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在对对联上花了多少心思?才女出了上联,3位才子争相对下联!
要问现代人最爱玩什么游戏,那当然狼人杀,密室逃脱等等,古代没有如今这么多有趣游戏,古时的人闲来无事,就会召集三五好友,泡一壶茶,谈天说地,有些人还格外喜欢对对子。要说这对对子也是门学问,想要对出让人拍手叫绝的对联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曾经宋朝就有一位才女,她长到要出嫁的年龄了,父亲托媒人为她找了三位家世好的才子,让她挨个挑选。这位才女也是个有主意的,她不问这些才子都有多少钱财,也不问他们的官职,只给他们出了一个上联,让他们对下联,谁对的最好,她就嫁给谁。只见上联是这么写的:洞中泉水流不尽!看似很简单,可如果掉以轻心,随便对出下联,可就贻笑大方了。只见第一位才子给出的下联是“屋上炊烟滚滚来!”乍看之下也是对仗工整,可是总感觉意境落了下乘,用词略显粗俗,不够雅致,这位才女也没有看中。第二位才子吸取了前一位的教训,他对的下联是“高山松柏常年翠!”这一句就比上一句文雅多了。泉水对松柏也很合适,不过才女...
历史文化 | 2022-06-14 -
高考数学作弊考生成绩无效,古代科举作弊会受到什么惩罚?
高考数学考试结束不久,网上就开始流传一些截图,而截图显示,一个人在晒出多张关于数学试题的图片,而后发现该图就是今年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的内容,因此有关部门表示该学生数学成绩无效,同时该考生将无法再参加后续高考考试,如今高考考试作弊被取消考试资格,那么古代科举作弊会受到什么惩罚?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为了人才选拔,而科举考试针对的不仅仅是贵族子弟,还有一些寒门学子,这也让科举考试成为寒门子弟步入官场的唯一机会,有考试,那肯定就有作弊和替考现象了,毕竟古代科举考试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有些人也会利用旁门左道,那么古人有哪些作弊手段呢?而朝廷又有哪些反作弊的手段呢?古代科举考试中,古人为了作弊,那手段也是五花八门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夹带,这种手段考证最早出现在唐代,在唐代科举考试就有考生夹带经文进入考场,甚至还对于夹...
历史文化 | 2022-06-14 -
陆游和唐琬的千年虐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历史文化 | 2022-06-13 -
白娘子与许仙相遇的断桥,是何人修建的呢?
白娘子与许仙的浪漫爱情故事性比大家都听说过,他们于断桥上相遇,一见钟情,随后结为夫妻,为杭州西湖断桥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那么有人知道断桥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相传很久以前,断桥还不叫断桥,而是名为段家桥。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脚下一直绵延到此处,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和河岸相连,如果想去孤山,就只能经过这座小桥。经过日晒雨淋,行人的不断踩踏,小木桥逐渐破败,非常不方便。有一对姓段的老夫妇就住在西湖边上,从他们的茅草屋里就可以看到这座摇摇欲坠的小木桥。这对夫妻心地善良,手脚也勤快,丈夫在西湖捕鱼为生,妻子平时就在桥边摆个摊,卖点酒水,不过自家酿的酒味道不怎么样,生意惨淡,只能勉强维生。这一天,太阳即将落山,丈夫打鱼归来,妻子也正打算收摊,这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了他们的茅草屋前,只见他衣着破烂,自称远道而来,身无分文,祈求这对老夫妇收留一晚。段家夫妇见他可怜,对他非常热情,不仅收留了他,还将今天刚...
历史文化 | 2022-06-09 -
古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猪肉的?古人喜欢吃猪肉吗?
猪肉在各肉类需求中占据主要地位,无论是炒菜还是做馅料都常有猪肉的存在。今年猪肉的价格持续增长,到现在已经呈现出七连增的趋势,让人直呼吃不起。我国古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猪肉的?古人也像我们现在这样喜爱猪肉吗?小谱在此为你解答。
历史文化 | 2022-06-09 -
咸粽子销量是甜粽子4倍,粽子最早的记载是哪个朝代?
吃粽子,已经成为了古代流传下来的端午习俗,而粽子有很多种口味,比如蛋黄粽,鲜肉粽,豆沙粽子,另外还有各种新口味的粽子,据统计新口味的粽子超过了130种,而根据销售量,发现咸粽子更受大家的欢迎,咸粽子的销量是甜粽子的4倍。而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书法很多,不过最广为流传的是祭奠屈原一说,其中吃粽子就是百姓为了祭奠屈原开始的,那么粽子最早的记载是哪个朝代?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关于端午吃粽子最早的记载是在1600年前,在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中就写道:“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其中的“角黍”就是如今粽子最早的名称,另外到了200年后的南朝,南朝文学家吴钧就在《续齐偕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粽子被说成了是为了祭奠屈原而所形成的一种习俗。其实粽子并非是为了祭奠屈原之死,而它的起源说法有比较多,其中最令人信服的大概...
历史文化 | 2022-06-08 -
夏季硕果累累,古人对桃子是什么态度呢?
现在桃子有很多种类,比如毛桃、油桃、黄桃,各有各的口感。六月,是桃子的丰收季节,它们或软或脆,或甜或酸都深得人们的喜爱。那古代是什么时候有的桃子呢?古人对桃子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文化 | 2022-06-06 -
浅谈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端午节的民俗文化
又是一年端午佳节,每年端午节的日期就是在农历上的五月初五,在历年阳历上的端午节日期都不一样,作为我国四大传统民俗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彰显着端午相关的节日民俗氛围。据相关的文献记载端午的节日由来是和古代的天象以及对龙图腾的祭祀演变而来,而粽子则是最早以前祭祀供奉用的贡品,其中,端午祭龙礼俗又和古代先民的原始信仰、祭拜文化紧密相连,据《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其实上古时代的人们早就对天象有了不少观察和了解。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从过年时候开始依序数,分别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而端午是第三个,这些日子相信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浓厚的民俗氛围,而端午节则和其他几个大的民俗节日一样充满着深厚的人文意蕴,也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每年,一提到端午,想必人们联想...
历史文化 | 2022-06-03 -
杨梅季来临,古人对杨梅有着怎样的偏爱呢?
杨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水果,除日本有少量栽种之外,其他国家很少栽培。杨梅在古代跟荔枝、葡萄同属于果中珍品。跟着小谱来看看古代文人墨客对杨梅的偏爱吧。
历史文化 | 2022-06-02 -
古代上学容易吗?他们一般上学要花多少钱?
自古以来,我们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培养的,而在隋唐以后,能够进入仕途的唯一方法就是科举考试了,科举考试又是汇聚了全国的学生,然后逐个筛选,最终能够进入榜单的人,才能够成功进入仕途。由此可见当时的科举考试是非常激烈的,想要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那肯定是要非常努力的。既然想要参加考试,自学成才毕竟占少数,要学习就要上学,那么古代上学容易吗?他们一般上学要花多少钱?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在古代,学校一般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官学,一类是私学。其中官学就是指朝廷和地方官级官方直接创办的学校。中央级别的官学,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太学和国子监,地方的官学又称之为乡学。而早在夏朝的时候,“校”这个词就已经出现了,就是指以教为主的学校,另外《周礼》中还提到其他关于学校的名称,例如庠、序、校、塾。官学在西周时就已经蓬勃发展了,而官学本身既是学校,也是政府机构,所以教师都是由官员兼任的,一般西周...
历史文化 |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