由静止膜电位到达阈电位,刺激可以使细胞膜电位改变,开启电闸型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大量进入细胞。去极化:膜电位陡峭上升至正值水平,钠离子大量进入细胞。这个峰电位中去极化部分被称为“升支”,而正的电位值则被称为“超射”。再极化:朝静息电位方向的下降过程。过极化:再极化在下降过程中,电位会短时间下降到低于静息电位水平,然后再上升达到静息电位,这种静息电位的增大(绝对值)被称为超极化(而下降部分被称为负后电位,上升部分则是正后电位)。动作电位持续约1-2ms(神经元),但也可达几百毫秒(心脏)。动作电位后是不应期,这又分为0.5ms的绝对不应期和3.5ms的相对不应期。前者无论刺激多频繁多强都不能引起动作电位,而后者则要更强的刺激(阈电位提高了)才能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成因关于静息电位的形成,请...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渤海国
民族传统观点认为包括粟末靺鞨在内的诸靺鞨部落构成了靺鞨族人民的主体,建国者大祚荣出自仍然留守故地的粟末靺鞨,联合原伯咄、安车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建立渤海国,而粟末靺鞨与高句丽人所占比例皆不大。东亚诸多史籍中,关于渤海国民族成分,多记载渤海国的主要民族为靺鞨族人。中国《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传》记载:“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中国《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记载:“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日本《类聚国史》卷一九三记载:“又传奉在唐学问僧永忠所附书:‘渤海国者高丽之故地也,天命开别天皇七年高丽王高氏为唐所灭也,后以天之真宗丰祖父天皇二年大祚荣始建渤海国,和铜六年受唐册立,其国延袤二千里,无州县官驿,处处有村里,皆靺鞨部落。其百姓者,靺鞨多,土人少,皆以土人为村长,大村曰都督,次曰刺史,其下百姓皆曰首领,土地极寒,不宜水田,俗颇知书。’”中国史学家金毓黻在其历史...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光明会
词语意义“光明会”的拉丁语字面意思就是“受过特别启示的人”。发展历史起源其组织源头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的一些诺斯底教派(包括发源自巴比伦的摩尼教Manichaeism的影响),如:14世纪产生于拜占庭帝国的“赫西卡派”(Hêsukhia);15世纪西班牙加尔默罗会和方济各会修士中的“阿隆白郎陶斯派”(Alumbrodos)。在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中,许多当时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艺术家等都是光明会的成员,随着光明会的实力日渐壮大,罗马教廷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他们不会容忍这样一个旨在宣扬科学、反对教会的组织继续存在。因此,罗马教廷开展了一场“肃清运动”,用残忍的杀戮和威慑手段迫使光明会从此销声匿迹。巴伐利亚王国因戈尔施塔特大学(UniversityofIngolstadt)的实践哲学教授亚当·维索兹(英语:AdamWeishaupt)宣传启蒙主义的人类伦理的完成可能说(Perfekt...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施瓦本公国
历史起源施瓦本地区,或者是阿勒曼尼亚地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96年,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克洛维一世打败了在施瓦本地区的阿勒曼尼人,将当地纳入法兰克人的统治之下。法兰克人于当地委任公爵统治,而这些公爵并不附属法兰克国王。7世纪时施瓦本地区的部落改信基督教,在奥格斯堡与康斯坦茨均设立采邑主教,而8世纪时则于赖兴瑙岛和圣加仑建立了修道院。基本上当地的阿勒曼尼人并不受法兰克人所管束,但于730年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开始削弱阿勒曼尼人的自主权,查理的儿子矮子丕平废黜了所有部落公爵,改为委派王权伯爵统治当地。公国的领土被分成多个行政区或伯国,这个地区的划分一直持续至中世纪。公国地区主要被莱茵河、康斯坦茨湖、莱希河和法兰克尼亚公国所包围。其中莱希河分隔开阿勒曼尼亚与巴伐利亚公国,但这并未造成两地之间民族上或地理上的差异,反而两地部落之间有很好的联系。神圣罗马帝国内的施瓦本圈十世纪初,正当东法兰克王国...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乔治·华盛顿
简介乔治·华盛顿(George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美国独立战争时的殖民地军总司令(1775年—1783年)、美国首任总统(1789年—1797年),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同时也是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早年生涯华盛顿,1732年2月22日出生于威斯特摩兰县的一个大农场。华盛顿家族名称出自距离英格兰东北不远的泰恩-威尔县的华盛顿村(Washington)。1500年,华盛顿家族迁移到北安普敦县。华盛顿的祖先有些名望,曾有个祖先被称为“绅士”。后来亨利八世赐给这个家族以土地,其成员担任过各种不同的官职。但是随着英格兰清教徒革命,家庭财产败落,华盛顿的曾祖父约翰·华盛顿于1657年移民至维吉尼亚。在今北安普敦县苏尔格雷夫的祖屋作为华盛顿纪念馆保留至今。华盛顿的父母是奥古斯汀·华盛顿(...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松赞干布
生平出生和即位松赞干布原名赤松赞,是囊日论赞和王妃卓萨妥噶(འབྲི་བཟའ་ཐོན་དཀར།)的儿子。出生在墨竹工卡亚伦哲堆园(ཡར་བསྣོན་བྟོཏ་ཚལ་)的降巴明久林(དྱམས་པ་མི་འགྱུར་གླིང་,今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乡甲玛赤康)。汉文典籍《旧唐书》、《新唐书》记载,松赞干布性格慷慨而且骁武有英略。其父囊日论赞在担任赞普时,曾征服森波、藏蕃、尼雅尼达布等国,为吐蕃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但629年囊日论赞却被叛臣毒杀,象雄(羊同)、唐旄部的苏毗(女国)、尼雅尼达布、工布、娘布等部纷纷起兵叛乱。13岁的松赞干布继承赞普之位,在大臣娘·芒布杰尚囊(མྱང་མང་པོ་རེང་ཞང་སྣང་།)的辅佐下,发兵镇压了这些叛乱,并将叛乱元凶灭族,巩固了吐蕃的政权。对外扩张,威震高原松赞干布在位期间,为了更好地统治被征服的地区,将吐蕃的政治中心从琼结的琼瓦达孜迁到了拉萨河流域的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