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皇帝的继承制度是什么?你知道吗?
先秦时君位的传承有两种情况:一是“兄终弟及”的商朝模式,二是“父死子继”的周代模式。汉初刘邦效法周朝模式、吸取秦亡教训,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同时满足“嫡”和“长”两个条件者无论贤愚都当立为太子。之后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各个朝代对皇位继承人选择的标准也不同,但综合来看,选定标准主要有四个。
历史文化 | 2022-02-15 -
古人秃头怎么办?古代人会带假发吗?
现代人对于秃头这一问题,想必有很多人是比较烦的,一些人到中年的时候就开始秃头,而现在有些人因为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就算是年轻人也开始慢慢秃头了,所以就很有必要去解决秃头的问题,有些人会去医院进行植发,或者自己买有针对性的洗发水,甚至有些人会买一顶假发来帮助自己改善形象,那么在科技不是那么发达的古代,古人们秃头了怎么办呢?古人也会带假发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在古人眼中,剪掉头发是非常不孝顺的行为,但是还是会有一个苦恼,那就是自然脱发,可能越掉越多,就成为了现在的秃头,那么古人秃头了会怎么办呢?图源自网络在古代,解决秃头的办法,最简单的就是戴帽子,帽子一带,无论是掉了一个顶还是已经变成光头了,谁也看不出来。而且古代的帽子的发展历程也是比较多的,像是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比较流行平顶式帽,而汉代的“平巾帻”,“帻”本是古时一般人裹在额头上的布,传说王莽的秃顶也严重,无发可束。要是光带...
历史文化 | 2022-02-14 -
古代名人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有何启发?
古代有德有才的名人往往后代也兼具同样的品德和才华,那是因为古人尤其是有名望的人痘很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古代名人是如何教育子女的~诸葛亮:教育子女俭以养德三国时期西蜀丞相诸葛亮一生忠心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帝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瞻,字思远,希望自己的儿子“志存高远”。诸葛亮非常喜爱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但同时又对他的成长充满了担忧。他在给其兄诸葛瑾的信中曾说道:“诸葛瞻今年八岁了,十分聪慧可爱,但我又担心他过于早熟,最后成不了大器!”可见,诸葛亮十分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诸葛亮虽高居相位,却一生俭朴,他曾经在给后主刘禅的上表中说道:“我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此外别无积蓄,而这些也足够家人使用的了。我保证在我死后,家里家外都不会留有多余的财产,不辜负陛下对我的厚恩。”诸葛亮亲自履行着自己"俭以养德”的做人准则,希望子孙后代成为拥有远大理想、勤学...
历史文化 | 2022-02-11 -
古代有理发师吗?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吗?
古时的理发就是沐发与梳栉(其实就是梳洗,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剃发),男女梳栉,都得用梳子和篦子。那时候贵族有专人为其梳理头发。而且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与及笄之礼,要束发;对罪犯也要施髡刑,还有仅去须鬓的刑罚,这都需要专门的“栉工”。
历史文化 | 2022-02-11 -
古代运动会的奖励都有哪些?
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除了给赢的人发奖牌以外,今年的冬奥会还会特意给运动员赠送“冰墩墩”的吉祥物。那你知道在古代,运动会的奖励都有哪些呢?族谱网小编带大家看看古代运动奖励都有什么?发“票子”元武宗赐“银千两、钞四百锭”给获胜选手发奖金,即发“票子”,是现代最普遍的奖励手段,中国古代也是这样。比较大方的要数元朝,而且发的是真正的“票子”。蒙古民族尤其喜欢摔跤这项运动,获胜者奖金多多。据《元史·武宗本纪二》载,至大三年(1310年)四月,元武宗海山便给摔跤牛人阿尔发奖金,赐“银千两、钞四百锭”。元代一两大约相当40克,千两就是40000克,以眼下国际银价每克约5.50元的行情来算,千两银子值22万元人民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钞”便是古代成熟的纸币。当时,四百锭钞票等于2000贯,相当于千两银子(1两银约等于2贯)。银钞相加,阿尔获得的奖励相当于44万元人民币了。元英宗硕...
历史文化 | 2022-02-10 -
古代四种最常见的运动项目,除了蹴鞠你还知道哪些?
近期,我国举办的冬奥会如期开幕,运动项目大小都有一百多种。你知道古代运动会有哪些运动项目吗?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马球马球又叫“击鞠”“打毯”,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运动。关于马球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有观点认为马球最早起源于波斯,后传入中国。也有观点认为马球是中国本土产物,属于军队训练和宫廷娱乐的竞技活动。至早在东汉时期的画像砖中,便有了打马球的图案。唐代则是马球运动的黄金时代,上至皇族显贵,下到文人百姓,都爱骑马打球。唐代22个皇帝中,有18个都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其中球技最高者,当属僖宗李儇,他甚至自诩:“朕若应击毯进士举,须为状元。”唐代国力强盛,胸怀开放,社会气氛宽松活跃。在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里,收藏有一组唐代击马球仕女俑。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馆方创新的布展,将陶俑架设在壁上,弧形排开,宛若天马行空。这群佚名的唐代女子纵马驰骋,飒爽英姿,从容不迫地为世人铺陈出...
历史文化 | 2022-02-09 -
汉服有哪些形制种类?你知道吗?
衣裳制,即上衣下裳分裁制,也就是上身穿衣,下身穿裳,也就是裙子。上衣下裳制是汉服体系中最古老的形制,距今已经有了四千年的历史,与汉服的历史发展同长。上衣下裳制是最基本的形制,也是历代男子礼服的最高形制。《易经》中记载着衣裳制是黄帝尧舜时期创制,取之于天地的形与色。天在上,地在下,故衣在上,裳在下,“衣正色,裳间色”(上衣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好比是“天玄地黄”(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故最高级别的“衣裳”多为黑色、黑红色、玄纁色。
历史文化 | 2022-02-09 -
正月里,民间有哪些讲究与禁忌?
正月是春节的第一个月,而春节又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从古至今流传着很多传统习俗的,尤其是在正月里,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与禁忌,从而也反映了中国浓厚的文化特色,那么在正月里,民间有哪些讲究与禁忌?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简单说一说。正月的传统习俗图源自网络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不能动用扫帚,倒垃圾的,主要是因为在这一天打扫的话,会扫走运气,破财的;在正月初一的时候,不能动刀,所以很多家庭都会在年三十的时候,准备好食材。不过不能动刀这个习俗按理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不能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渐渐演变成了年初一不可以动刀了;还有就是在这一天,不能打碎碗盘,若不心摔了,得赶快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在正月初二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要夫婿同姓,所以在民间这一天被称为“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正月初三...
历史文化 | 2022-02-08 -
我国古代货币经过了怎样的发展你知道吗?
中国货币最早起源于商朝,其形态主要是自然形态,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贝壳。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
历史文化 | 2022-01-30 -
古代私塾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的?和现代一样吗?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私墊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私墊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
历史文化 | 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