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合适
1回答·1161关注
一般清明节时候用的花以菊花为宜,在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也是君子的象征,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白色的菊花吧
林徽因与梁思成是什么关系?
1回答·620关注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他们是夫妻关系吧,
烟杪是什么意思?
1回答·1378关注
唐代张九龄《入庐山仰望瀑布水》诗:“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唐代郑谷《曲江》诗:“楼台在烟杪,鸥鹭下沙中。” 明代杨慎《早秋野眺寄所迟客》诗:“烟杪散灵籁,空漪聚渌文。”烟杪在这些诗里是指高入云际的树梢。
    高入云际的树梢
张仲景有哪些医学上的成就?
2回答·685关注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著有《伤寒杂病论》
清明节文明祭扫应该注意什么?
1回答·1054关注
马上还有一周不到的时间就要清明节了,清明节也是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祭奠逝者、祭扫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的一个重要日子,是四大民间祭祖日之一,在祭祖的民俗活动中也是一个体现传统美德的重要节日,以往每到清明等祭祀时节,烧纸焚香祭奠之风盛行,人们多在大街小巷、路口、野外墓地甚至山林使用纸制冥品,往往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这种不卫生、存在安全隐患的祭扫方式,往往会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于时代的进步不符,在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提升和文明祭扫风尚的倡导下,大家慢慢开始避免在祭扫过程中使用明火,在祭扫过程中会更多提倡绿色、低碳、环保,营造良好祭扫环境。
    注意文明
《本草纲目》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1回答·1094关注
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大致沿袭宋以前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诸风等一百十三种病证为纲,分列主治药物,或于病证下再分若干证,类列药物用法,复设草部、菜部、果木等为小纲,并详其主治,编次有序,便于临证参考。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总目原称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经实核为一千八百九十七种。各论均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分类,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每部之前均有简要论述。
    《本草纲目》共收录了中药1892种,共52卷。卷一至四是全书的附录,收入序言、凡例、目录、附图、引用书目、资料及一些医药基础理论等等。卷五以后是全书的主体部分,李时珍把所有药物分为16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
赵顼的顼怎么读?
1回答·760关注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
    xu,阴平
就要到清明祭祖时了,想问为什么为何南方宗祠比北方多?
1回答·1020关注
想问一下,为什么从姓氏宗祠来看,似乎南方的宗祠数量相对比北方来的多?
    相对而言是这样,通常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或和古代时期的战争有着一定的联系,而祭祖文化南北一直都有,中华文化起源的角度来说,在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人口众多,孕育出悠久的华夏文明,其中就包括祭祀文化。在古代,北方人口众多,所以宗祠的数量也不会少,从现在看来,南方保留的宗祠数量通常多于北方
古代传统祭祀文化是怎么样的
0回答·974关注
祭祀,作为一种信仰活动,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其实本质上起初是对于大自然的一种崇拜和信俗,在很多地区,可以看到在寺、庙、祠、观都会有举行各类祭祀活动。在古代的中国,祭祀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其中以自然崇拜为主,自然崇拜又称图腾崇拜,当时的先民生活在生产工具十分匮乏的生活环境之下,他们羡慕天空上自由飞翔的鸟,于是就有了以鸟为图腾的自然崇拜,他们惧怕水的力量,羡慕鱼可以在水中自由穿梭,于是就有了以鱼为部落标志的自然崇拜。有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就有了祭祀的产生,为了祈求上天保佑,先民们开始有了一系列的祭祀的活动。
国际医生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1回答·1138关注
国际医生节是每年的3月30日。 在1842年3月30日这一天,美国Georgia麻醉医生Crawford Long 为一位摘除颈部肿块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第一例乙醚全麻。而他的妻子为了纪念这一成功,以3月30日作为庆祝日,延续使用下来。各国为了表示对医生的感恩,逐步得到了推广。
    3月30日
张小泉剪刀的创始人张小泉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
1回答·2602关注
张小泉是明代崇祯年间徽州黟县人,所以是明朝人,在当时他和儿子张近高来杭州大井巷生产祖传剪刀,在当时他们生产的剪刀用到了浙江龙泉的好钢材为原料来进行打造,制作工艺又极具匠心,打出来的剪刀很锋利也非常耐用,和其他的剪刀不一样,在当时可以说已经有一定的名气。
    张小泉是明崇祯年间徽州黟县人,是张小泉剪刀创始人
愚人节是几月几日?起源于哪个国家?
3回答·1097关注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时间为4月1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该节在十八世纪流传到英国,后来又被英国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并随着英国的殖民运动和移民活动被带到了美洲大陆,于是成为了欧美流行的节日。
    愚人节的起源由来其实是和古代的历法更替有关系
朱骏声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1回答·1153关注
朱骏声是清朝时期的文字学家 朱骏声 ,字丰芑,号允倩,晚年又号石隐,江苏苏州人。朱骏声十三岁受读《说文解字》,十五岁师从钱大昕,他博学无书不读,娴习经史,擅长诗赋词章,著作甚多,有《说文通训定声》和《传经堂文集》等作品。有一子,名朱孔彰。
    朱骏声(1788年3月30日——1858年11月21日),字丰芑,号允倩,晚年又号石隐,江苏苏州人,清中后期文字学家。
古代汉字与祭祀文化的联系
1回答·1180关注
《说文解字》:“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这就是说,“祭”就是手里拿着肉祭祀神灵的意思。“祭”字的甲骨文字形作,左边像肉(即楷书“祭”字左上角的部件),右边像手(即楷书“祭”字右上角的部件),下面的点像血滴,点的多少不一,表示刚刚宰杀的牺牲,还在滴血,就拿来祭祀。“血”字甲骨文字形作,正像祭祀时将血盛在器皿中的样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者茹毛饮血,用血报神。”
    古汉字最早是象形文字,以图画的形式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现出来。古代祭祀活动这一事件也会有相应的图画表达,这些记录祭祀的图画后来就发展成了成熟的文字。
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是哪一天?
1回答·1550关注
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是每年的3月30日,从2015年起,由国际双相障碍学会和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发起,将梵高的生日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自2015年起,世界双相障碍协会和国际双相情感障碍基金会联合发起,将每年的3月30日设立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今年的3月30日是第9个双相情感障碍日。170年前的今天,画家梵高出生,他或许是有史以来最为人所知晓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之一,这也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定在这一天的原因。
祭祀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0回答·897关注
从我国祭祀文化的开始到现代祭祀文化活动的演进过程中,祭祀场所也从最初简单的搭建建筑,到后来修建的专门祭祀建筑场所,诸如祭坛、太庙、神庙等都是人类历史文明中对于祭祀文化的最好体现。
林徽因有哪些诗?
2回答·1767关注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从古籍中来看历史中的祭祀文化
0回答·1077关注
《礼记》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祖宗祭祀,这是早期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形式。在中国,史书称三代之时即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祖宗祭祀制度。《礼记·祭法》载:“有虞氏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谛黄帝而郊鲧,祖题项而宗禹;股人谛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股商“周祭”,对祖先轮流祭祀(见《殷墟卜辞综述》第385页)。周朝祭祖,定有严格的家庙制度: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庙,庶人无庙,祭于寝(《礼记·王制》)。秦汉以后,祖宗祭祀传统为整个社会所保留。正统儒学重伦理,倡孝道,祖宗祭祀活动因而获得官学在理论上的支持。
国际儿童图书日是几月几日?
1回答·822关注
国际儿童图书日这一天是每年的4月2日,这是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在1967年设立的,这一天也是大文豪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诞生日,设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在成立到现在50年左右的时间里基本每年大多都会有一个主题,在中国每年的4月2日也是“中国儿童阅读日”旨在共同架起儿童与图书的桥梁。
    每年的4月2日
愚人节是什么意思?来历是怎么样的?
2回答·1101关注
请问愚人节,这一天是怎么来的是和古代西方历法有关吗??愚人节这个节日是有什么意思?
    愚人节的意思就是一个西方的民俗节日,和古代时期西方的历法改革有关系,据说这个节日起源于法国,和当时的历法格里历也就是公历纪年法纪年调整有关,在节日的起源上除了法国格里历的说法外还有印度诠俚节说,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