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三大族群是哪三大?这些族群有什么独特之处?
广东的三大族群常说的广东三大族群,指的一般是广府,潮汕,客家三个族群。从日常用语区分的话,讲粤语的是广府人,讲潮汕话的是潮汕人,讲客家话的是客家人。广府人和客家人来得早些,主要扎根在平原及江流三角洲区域。广府人聚集在广东珠三角、粤西。广府人全球大概有大概有7000万,发祥于西江流域中心的古广信并以此得名,主体为珠玑巷南迁的汉人。而潮汕人更多生活在与福建闽南交界广东的东南部,潮州,汕头,揭阳等。属潮汕文化区和潮语方言区,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与集中地。同时也是著名的侨乡、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而客家人更多聚集在北部的山区,梅县,蕉岭,五华等地。一般认为梅州、惠州、河源、韶关、深圳、龙岩、三明、赣州等客家人最主要的发源地及集中地。具有比较独特的客家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心态的稳定的客家民系的重要地区。为什么团结一移民背景虽然地域语言有差别,但是他们首先有着共同的迁徙背景——这三大族群都是外来移...
姓氏文化 | 2018-09-10 -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大移民,和哪些姓氏相关?
中华姓氏和人口的发展,与历史演进息息相关。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历史上因为时局变迁而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了。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口在不断地聚集、融合、分散,形成了新的分布趋势。今天,阿族就和大家聊一聊中国历史上的5次大移民。第一次五胡乱华后,公元307—453年。西晋末年,西晋各民族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西晋的统治,引发了“永嘉之乱”,也就是常说的五胡乱华。由于原本西晋都城在北方,而北方长期陷于战乱,晋室政权流亡南方,老百姓工商业者也纷纷跟随。这次移民成为吴、湘两大系南方汉族的基本源流,总共流民约有60多万。进入中原后,北魏孝文帝下诏改姓,改皇族拓跋氏为元氏,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等等。第二次安史之乱,汉族南迁。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经济,社会以及人口分布又发生了极大变化。同...
姓氏文化 | 2018-09-09 -
传承千年没有中断的两个姓氏家族,你知道是哪两个吗?
封建时代,传承久远的姓氏家族有许多。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等原因,涌现了一大批名门望族。有些姓氏家族,因为皇权打压逐渐没落,也有的因为庙堂追捧传承千年。而这两个姓氏家族,就是传承千年的佼佼者!一孔姓与孔子儒家关系密切。孔子,子姓,孔氏。但现在,姓和氏已经没有分那么清晰。所以一提到孔姓,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孔子,中国人向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而孔子作为万世师表,已经和孔姓绑定在一起。从出身上来讲,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本就有着贵族血统。而他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克己复礼,强调理法的同时追求大同。对于统治者来讲,礼法思想和等级制度相辅相成,与他们的统治思想不谋而合。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以祭祀孔子;后来汉高祖刘邦途径鲁地,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的先河。东汉时期,孔圣人更被尊崇为公神,当时的皇帝...
姓氏文化 | 2018-09-08 -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六大氏族,有你的家族吗?
经过代代相传,中国姓氏文化极为发达。姓氏有多达五千余个,在古代却是存在姓氏的高低之分。今天,阿族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六大氏族。陇西和赵郡李氏唐朝皇姓。陇西这支,崛起于李渊兵变建立唐朝之后。而赵郡李氏,出过李信李广李陵等名将。往更远追溯,李氏祖先是三皇五帝时期,执行律法的皋陶。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博陵和清河崔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是在西汉时分别定居在博陵郡和清河郡的。清河崔氏族人,西晋以后也称清河武城人,北周隋唐时也称贝州武城人。博陵崔氏在唐朝做宰相的有15个,清河崔氏在唐朝做宰相的有13个,加起来共有28位宰相,当之无愧的世传望族。范阳卢氏与崔氏同出齐国,是姜太公后人。最出名的卢植,与其他27位大儒配享孔庙,是读书人眼中的圣贤之人。...
姓氏文化 | 2018-09-07 -
我国姓氏分布图出炉,快来看看自己的根在哪里?
华夏姓氏发展数千年,从最初的抱团到迁徙流动,战乱动荡,气候变化,各大姓氏已经交融在一起和谐相处。那么各个姓氏的根在哪里呢?各个姓氏有哪些集中的分布地域呢?快来看看吧!王姓“王”字的本义为天子、君主。在甲骨文中,王字像一把很大的斧头,最上面是斧柄,下面则是宽刃。这强有力的武器,被视为实力和权威的象征。王姓主要有三种来源: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出自子姓,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太原王氏的这一支。王姓现在的分布状况如下李姓“李”呢,树木结的果子。李子大家应该都吃过咯。这其实是个会意字。李氏,源于赢姓。颛顼帝的重孙、东夷部落的首领皋陶是李家的先祖。以“理”为姓,执掌刑罚法律。而他的后代因故逃到河南。就在快饿死的时候,吃了树上的果子活下来了。在那以后,皋陶后人“指树为姓”改为李姓。后来就把苦县作为李氏的发源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境内。日军炮轰老君台被吓退的地方。李姓现在...
姓氏文化 | 2018-09-06 -
广东四大姓来源都跟河南有关?看看你的姓氏来源于哪?
广东名称怎么来的?广东这个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设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首次出现这个地名。而到了明代,直接设置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截止2020年,广东省人口总数为12601.25万人。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孕育除了独特的民俗、宗族、姓氏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广东5个大姓的来源,又在哪里呢?1陈姓“广东陈”的说法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说得就是在广东,陈姓人口数量占据首席。作为为岭南第一大姓。陈氏发自陈胡公-妫满。是舜帝后裔,后人以国为姓,就有了陈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而陈姓人口,大多数的迁入路线,是从河南出发,迁徙到福建,最后落在广东潮汕这附近生根。2李姓李姓也不必多讲。与陈姓一样,同为中原大姓。在岭南,有“陈李半广东”的说法。意思就是在广东这块土地,陈李二姓,人口众多,占了...
姓氏文化 | 2018-09-03 -
江门五邑是怎么来的?五邑现在在什么地方?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经济发达。海外的五邑人对家乡怀有深厚的宗亲之情,他们为祖国和家乡的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江门五邑现有人口约410万,而侨居海外、港澳的五邑籍人士也有370万。繁衍出这近800万子子孙孙的五邑人的祖先是谁?远在新石器时代,五邑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从新会会城城郊的罗山咀贝丘遗址,台山广海、赤溪、深井等地的沙丘遗址、山岗遗址,以及开平苍城、赤水,鹤山陈山、罗沙岭,恩平那吉、洪窖、大田等地发现的数十处古人类活动遗址中,考古人员挖掘到磨制的石斧、石刀、石锤、石凿、石网坠等石器工具,印有粗纹的陶罐、陶碗、陶纺锤,以及用鱼骨、兽骨制成的骨针、骨饰物等,这说明在4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狩措、捕捞和采集,并学会了制陶和纺织。他们与当时分布在广东其他地区的先民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上具有同样的特征,同属广东的土著民族——越族,是夏商周上古时期南万百...
姓氏文化 | 2018-09-02 -
3个听起来像日本姓的姓氏,起源却是中国,你知道是哪三个姓吗?
华夏文化发展千年,除了《百家姓》里被我们挂在口头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还有很多充满武侠气息的复姓,诸如“皇甫令狐慕容耶律申屠”。复姓可能平时就少见了,而这三个复姓,听起来还特像是日本姓氏。1端木宋代《百家姓》中,端木姓排名第447位。而现在端木是中国第三大复姓,也是正儿八经的汉族复姓。端木,是起源于东周时期的古老姓氏。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姬姓。这也正常,毕竟汉家姓氏,出自黄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第二种说法,另有一部分端木姓氏,人口来自回族的改姓,但这部分比例小。所以整体上,端木还是属于汉姓。而端木一姓的得姓祖先,是孔子弟子端木赐,即大名鼎鼎的子贡。他的后代,有以端木为姓的,也有以字号为姓氏(贡)的。就端木姓这一支而言,分布相当的广,但后来大多改姓为端、木、沐,这三个姓氏。现在端木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东、北部,江苏苏州,以及山东部分地区。2新垣这个姓就更像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姓氏...
姓氏文化 | 2018-08-31 -
普通小村落发现皇族后裔?皇族的后人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迄今为止,中华姓氏已经产生了2.2万多个。尚在使用的姓氏只有约5600个。而这些姓氏,大多数都是由上古八大姓演化而来。再往后,姓氏的主要来源,一般都是这几种。有上古传下来的祖先官名为姓的;有受封之后以封国郡邑为姓的;有避难避乱迁徙改姓的等等。在东北的一个小村子,就有这样一群姓氏特殊的村民。神秘的村子竟有皇族后裔这个村子叫六吉屯。这里总共有60多户村民,一半以上都是“东”姓。这个姓氏并不常见,在人口普查的时候,专家发现:这个村子的东姓人口,竟然是明朝皇族的后裔。但是按道理来讲,明朝皇族后代,不就应该是朱元璋后代,该姓朱吗?而且朱元璋将明朝国都定在南京,为什么皇族后代却会跑到东北,在一个小村子里生活呢?迁徙原因令人唏嘘经过专家考证,加上跟当地村民的沟通才了解到:一代一代传到现在,他们东家人已经在六吉屯生活了100多年了。祖先正是姓朱,是为了逃避战乱才隐居到了这里。明末农民起义,崇祯十七年正月,...
姓氏文化 | 2018-08-30 -
古人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取名有什么忌讳吗?
古人对取名字有很大的讲究,用字也比较谨慎而且寓意很深,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古人名字中常出现字的寓意。“富"“贵"福"“禄”:物质和地位的向往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他是正视人们的这种欲望的,不过强调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去实现。由于有了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念,士大夫之家取名总要避开这个方面,但这种强烈的愿望在取名时仍然时有所见。《汉书·王子侯表》中有安檀侯刘福、安国侯刘传富、海常侯刘福、榆丘侯刘受福;列传中有盖宽饶、李广利。至于向往高贵的社会地位,以公.侯、王孙、公子、公孙命名命字,则显得雅逊多了,如窦融字周公、袁安字邵公、魏相字弱侯.张侯字孟侯、司马相如的岳父卓王孙、治黄老之学的杨王孙、刘平字公子.冯异字公孙,都显露出先秦时期贵族对地位的向往。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确立以后,以臣字命名的多了起来,唐代有裴贽字敬臣、陈岩字梦臣等,宋代有徐铉字鼎臣、周渭字得臣等,明代有俞臣字臣哉.张元臣等,清代有赵...
姓氏文化 | 2018-08-27