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儿童玩具主要有哪些?
从古至今,爱玩都是儿童的天性。古代的儿童不光爱玩,还很会玩,他们的玩具五花八门,设计奇妙,很多玩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古代许多儿童玩具往往和节日结合在一-起。古代儿童在春节庙会期间能接触到很多玩具,这些玩具大多带有吉祥意义,例如古人认为风车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春风起,风车转,四时顺,兆丰年”。古人在立春有“鞭春牛”的习俗,用土做成牛的形状,大牛肚中放置许多小春牛,大牛鞭碎后,小春牛被人们争相拾抢,既是吉祥物又是孩子的玩具。端午节前后大人通常给儿童佩带香包,香包五颜六色,有各种动物形状,还能散发香气,是儿童非常喜欢的玩具之一。我们现在还可以见到的布老虎也是端午时节大人送给儿童的玩具之一,有驱病避灾的含义。“兔儿爷”是清朝时中秋节的儿童玩具。“兔儿爷”用泥巴塑成,造型多为兔头人身,头戴金盔,有的还插着令旗,骑着鹿、狮子、老虎等,十分威武。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颌能活动的“兔儿爷”...
历史文化 | 2022-01-29 -
2022年春运以来最强雨雪,你知道古代的气候变化吗?
近期,气象台预报,2022年春运可能迎来近几年最强雨雪。自从人类高速发展开始,气候问题一直倍受各国关注,那你知道古代的气候是怎么变化的吗?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了解~近5000年来中国先后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四个温暖期包括1、仰韶文化到商代(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根据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距今5600年至6080年)和安阳殷墟遗址(距今3000年至4000年)所发现的獐、竹鼠、貉、水牛、象等喜暖动物遗骸,说明关中平原和华北平原处在气候温暖湿润时期。年平均气温比今天高1C--2°C,一月平均气温比今天高3C--5°C。2、春秋战国至西汉末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年)。从《诗经》到《史记·货殖列传》都明确记载此期亚热带作物分布北界比现在偏北。如黄河流域多梅、竹、江汉地区多桔、黄淮平原对漆、桑、麻。说明气候属温暖期。3、隋至北宋初年(600年至1000年)。黄河流域的博...
历史文化 | 2022-01-28 -
古代如何处理“谣言”。古代的谣言传播者都有谁?
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谣言作为这一文明的产物穿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古代的社会生活不像今天,由于经济、科技的不发达,自然其信息传播会滞后许多,那么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谣言是如何传播的?当政者又是如何治理的呢?谣言起初的意思是指民间流行的歌谣或谚语,即民歌或民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含义逐渐衍生为指无根据的传闻或凭空捏造的话。古代传播谣言的方式大致有两种:谶纬和童谣。谶纬是占卜家预示吉凶用的一种用语,谶指秦汉间儒家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对大多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苦于找不到事物出现的动力机制,因此常把解谜托付于从事占卜的巫师身.上,无论是天气,还是国家大事,很多依靠占卜来决定,当然,大多数占卜的结果到最后都被验证为错误的,因此这些占卜结果也就是谣言了。童谣是一种相对容易受控制的传播方式,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会将谣言编成儿歌...
历史文化 | 2022-01-27 -
古代过“春节”,年夜饭都吃什么?
先秦时吃“麦饭”,唐朝以后米、面才普及先秦时期,中国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所谓“五谷”中的粟、黍、稷,第一个对应的可能是“小米”,后两个则可能是“黄米”。中国是小麦的原产地之一,但长期不被重视,吃的话,也只是用麦粒煮饭,制作“麦饭”。要到两汉时期,谷物制粉技术才逐步推广开来,出现了馒头、饼、面条等食品。这意味着,孔子、孟子们要是吃年夜饭的话,主食只有“粗粮”。中国人的粮食结构在唐代发生历史性改变,粟、大麦、小麦在北方,水稻在南方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这个时候,在较少种植水稻的北方地区,大米的价格超过粟米和面粉很多,通常只有富人才吃得起,属于粮食中的奢侈品。饺子、汤圆都有美好寓意,因此成为过年必吃食品说起中国人过年必吃的东西,饺子在唐朝时已出现雏形,在宋朝称为“角子”,在元朝被叫做“扁食”(来自蒙古语或回回语,在一些地区沿用至今),后来也有“水点心”、“煮饽饽”等名字。因其形如元宝,被赋予“招财...
历史文化 | 2022-01-26 -
在繁荣昌盛的唐朝,唐人是以什么为主食的?
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古代,百姓对于温饱问题更是关注。而作为我们都知晓的唐朝,一个历史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对于吃食方面肯定也是有讲究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我们最常吃的主食是米饭和面食类的,那么在唐朝呢?唐朝的主食是什么?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带你了解唐朝人的饮食文化。图源自网络在历史上的唐朝,他们的主食与现在早已发生巨大差异,并且在唐朝以前人们是比较热衷于蒸煮的,而之后,百姓会更加喜欢煎炸的,刚好唐朝是处在历史性的过渡期,他们的主食也是越来越丰富的。在唐朝,他们的主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麦面类、米类、野菜植物。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最受唐朝人喜欢的饼类食物。根据史书的记载,在唐朝三百年的时间里,饼是他们最喜欢的食物,其中饼类食物就包括了几十种,比如说蒸饼、煎饼、胡饼、曼头饼、薄夜饼、烧饼、汤饼、煮饼等等,而这几十种饼类当中,唐人们最常吃的是蒸饼、煎饼、胡饼和汤饼。图源自网络1、蒸...
历史文化 | 2022-01-26 -
2021新生儿爆款名字出炉,古代是如何取名的?有哪些常用的名字?
近期,公安部公布了2021年的新生儿取名情况以及爆款名字。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字依次为泽、梓、子、宇、沐等。与2020年相比,汐、芮、霖、航等字受到青睐。你知道古代是如何取名的?古代又有哪些常用的名字吗?先秦时期孩子3个月时由“父名之”古人怎么想到起名字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解字》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古代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父取名,此即《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就不这么讲究了,有时候先起个“小名”或是“奶名”,六七岁入学起蒙时才取正式名字。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上古时期比较简单,如殷王固定用天干入名。到先秦时期,起名的讲究开始多了起来。取名大师、鲁国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
历史文化 | 2022-01-25 -
古代有广告吗?古代是如何给商品打广告的?
如今,我们的生活被广告包围,手机、电视、报纸、杂志、大街等媒体,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在频繁出现的广告洗脑下,顾客的购买欲望会受到引导和刺激。比起现代广告,古代也有很多广告,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韵味十足。其实广告并非舶来品,古代早就出现广告了。周代,广告以叫卖为主。《楚辞》中有“师望在肆,鼓刀扬声”,师望指的是姜太公,鼓刀是指屠猪羊的刀,诗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姜太公在市场上,敲刀卖肉的场面。《战国策燕策》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马市卖马,一连三天没人光顾,于是,他找到了伯乐,希望伯乐能到马市上关注他的马,离开时再看一眼他的马,如果这样的话,伯乐能得到一天的酬劳。第二天,伯乐来到马市,按照事先约定的计划,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结果"一旦而马价十倍”。伯乐做了历史上第一位名人代言广告,也镎到了第一笔代言费。对于普通商人来说,名人代言成本太高,且不能常用。文字广告以其成本低廉、有针对性的特...
历史文化 | 2022-01-24 -
古人夏天有哪些饮料?你知道吗?
古代是没有“饮料”这个词汇的,但是在古代有一个专门负责“六饮”这个方面的人,正是《周礼·天官》中记载的一个职业叫做“浆人”。“六饮”即水、浆、醴、凉、医、酏。
历史文化 | 2022-01-24 -
中国古代的造船史,你知道吗?
根据古籍《物原.器原》中记载“伏羲始乘桴,轩辕作舟楫。”可以看出,在原始社会时期,最早的水上工具应该是浮具,然后慢慢演变成筏、独木舟,可谓是中国最早的船只雏形,造船技术也自此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历史文化 | 2022-01-21 -
上海北京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古代官员的真实收入是多少呢?
近日,据调查统计,上海北京的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都在持续上升。你知道古代的官员具体收入是多少吗?以收入最高的宋朝为例,族谱网小编带大家看看古代官员的收入~宋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达400贯(一贯为一千文),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除俸钱外,还有禄米,宋朝大小官员锦衣美食,生活奢华。从白居易的诗里可以大约了解到唐朝时做官人拿的工资是多少。白居易当时与王司马同级,五品官。他贬到江州不久,即写信给元微之,略云:今虽谪佐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这个按照唐时一文铜钱约折合后世人民币三毛计算,月俸四五万相当于人民币12000至15000左右。王安石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官员首次大幅度加薪,仁宗嘉祐年间正式制定“禄令”,宰相、枢密使月俸三百贯,...
历史文化 |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