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起源中,源于地名的姓氏有多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像张各庄、刘庄、李家村、白集、辛集、王家屯、赵店、闵家乡、王圩镇等以姓氏命名的地方。这些地区的名字是来源于当地居民的姓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我国这么多姓氏中,源于地名的姓氏又有多少?具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德惠县有2030个农村居民点,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978个,几乎占总数的一半。吉林省梨村县有农村居民点2177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1221个,占总数的56%。吉林省镇赉县是蒙古族和汉族聚居的县份,有农村居民点486个,除去蒙古语地名199个以外,以姓氏命名的汉语地名有68个,占24%。辽宁省金县有农村居民点1068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470个,占总数的4%。山东省费县有农村居民点1643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506个,占总数的31%。湖北省鄂城县有农村居民点3062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2113个,占总数的69%。浙江省谆安县有农村居民点2158个,其中以...
姓氏文化 | 2018-05-18 -
万姓之祖的黄帝姓什么?他的姓氏起源是什么?
我国大约有一万多个姓氏,大多姓氏都是从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妊演变衍生而来。而上古八大古姓的先祖就是黄帝和轩辕帝。那么最为最古老的黄帝,他又姓什么?他的姓氏起源是什么样的?黄帝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和有蟜氏的儿子,复姓公孙,因为出生在姬水,又改姓姬。因有土德之瑞,被称为黄帝;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因一生的作为,又被人们尊为华夏始祖,人文初祖。传说有一天晚上,黄帝的母亲有蟜氏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4个月后,于公元前2697农历三月初三在姬水生下一个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当时神农氏炎帝力衰,群雄混战,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
姓氏文化 | 2018-05-14 -
快要消失的四个生僻姓氏,第一个太难写!
我国目前存于姓氏词典的姓氏大约有一万多个,包括1035哥单姓和431个复姓。其中就有很多快要消失的生僻姓氏,今天阿族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四个即将消失的生僻姓氏。第一:爨爨在周朝是王室成员制作膳食的灶官,掌管厨房的炊火的一个官职,在官吏爨官的后代就用了先祖的官职作为姓氏,后来王室内乱,爨姓的后人大多数都是在厨房做事,一些后宫妃子为了权夺,就收买他们。东窗事发之后,他们自然也受到了牵连,后来爨姓的后人,为了避免战乱,就改了姓,这个姓氏也是由于太过于生僻,导致后代都难以沿用下来,虽然很少见,但爨姓依旧还是保留了下来。我国开始办理身份证时,就因为这个爨姓闹出了一些乱子,当时山东的一个偏远的村庄,大约有100多个人都姓爨,当时他们去办理身份证的时候,工作人员却不能把他们的姓氏输入到电脑当中。后来有些族人不得已就把姓氏改了。第二:饕餮饕餮姓,中国复姓,源于萧姓,出自梁武帝第八子萧纪。萧纪因与七兄萧绎争夺帝...
姓氏文化 | 2018-05-12 -
河南原来是中国大多数姓氏的发源地,这些明星都来自河南!
姓表家族,氏别分支,自古以来,中国一直都非常重视“姓氏”,对同姓之人有着一种莫名的亲密感。不光如此,人们平日里遇到姓氏相同的两个人,都会说上这样一句:呦~咱俩八百年前还是一家。不过,“八百年前是一家”的还不只是同姓,按照姓氏的迁徙往上推一推,不管你现在身处南方还是北方、港澳台还是东南亚,大家的祖上可能都是河南人。没想到吧,这些明星都来自河南。岳云鹏,本名岳龙刚,1985年出生于河南濮阳一个贫穷的家庭。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岳云鹏14岁的时候就开始辍学打工了。岳云鹏好在后来遇见了郭德纲,拜入郭德纲门下学习相声,经过几年的练习之后让岳云鹏有了登台机会。之后凭借《五环之歌》以及搞笑幽默的相声吸引了很多观众们的喜欢。经过几年的发展积累之后,现在的岳云鹏脱颖而出成为了德云社的一哥,可以说逆袭之路非常的励志了。他的“岳”姓在河南还有一段故事。“岳”姓秦汉以前主要是在山东金乡繁衍,不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反而...
姓氏文化 | 2018-05-07 -
最容易读错的60个姓氏,你能读对几个?
中国数千个姓氏,其中有不少姓氏多音字、生僻字,一不小心就念错了。为了不让大家再喊错别人的名字,阿族特地整理了一份最容易念错的姓氏清单,看看你能不能都念对。01容易念错的姓氏1、贲,读【ben】,作为姓氏时念“奔”贲姓出自春秋鲁国县贲父,属以祖字为姓。贲父的后代取贲字,音“奔”为姓,世代相传,遂成贲氏。还有一个传说,贲姓出自苗氏,春秋时期大夫苗贲父之后,以贲为氏,成为贲姓的另外一支,这里的贲字也念“奔”。春秋秦国时期,有贵族姓贲,据说是秦非子之后有一个叫贲父的,其子孙就取贲字为姓。遂成贲氏,这里的贲字念“肥”。2、郗,读【xī】,但古时也有读chī的郗,念“吃”或“西”,郗姓出自姬姓,是的后裔,属以邑名为姓氏。黄帝的后代苏忿生,周武王的时候官至司寇,主要负责诉讼事宜,做事公正公平。他的庶子受封于郗邑(今河南泌阳),他的后人就以封邑为姓,称郗姓。所以姓郗的最早发源地就是泌阳,后来一部分族人迁徙...
姓氏文化 | 2018-05-06 -
扬州有个波斯村:生活着百余名波斯后裔都姓“佴”
扬州东南方向约40多公里的地方,有个名字“古怪”的神秘村庄波斯村(当地人习惯称为波斯庄)。这个中国唯一以波斯古国(今伊朗)命名的村庄,隶属于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村里生活着数十户波斯商人的后裔,他们的姓很独特:佴(音同“耐”,当地人读“尼”)。本周,扬子晚报记者对神秘的波斯村进行了走访。探访姓氏、村容独特河塘挖出伊朗风条石波斯村是个小镇的格局。村里有邮局、银行、超市及各式店铺。村中心十字路口向南,就是波斯亭,“波斯庄”三个绿色大字很醒目。记者在街巷和村民家中寻觅,希望能看到鼻梁高挺的波斯后裔,但多数人“特征”并不明显。当地群众说,佴姓人是老百姓比较认可的波斯后裔。波斯村党总支书记刘进介绍,波斯村原名榉树阁,早在唐代,扬州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相传,有一位波斯商人在这里与一郭姓女子成婚。不久,兵匪向扬州方向抢掠。波斯商人带领民众与匪兵进行殊死斗争,不幸被匪兵杀害。...
姓氏文化 | 2018-04-27 -
经常被误读的古代人的名字,你知道“岑参”和“长卿”怎么读吗?
汉字中有很多多音字,比如“数”字,便有四个读音。“数”字作名词数目、数量讲时,念shù;作动词计算、查点讲时,念shǔ;作副词多次、屡次讲时,念shuò。此外,“数”字还有一个比较生僻的读音,那就是作形容词细密、繁密讲时,念cù。《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一句“数(cù)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就是说,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大的池沼里去捕鱼,那么,鱼鳖便会吃不完。古代人的名、字中也经常会出现多音字,今人如果不知道具体意思,往往会误读。岑参(cān)不读岑参(shēn)岑参(cān)是李唐著名诗人,多脍炙人口之作,今人多读其名为shēn,乃误读。究其原因,是不知其名之所由的缘故。岑参出身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名为岑文本,在太宗朝做官做到宰相。其伯祖名为岑长倩,其伯父名为岑羲,分别在高宗、睿宗朝做官做到宰相。家中的长辈对岑参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也能够做高官,参与到中央的最高决策层中,即“参(cān)...
姓氏文化 | 2018-04-25 -
为了躲避官府追查而制造出的姓,太罕见连结婚证都不能办!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后,出现了很多稀有罕见的姓氏。今天我们要说个这个姓氏,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它就是蔄(màn)姓。蔄(màn)姓就是一个人口非常稀少的姓氏,大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蔄氏后裔在山东文登嶅山村约有800人,而在河北滦平碾子沟村约有260人,黑龙江七台河市七台河煤矿约有100多人,加上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人,总计在3000多人左右。这个姓氏为造字作姓,因此非常的生僻,很多人或许讲过但都不一定读得出来。在现代字典中也少有记录的,《百家姓》中更是没有这个字,只有《康熙字典》里查得到,而这个字的起源却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以前。蔄氏家族世代相传,“蔄”字是蔄氏的先祖为了躲避追查才造出来的,造字人得到身份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造字作姓应为有较深文化造诣的官宦阶层才能干出来的事情,再加上史料上记载的内容基本可以断定蔄氏祖先是东汉末年的出逃的官员,或因为罪状或因为躲避战乱,但因为没有任何...
姓氏文化 | 2018-04-23 -
日本创造的这些汉字,在中国怎么读?
中国的汉字起源也很早,在距今约七千年前双墩遗址就出现了近六百多道刻画符号。到了甲骨文时期,严密的文字系统就已经逐渐形成,中国的文化对于邻国更是影响颇深,他们可能是会写汉字不会说汉语,到了后来汉字就慢慢的被融合成了他们的语言文字。他们也会自己发明一些汉字,就像这些在中国是比较罕见的,但是在日本却是经常见到的汉字,你能认识几个呢?“凪”,这是日本创造出来的一个汉字,在汉文典籍里面是没有记载的。严格来说它是没有标准读音的,拼音是zhǐ,仅是做个参考。它的意思是海面风平浪静,也就是风停的意思,根据字面意思来看就能明白。“榊”,这个字算在汉语里面,也是日本的地名用字。拼音是shén,一般解释是杨桐树。杨桐树是一种树冠很大,枝条低垂的常绿开花乔木。在神道教里面用来装饰圣所,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以自然崇拜为主。杨桐树的生长地点在日本、朝鲜、中国的一些温暖地区,枝条一般都是用来装饰神社和节庆场所。“雫...
姓氏文化 | 2018-04-21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经常有人要改姓?是什么原因改的?
中国姓氏有数千年的历史,仍在使用的就有5000多个,既有单姓也有复姓和多字姓氏;既有“李”“王”“刘”“张”等大姓,也有“黑”“祭”等稀有姓氏;既有姬、姜、姒、嬴、妘、妫、姚、姞这样的上古八大姓,也有多源流姓氏。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源,有的姓氏只有一个来源,有些大姓则有众多来源。在姓氏来源中,有一种情况十分特殊,那就是改姓。改姓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典型的是从上古八大姓改为以官职、封地为氏。比如嬴姓赵氏,芈姓熊氏、芈姓屈氏等。有些家族是因为迁徙而改姓;有的则是在汉化中改姓,譬如拓跋氏改姓元氏,以及清朝灭亡后满人将自己的多字满族姓氏改为单字汉姓。因无法识别而被迫改姓大部分姓氏都在历史源流中被合并与失传了。不过还是有很多罕见姓氏保存下来。有这样一个姓氏,在户籍登记时因为无法识别而被迫改姓。这个姓氏就是——爨姓(念cuàn)。什么?这么复杂的字也是姓氏?反正阿族用拼音是打不出来。爨不但是个姓氏,还非...
姓氏文化 | 201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