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有名的闽王祠,你知道这座宗祠祭祀的是谁吗?
提到广东福建的第一大姓和宗祠,一般都离不开陈姓。但阿族今天要说的这家,在福州的盛名甚至盖过陈氏宗祠。关于闽王祠闽王祠,坐落于福建福州庆城路的一座祠堂建筑,主祀五代闽国国王王审知。王审知,即著名的“开闽三王”之一,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源出秦代名将王翦,出身琅琊王氏士族。到他这一辈,长居河南。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闽越开国君主,王审知出身贫苦,早年加入王绪起义,随军转战福建。光启二年(886年)八月,从光启二年攻占泉州开始;到景福初年攻下福州;再到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出任中书令,册封闽王。但王氏并非福建第一大姓,为什么说闽王祠在福州最负盛名呢?王氏开闽王闽王王审知作为五代闽国的开国君主,自898年起接替去世的兄长王潮治理福建前后二十多年,对闽国的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促进很大,被后世称为“开闽王”。第一份功绩首先在于统一了福建地区,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作为“开闽三王”之一,在唐末群盗并...
姓氏文化 | 2018-10-29 -
广东有名的李氏宗祠历经几百年,你知道它的历史吗?
李姓出自黄帝。李姓的始祖名叫皋陶,嬴姓。与陈姓一样,同为中原大姓。在岭南,有“陈李半广东”的说法。意思就是在广东这块土地,陈李二姓,人口众多,占了一半比例。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李姓的迁徙路线,一般由河南许昌,至福建厦门,最后落在潮州。南区恒美村的李氏宗祠,正是中山李氏源远流长的典型写照。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个晨曦中醒来、日落中沉寂的古朴村庄。祠堂渊源中秋节后的下午,阳光柔和,几片黄叶随着清爽的秋风悠悠飘落在高大的恒美村牌坊下。牌坊两旁的对联,写的是“恒宗衍发金书载史彰人杰,美景宏收玉带环村显地灵”。恒美村位于广东中山市南区。南宋末年,李松岗从新会荷塘恒美里迁此建村,为念故里,取名“恒美”。1920年,祖籍恒美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协商集资,建起李氏宗祠。到了2000年,李氏后裔在原址附近新修一间更为气派的李氏宗祠。修建之时族人已经考虑到既要作为纪念先人的场所,又要讲究实用。如...
姓氏文化 | 2018-10-28 -
历经500年的福建漳州朱氏大宗祠,你知道他的历史吗?
朱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一带。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襄氏被尊为朱姓始祖。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西周时,周武王封曹挟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战国中叶,楚宣王灭邾国,迁邾人于楚(今湖北黄冈西北)。秦汉到魏晋时期,朱姓继续南迁,但主要繁衍地仍在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明朝是朱姓的鼎盛时期,朱姓迅速地向全国发展。后有相当数量的朱姓迁往台湾省及其他东南亚地区。平和朱氏大宗祠平和县朱氏大宗祠,又称“紫阳大宗”,位于平和县九峰镇老县府的后龙顶上。该宗祠坐北向南,背靠龙顶山,面向九峰双塔山。祠堂前后有九峰八景尽收眼帘,俯瞰老县城,九峰全貌一览无余,因此有“升烟冠邑”之誉。宗祠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崇祯九年(1637)扩建、清乾隆十六年...
姓氏文化 | 2018-10-27 -
江浙沪人口很多的四大姓,有你的姓氏吗?
“江浙沪”三个省份,常常被相提并论。其实除了同为包邮区,这三个省份不仅距离近,民俗和文化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今天,阿族就来带大家看看,三个省份最典型的四大姓氏。顾姓顾姓,是吴郡大姓也是江东大姓,由三国东吴、东晋时期的四大家族之一演化而来,至今仍为大姓。顾姓第一支出于己姓,昆吾氏后裔。第二支源于姒姓。尊顾摇为得姓始祖。北顾,指发祥于河南范县的顾伯后裔,南顾则指发祥于江苏吴县的顾摇后裔。唐以后,顾姓不断地向南北各地播迁。到明初大槐树移民,再到明末清中期,闽粤之顾姓渡海。顾姓在全国分布甚广,但从古至今,尤以江苏、浙江为中心。陆姓陆氏得姓,要追溯到战国时期。齐宣王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境内),因以得姓。跟顾姓类似,陆姓同样分布广泛,但仍以江浙沪及两广较多。陆姓源头,则有四股。一为颛顼,颛顼之子称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二为妫姓陆氏,也就是开头提到的田通,封地为陆乡;三为允姓,西周末时期的...
姓氏文化 | 2018-10-26 -
湖南十大姓氏出炉,还有一个姓湖南独有全国仅300人!
湖南省,简称“湘”。从原始社会讲起,湖南其实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截止2021年5月,全省常住人口6644.48万人。作为长江流域的一个中部省份,湖湘孕育了相当多的文化习俗和历史名人、有着相当数量的人文和自然景区。但今天咱们不谈熟悉的凤凰古城或者张家界景区,了解下湖南文化的另一面——姓氏。湖南十大姓氏1、李李姓是湖南省的第一大姓,湖南李姓人口共有454.5万人,占据湖南人口的6.67%。李也是目前中国的第二大姓,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湖北等地。2、刘刘姓在湖南的历史上非常显赫,汉朝时,湖南曾是汉武帝庶兄刘发的封地。如今在湖南的刘姓主要分为长沙定王刘发后裔的长沙刘氏南派、楚元王刘交后裔的彭城刘氏派、客家刘氏派。【注】按现在的眼光看,客家人大家聚居在福建等南方地区。为什么湖南也会有客家人呢?其实跟之前聊到的南方沿海很多姓氏祖先发自湖南类似。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
姓氏文化 | 2018-10-25 -
福建有名的四大姓跟广东姓氏同源,你知道是哪四个吗?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福建与百越提到福建的别称,“闽越”肯定常被挂在嘴边上。在旧时,福建又被称为“七闽”,是“百越”部落之一。“百越”在最开始,其实是个带有轻蔑意味的称呼,是中原地区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统称。吴越大致是江浙沪地区、而闽越指福建、广东是南越,广西则是骆越。福建四大姓提到宗族文化和姓氏人口,福建跟广东还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1、陈陈姓,广东第一大姓,同样也是福建第一大姓,共有428.05万人口,占福建人口的11.51%。按照城市分布来看,福州陈姓人口最多,超过了百万。在广东,陈姓还要更多。陈氏发自陈胡公-妫满。是舜帝后裔,后人以国为姓,就有了陈姓。在中国古代...
姓氏文化 | 2018-10-22 -
古人如何取名?取名怎样避讳皇帝?你知道吗?
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名字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象征。那么古人是如何选取名字的呢,古人在选取名字时会结合义、形、音等多个方面,通过名字展现出自己的志趣、抱负、排行等多个信息点,给人留下视觉、听觉、感受上的良好印象。族谱网小编认为其形式主要分为一下几种:一、阐述志向。古人在命名时非常注重道德和功绩,或以“忠义礼信”为名。例如名将韩国忠;刘义庆、刘义;韩信、单雄信等。更有以“谦”为名,例如吕祖谦、于谦、钱谦益等。二、祈求福气。人们在取名时不免表现对未来优渥生活和高贵社会地位的祈。大圣人孔子也曾承认富贵是人之欲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王富贵、钱广、吴寿富、孙福寿等名就强烈反映了取名者的期盼。另外,古代多以科举入仕,因此,范新科、裘状元、唐殿魁、许占魁、黄开榜等类型的名字也是不胜枚举。三、尊崇古人。正如我们现在取名一样,古代也有许多取用自己崇敬之人相同名字的例子,以表达自己...
姓氏文化 | 2018-10-21 -
在古代常见的复姓,为何到如今很难再看到了呢?
当我们翻阅古代历史的时候,或者看一些关于古代人的小说的时候,我们总是会看到一些复姓,比如说:司马懿、诸葛亮、公孙离、上官婉儿等等。上官婉儿是在历史中唐代女相,诸葛亮是在三国中的,甚至在金庸的书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像这样的复兴名字,比如说令狐冲,独孤求败。这些人名,都说明了复姓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那么在古代常见的复姓,为何到现在这么难看到了呢?姓氏从古至今都是格外被看重的,而姓与氏之间也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的,姓氏代表着你的祖先是谁,是从哪里来的标志,而氏就是后辈生存的地方,只是后来很多姓氏因为一些不可更改的原因,所以就有更多的家族会用封地作为姓氏,这其实都是跟一些背景有着比较大的关系。那么姓氏的更改跟背景有关,所以我们就来说说在不同背景下,不同的姓氏有着怎么样的变化吧。图源自网络想必大家都有听过司马迁吧,而司马这个在古代算是一个大姓了,只是为什么到现在这个姓氏这么难见到了呢?主要还是要追溯...
姓氏文化 | 2018-10-19 -
什么是“凶礼”?古代凶礼流程是什么样的?
古代凡事都以礼为基,尤其是祭祀之礼。古代十分重视祭祀的礼仪,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讲祭祀中的“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抗灾救患之礼。其礼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丧礼,是哀悼死者的礼仪;荒礼,是哀悼凶札,凶是指年谷不登,札是指疫病流行,亦称“札礼”,即天子和臣下以减膳、撤乐等礼仪表示同情;吊礼,即祸灾时应行的慰问礼仪;希礼,是指战败而丧失财物予以救援的礼仪;恤礼,是对遭寇乱的诸侯国派遣使者慰问、存恤。先秦以后,凶礼主要指丧葬礼仪,表现近祖崇拜,对象是新丧的亲属,整个仪式在服丧期间举行。从《礼记》到称为正史的二十五史,对凶礼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礼记·丧大记》记载了丧礼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从人之将死到亲人守丧的整套礼仪:“君大夫彻悬,士去琴瑟,寝东首于北牖下。废床,彻亵衣,加新衣,体一人,男女改服,属纷以俟绝气。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这是人将要死亡时必须改寝和更衣的规定。“始卒,主人...
姓氏文化 | 2018-10-18 -
都源于河南的福建广东八大姓,你知道几个?
提到人口迁徙,很多朋友都能脱口而出:“湖广填四川”、“衣冠南渡北人南迁”、“大槐树迁徙”等等。如果要说出跟这些著名的大迁徙相关的迁徙寻根圣地,你知道几个呢?1“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当时的四川经历了30余年的战乱,死伤流离,据清政府统计,人口从上千万变成了9万左右。专家认为在当时的政策影响下,江西的移民大量涌入麻城,麻城移民几乎同时涌出迁往四川,而川渝两地70%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来自麻城孝感乡。2山西洪洞大槐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甚至大半个中国,很多人都会从长辈处听到这样的话:咱们都来自山西洪洞老鸦窝。因为明初的迁徙大多在官兵的押送下,为防止逃跑,会往移民的小拇指甲砍上一刀做标记。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时间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3河南固始河南固始是闽台姓氏祖居地。张新斌说,华人寻根大约从1978年台湾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初,“寻根”波...
姓氏文化 |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