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羊肉进补,那么古代人喜欢吃羊肉吗?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有着各种吃食,食材的种类也是非常多,其烹饪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所以很多人会在不同的季节吃一些相对应的食物,比如说羊肉,因为羊肉是一种温性食物,是可以去除人体内的寒气,能够使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温度上升,所以冬天吃羊肉是可以进补的。那么古代人喜欢吃羊肉吗?哪个朝代的人最喜欢吃羊肉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其实在上古时期,人们对于羊肉的追求已经开始了,有这么一条民生记载,“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主要就是说,抓了一只公羊扒了皮,然后放在火山烤熟,这就是古人祭祀的时候的一种仪式了,而从侧面看出,在当时,古人已经开始吃烤羊肉了。不过,这在那个时候是比较常见的,毕竟在当时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农耕时代,因此畜牧业与农耕业是并存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古人吃羊肉是非常常见的行为,只是随着农耕经济的兴起,以五谷杂粮为基本饮食之后,羊肉时代就成为了过去。图源自网络直到唐王朝时期,虽然这...
历史文化 | 2022-01-04 -
古代的墨有哪几种类型?你知道吗?
墨是中国传统文房用具之一,也是文房四宝之一,是古代书法、绘画的重要颜料,大多为黑色,后来逐渐发展了朱墨和各种彩色墨。墨的主要原料是煤烟、松烟、胶等,墨的水分及胶的成分不同,会影响到墨的黏度,也就形成了不同用途的墨。那古代的墨主要有哪些类型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图源网络墨从制作材料划分主要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以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特点是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多以动物或植物油等取烟制成,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最常见的桐烟墨,坚实细腻,具有光泽。中国画主要是使用油烟墨,一些需要上色的画会使用松烟墨,如若是为了表现无光泽物体时最好也使用松烟墨。在选择画中国画使用的墨时,可以依据墨的颜色来考量。墨泛青紫光的最好,黑色的次之,泛红黄光或有白色的最劣。中国墨按用途可分为普通墨、贡墨、御墨、自制墨、珍玩墨、礼品墨等。图源网络一、御墨御墨,就是古代皇室宫廷用...
历史文化 | 2018-12-31 -
古代元旦放假吗?古人在元旦有哪些活动?
其实古代就有元旦,不过时间和现在不同。古代的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现在春节的第一天。古代的元旦虽然时间和春节不同,但习俗相差不大,宋朝时有七天的假期,还有大规模的朝会。到了明清时期,人们还发明了贺卡相互赠礼。今天,族谱网小编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下古代的元旦。北宋元旦放假七天在北宋时期,元且是农历正月初一,也称元日.正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元旦是一年之始,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初一),谓之元且,俗称为新年。”当时,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视之为大节日,《野客丛书》中说:“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元且)、寒——为大节日,七日假。”也就是说,北宋时期的“元且”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当时国家的“假日办”要发出通知,给“上班族”放假七天。在北宋的京城,元且时宫廷里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皇帝要受百官的朝贺,人们称之为“排正仗"。此时,常有辽、高丽、西夏、于阗、回纥等地的外交官前来朝贺。孟元老在...
历史文化 | 2018-12-31 -
古代戏曲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萌芽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繁荣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延展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鼎盛明末...
历史文化 | 2018-12-30 -
旗袍是怎样发展的?你知道吗?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它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可以说,旗袍的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 | 2018-12-30 -
古代有图书馆吗?古代图书馆是怎么发展的?
古代典籍的保存主要有官府、寺院、私人、书院等四个主要的藏书体系,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官府藏书,它的时间也最为久远。
历史文化 | 2018-12-29 -
古人都是如何健身的?他们有什么健身术吗?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当代人的发展要求。为了加强身体素质,不仅学生们有体育课和各种体育运动的学习,社会上也遍布健身房、武术室等健身运动的场所。现代人有这么多的健身项目和场地,那你知道古人都是怎么锻炼身体的吗?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下古人的健身项目。中国古代的健身术主要包括五禽戏、导引术、易筋经及八段锦等,这些健身术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五禽戏又称中国古代的医疗体操,共包括五种类型锻炼动作,其作用也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练习虎的动作能让人体的肌腱及骨骼功能增强,使人精力充沛;练习鹿的动作能够使人舒筋活络,增进行走能力;练习熊的姿势能增强人体脾胃功能,且能增强人的体能;练习鹤的姿势能够增强人体的呼吸功能及平衡能力。五禽戏的运动量非常大,不仅有助于保健,而且还有利于治疗疾病。可见,在两千年以前中国就有人知道仿效自然界的动物来达到舒筋活络的健身效果。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就刻画有--些人...
历史文化 | 2018-12-29 -
火锅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古代火锅是什么样子的?
陶器是古人较早用来烹饪火锅的用具。陶质炊具在古代曾被广泛使用,古人制作出一系列的陶釜、陶鼎、盘、碗、钵等器具用于煮饭、盛装食物。在这些器具中,陶鼎就是火锅原型。鼎一般呈鼓腹状,底下设有三足用以支撑,鼎内可以放入清水、肉类或者蔬菜粮食等烹饪原材料,煮熟之后就可以食用。
历史文化 | 2018-12-28 -
古人睡觉有什么讲究?和现代人一样吗?
现代人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睡觉时间都极其不规律而且睡觉时间短,所以对于睡觉基本没什么讲究。但古人不同,古人对于睡觉的时间、姿势以及睡觉朝向都有很严格的讲究,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下古人的睡眠有何讲究?古人睡时有何讲究古人睡觉时间笼统说来是八个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具体说来,则是“人定”之时,相当于现代21点至23点。古人认为,上床时间最晚不宜过夜半的子时,即23点至次日凌晨1点。明代谢肇制《五杂俎》“事部”中即称:“夜读书不可过子时。”谢肇制认为,如果读书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熬夜读书将严重透支健康。古人睡姿有何讲究仰卧、俯卧、侧卧这三种姿势哪种好?古人有个七字评价:“侧龙卧虎仰瘫尸”最讲究睡觉的宋代人还总结出一套理论,如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曾推出22字《睡诀》:“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睡侧而屈...
历史文化 | 2018-12-28 -
古人吃饭有哪些礼仪?为什么说吃饭是等级的体现?
我们知道的吃饭礼仪最常见的就是“食不言”,除了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你还知道古人吃饭有哪些礼仪吗?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下古代吃饭时的礼仪!首先,中国古代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礼产生于饮食。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规格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奠"。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这告诉我们,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礼记.礼器》日:“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其次,古...
历史文化 | 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