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谱说】判断旧谱真伪的这七个方法,你知道几个?
我们都知道,老谱是我们编修族谱的重要资料来源,但老谱里的资料是真是假,里面的资料能不能直接编排进新谱里,还需要我们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经考证、比较和多方论证后才能定夺。如何判定旧谱的价值,提取里面真实有用的信息呢?1、首先详读旧谱的序文谱序详细概括了整本族谱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更是对整个世系脉络的梳理和总结。读懂了谱序,才能真正了解族谱的格式还有体例是否标准、规范。2、考证识别旧谱的真假在修订族谱的时候,一般都会标注编修时间和编修作者,我们可以根据这两项内容详细考察谱序中所列出的内容。根据时间详查资料,作者简介是否属实,所编内容是否符合时代等。3、世系表是否符合谱序一般在谱序里都会详细介绍世系源流、迁徙路径以及祖辈几代等族谱的核心内容,在看完谱序后,我们可以看看世系表里的世代关系,是否与谱序中叙述的一致,世系中的核心人物简介是否属实详尽。如果谱序中没有列出世系主要人物,世系表中的祖辈介绍...
新闻动态 | 2017-11-24 -
【阿族说帝王】大都幼年继位,在位时间也很短,你知道这是哪一朝代的皇帝吗?
上篇文章,带大家介绍了西汉历代皇帝,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东汉的历代皇帝。东汉又叫后汉,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东汉自光武中兴到汉献帝被废,历十四帝,凡196年而亡,其中未满16岁即位的皇帝竟多达9人,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并且自和帝之下,皇帝均为幼年即位,这成为除外戚专权、宦官干政外,东汉政治的又一大怪胎。184年爆发了黄巾之乱,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公元190年,又逢“董卓之乱”,皇帝大权旁落……一、光武帝刘秀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在位32年。原名刘绣,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军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25年刘秀称帝。因病逝,终年63岁,葬于原陵。二、明帝刘庄明帝刘庄(28—75年),在位18年。初名刘阳,刘秀的第四子。明帝时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佛寺。因病逝,终年48岁,葬于显节陵。三、章帝刘炟章帝刘炟(56年—88年),在...
新闻动态 | 2017-11-24 -
【修谱说】族谱中最核心的这部分内容怎么编?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族谱中的要素很多,谱序、源流、凡例、恩荣画像、谱名等,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你知道吗?那就是世系,世系本是一个书面语言,在一些族谱中也叫“齿录”。在族谱中,世系指的是人口资料。编修族谱,重点就是为了记录每一位族人的基本情况。那么世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以青山彭氏锡宽支谱为例“二世祖濙公长子字宗孟,湘阴县志作宗茂,行文一,唐员外郎,葬长沙陷司马坑浮田莲花穴,酉山卯向,石墓。配张氏,葬天华山,艮山坤向,石墓。子五:子高(本宗)、子达、子敖、子禄、子悬……子敖,字南山,行志三。配舒氏,合葬黑水塘。……”“二世祖濙公长子”表示宗孟是祖濙公第一个儿子,说明“身之所处”宗孟是他的谱名。下面简述他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他的字(实际上就是日常大家称呼他的名字)、生卒时间、葬所志向,关于生卒时间的纪年方法,有庙号、公元、干支,老谱中只有庙号和干支,我们现在一定要加上公元,三种纪年方法可以一-并使用,以便相互对...
新闻动态 | 2017-11-23 -
【阿族说帝王】强盛一朝,功莫大于秦皇汉武,你这到这个皇帝是谁吗?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儒家思想也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了中国专制社会的正统思想,下面阿族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汉历代皇帝,一起来看看吧!西汉: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西汉上承秦朝,享国210年,与东汉统称为汉朝。经过汉初文景之治,西汉在汉武帝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域,奠定汉武盛世局面。自汉元帝后,西汉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废西汉末帝,西汉灭亡。西汉皇帝列表一、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二、汉惠帝刘盈汉高祖刘邦与吕氏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在位7年)。三、汉少帝刘恭西汉第三位皇帝(在位4年),汉惠帝刘盈庶长子。四、汉后少帝刘弘
新闻动态 | 2017-11-23 -
【阿族说帝王】快速统一却又急速消亡,这么短命的王朝你知道吗?
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推行汉化,为后来唐宋汉文化大发展奠定基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短命的王朝之一,这是一个苦难而又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皇朝。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大隋之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当时社会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此时的中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有隋文帝开创的“开皇之治”。一、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4年。父杨忠,是北周的随国公,杨坚袭位后,迫静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于是改为“隋”。杨坚称帝后,...
新闻动态 | 2017-11-20 -
【修谱说】编修族谱,具体“编”什么?怎么“编”?
编修族谱,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编辑,编辑谱序,编辑世系表,编辑世系源流……族谱里的各种细枝末节的内容,都需要编辑来做,所以,修谱之前,首先要选定一批有一定文字功底和相应专业知识的人组成编辑团队。编辑团队在编修之前,需要先制定一个详细完整的编修计划,按照计划再一步步执行。1、详读旧谱旧谱是我们收集资料的一个重要来源,里面包含的历史源流和支派世系可以直接摘录到新谱上。2、绘制世系图将旧谱上所记载的人员按辈份画出来,一辈一辈用线连起来。这项工作比较繁杂,但也很重要。有了详细的世系图,我们才能清晰了解旧谱上的人员身份和辈份关系,也方便普查旧谱上的人员。(世系图类似下面)3、普查普查就是将上一次修谱还在世的族人、上次修谱后到本次修谱时出生的族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普查内容包括谱名、已故之人生卒年月、职业、所属支脉等,详细的参考下表。注意:在旧谱中的已故族人和未入旧谱的初生族人因分开登记。4、整理普查资料...
新闻动态 | 2017-11-20 -
【修谱说】修谱实录,老一辈人是如何一步一步修谱的?
编修族谱,是族内的一件大事,通常由老一辈组织安排,族内人实施执行。那编修一本完整的族谱,具体需要怎么做呢?首先,做好充足的修谱准备未雨绸缪才能运筹帷幄,凡事做之前都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更不要说关乎整个家族的修谱大事了。修谱组织及经费、相关家族资料书籍及文稿、入谱人员登记表,这些都需要提前准备好!1、成立修谱委员会负责人一定要是全族内有声名威望的人,最好由族人选举。接着由各支脉各选出几个热心、有一定担当的宗族成员组成修谱委员会。2、筹集修谱资金采取自愿原则,虽然修谱是承上启下的家族大事,但也应尊重每一个族人的意愿,族内人丁自愿捐款,也可向社会筹集。其次,收集修谱资料一部完整的族谱,通常需要谱名、祖先像赞、目录、修谱名目、谱序、凡例、恩荣录、谱论、姓氏源流、字辈排行、家法、世系、传记、风俗礼仪、祠堂、坟茔、族产、契约、艺文、领谱字号等内容。确定好族谱需要添加的体例要素,再一步步收集相应的资料。...
新闻动态 | 2017-11-19 -
【修谱说】编修族谱必不可少的几大步骤,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历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的族谱,在我国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族谱又称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但在历经寒门子弟为做官伪造家谱、皇帝篡改重修族谱、世族新贵和有识之士私修族谱、文革十年遗失损毁族谱后,族谱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都有待考证,所以重修、修订族谱成了我们这代人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但编修一部族谱,无疑是一项大工程,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无法预估,所以,要修谱必须经过系统详尽的前期准备。那编修族谱的系统流程是什么呢?要完成一部族谱的编修,一般要经过资料收集、发凡起例(拟定编写体例)、内容编辑、印刷出版等流程,具体来说:首先,成立编谱委员会(谱局)组建以家族中有文名或职务最高的退休官员或族长为...
新闻动态 | 2017-11-18 -
【修谱说】编修族谱,真的只是老一辈寻根问祖的吗?
历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的族谱,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有人企望从族谱中寻根问祖,有人借助族谱教化后人,有人以族谱为媒介联结血脉亲情……发展到现在,族谱所承载的意义到底有哪些?人们为什么坚持修谱呢?一、问祖寻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我们问了几千年,追寻了几千年,但能回答我们的只有族谱,“谱谍身之本也。”有了谱,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祖辈是谁。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这都是族谱存在的意义。二、留本存根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若一死,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修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你如果真的断了代,把你的祖辈、...
新闻动态 | 2017-11-18 -
【阿族说帝王】民间文学故事《狸猫换太子》,竟然是源于这位皇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今天阿族,就先带大家来了解下北宋。北宋王朝(公元960年-1127年),始于宋太祖赵匡胤,终于宋钦宗赵恒,共9帝。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又在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王朝。北宋皇帝列表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湖南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
新闻动态 |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