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限定糖炒板栗,你可知板栗的历史吗?
寒露已过,气温也是下降了很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大概就是热乎乎的糖炒板栗,这个时候满大街都会弥漫着糖炒板栗的香味,另外板栗还有“干果之王”的美誉,那么秋天限定糖炒板栗,你可知板栗的历史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要说这板栗,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诗经·国风》中就有关于板栗的诗句:“树之榛栗”,还有在《战国策》中也记载到:“燕国……南有碑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这是当时苏秦游说燕文侯说的话,其中的“北”表示宽城一带,从中也可以知晓,这个地方应该很早就会种板栗,当地的人们都是靠着板栗生活的;以及汉朝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也讲到过板栗生产的地方在哪里,“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千户侯等。”表示当时板栗的产地应该是以“燕”为主。如今秋天刚好是吃糖炒板栗的时候,不过要知道这糖炒板栗可是在宋朝时期就有了,这糖炒板栗的吃法虽然比较晚...
历史文化 | 2022-10-18 -
古代柿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跟柿子相关的美食有哪些?
又是一年一度吃柿饼的季节了,柿子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早的,而且古人都很喜欢吃柿子的。跟着小谱来看看柿子的前世今生吧。
历史文化 | 2022-10-17 -
冬季寒冷干燥,古人有哪些护肤秘方?
逐渐步入冬季,空气干燥、温度降低,再加上时不时的寒风,容易使我们的皮肤出现缺水、粗糙等问题。我们现在有各类护肤品和帽子围巾等可以缓解冬天随之而来的皮肤问题,古人有哪些护肤秘方我们可以借鉴的呢?跟着小谱来看看吧。
历史文化 | 2022-10-13 -
古人烧菜时,都会用什么调味品调味?
我国的传统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一般都离不开色香味,所以在烧菜的时候都会放一些调味品调料,没有调味品,有些东西可能就做不出来了,现在我们的调味品有很多,例如味精、鸡精、生抽、耗油等等,放入这些调味可能就会使这道菜变得鲜美无比,那么古人烧菜时,都会用什么调味品调味?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其实早在商代初期的时候,人们对于食物的滋味就有一定讲究了,这在《史记》中就有相关的记载,其中讲到伊尹“负鼎俎,以味道说汤,致于霸道”,而这伊尹是一个擅长烹饪的美食家,他背着一口大锅来见商汤,然后为了压服商汤,就用烹饪时调制出好味道的道理来压服。那么这位美食家是用什么来调味呢?首先就是盐,盐其实是人类最发现的调味品,基本上烧菜都是离不开盐的,而除了盐之外,古人还会使用一种调味品,那就是梅子,这在《尚书·商书·说命下》讲到,表示“若作和美,尔惟盐梅。”意思就是说如果想要做汤羹的话,那肯定少不了盐和...
历史文化 | 2022-10-12 -
男子在丛林中发现一堆板栗,古代板栗的起源是什么?
很多动物都有过冬储备粮食的习性,比如松鼠。近日一男子在丛林中发现了一堆板栗,疑似是松鼠储备的粮食。秋季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因此也有很多小动物都会捡地上掉落的板栗储藏起来过冬,那么古代板栗的起源是什么时候呢?跟着小谱来看看吧。
历史文化 | 2022-10-08 -
五谷杂粮,古人是怎样践行营养均衡的饮食准则的?
现在,养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而且养生的年龄有逐渐递减的趋势。除了我们,我们的先人也从很早之前就有养生的概念。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多个方面都有相应的举措。跟着小谱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践行营养均衡的饮食准则的。
历史文化 | 2022-09-30 -
古代盐这么贵,古人是用什么烧菜的?
食盐是现在厨房必备的材料,炒菜时肯定是需要用到食盐的,如今科技较为发达,这食盐的价格也不是很贵,但就是这么一个常用品,在古代可以称做“奢侈品”,那么古代盐这么贵,古人是用什么烧菜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盐的历史可谓是比较久远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人们认识它并且知道它的作用之后,这盐就被诸侯国纳入到了管控之下,成为了当时诸侯国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后来还招收全国各地的人才,批量生产食盐,并且实行了食盐官营制度。而古代食盐这么贵的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技术落后,古代最开始造盐是使用煮盐法,如果要生产出盐的话,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和人力的,况且最开始的技术不到位,生产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苦卤,这也就代表着生产出来的盐就废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古代这盐的价格不可能低的。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晒盐法,可惜的是这种制盐的方法是在明清之后才出现的,所以在历史上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古人都是采...
历史文化 | 2022-09-29 -
历史上有哪些蔬菜?古人是怎么种菜的?
古代跟现在不一样,古代的本土蔬菜是比较少的,古代社会有五种常见蔬菜,即葵、韭、藿、薤和葱。现代社会人们依然在大量食用的只有韭菜和大葱,葵菜、藿和薤基本没人食用。其中,薤是北方地区的小蒜,生长在野外,叶子像韭菜,根像大蒜,根和叶子都能食用。那古代后来又有哪些蔬菜呢?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文化 | 2022-09-26 -
杭州雷峰塔的来历,西湖十景雷峰塔的历史变化
雷峰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这是一个国内知名的古建筑,从民间轶闻传说上又和白蛇传相互牵连,但从雷峰塔的来历角度来看,最早是由吴越末代国君钱俶在当时为了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建造的年代在北宋太平兴国二年,约为公元977年,在后世的历朝历代中曾经有过多次的毁坏和重新修建,现在在杭州西湖景区夕照山上看到的雷峰塔为1924年9月25日倒塌后,按原雷峰塔原型设计并于2002年重建竣工的。我们从雷峰塔主体结构上来看,主要是一个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在各层还盖有铜瓦,转角处设有铜斗拱,总体的高度在71.679米,在现在的了雷峰塔的塔底即为原来雷峰塔的遗址。可以说,雷峰塔不但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还是中国诸多名塔之一。杭州雷峰塔从历史上来看,历代屡加重修,目前我们看到的雷峰塔和民国时期的雷峰塔旧照完全不一样,回溯历史,雷峰塔最早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是吴越国王钱俶供奉佛...
历史文化 | 2022-09-25 -
古代的出行方式有多少种?原来这些事古人早就开始做了!
我们现代人出行,有电动车、私家车、公交车、地铁、飞机等等,丰富的出行方式为生活提供了便利,逢年过节出门旅游也是家常便饭了。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古代是没有那么多出行方式的,古人出一趟远门非常不容易,要全国各地去旅游更是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古代出行真的这么困难吗?其实不然,如果认真去考证,古代的出行方式非常丰富,很多我们现代人玩的古人早就玩过啦!在很多古代文献中,出场率比较高的就是“车”,有驴车、牛车、骡车等等。马车这种交通工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大范围运用了,据说秦始皇乘车出行,威仪赫赫,连项羽都心向往之。按里程计费可不是现代出租车的专利,古代人早就用了。大唐流行一种“记里鼓车”,《古今注》记载:“车上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出行里程,按里程付费了。马可波罗曾来到我国,他将自己所见的都城临安的景象都记载在游记里,其中提到了一种叫做“街车”的交通...
历史文化 | 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